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98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连接头、连接软管、连接硬管和管体;所述连接头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硬管沿周向设有掰断槽;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硬管的一端设有吸痰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连接硬管上掰断槽的作用,可轻松将连接硬管掰断,从而在不借助其他附加装置的情况下,对沾染呼吸道分泌物的吸痰管进行毁形处理,从源头杜绝了吸痰管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医院感染管控效能。通过连接软管的过渡作用,将连接硬管和连接头分离,可避免吸痰管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连接硬管被误掰断。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痰管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


[0001]本技术涉及吸痰管
,具体地指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通常使用吸痰管作为吸取患者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的载体,使用后的吸痰管上沾染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按照现有部分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标准,使用后的吸痰管需要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封装后作医疗焚烧垃圾处理。由于使用后的吸痰管依然保留了原有完整性,导致不法商贩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只需较低的成本即可对使用后的吸痰管进行回收再利用,而吸痰管这类高污染医疗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严重违背了医院感染管控要求,存在传播病菌的高风险。虽然市场上有用于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引流袋、小儿吊瓶等塑料用品毁形处理的机器,但这种机器并不适用于外壁沾染有污染物的吸痰管,且这种机器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费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吸痰管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在使用后不具备回收再利用的条件,从源头杜绝对吸痰管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医院感染管控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毁形方便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连接头、连接软管、连接硬管和管体;所述连接头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硬管沿周向设有掰断槽;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硬管的一端设有吸痰孔。
[0005]进一步,所述掰断槽有多个,所述连接硬管周向的至少一个弧形段设有呈点断式结构的多个所述掰断槽。
[0006]进一步,所述掰断槽为设于所述连接硬管外壁并与其同心的凹槽环。
[0007]进一步,所述凹槽环为整圆环或半圆环。
[0008]进一步,所述凹槽环的槽口形状为V字形。
[0009]进一步,所述凹槽环具有四个象限点,其中两个相对的象限点处的槽口宽度大于另外两个相对的象限点处的槽口宽度。
[0010]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远离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设有螺纹段。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头上还设有相配合的进气孔和盖体。
[0012]进一步,所述管体设有吸痰孔的一端为外凸的弧面端,且所述管体位于靠近弧面端的侧壁设有侧孔。
[0013]进一步,所述连接头、连接软管、连接硬管和管体为一体结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连接硬管上掰断槽的作用,可轻松将连接硬管掰断,从而在不借助其他附加装置的情况下,对沾染呼吸道分泌物的吸痰管进行毁形处理,从源头杜绝了吸痰管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医院感染管控效能。通过连接软管的过渡作用,将连
接硬管和连接头分离,可避免吸痰管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连接硬管被误掰断。另外,本技术的吸痰管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连接硬管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硬管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硬管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连接头1、连接软管2、连接硬管3、管体4、螺纹段5、进气孔6、盖体7、弧面端8、侧孔9、吸痰孔10、掰断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2所示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包括依次连通为一体结构的连接头1、连接软管2、连接硬管3和管体4;连接头1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比如负压吸痰器;连接头1远离连接软管2的一端设有螺纹段5,连接头1上还设有相配合的进气孔6和盖体7。
[0024]管体4远离连接硬管3的一端为外凸的弧面端8,并在该弧面端8设有吸痰孔10;管体4位于靠近弧面端8的侧壁设有侧孔9。弧面端8可增加管体4插入气道的顺滑度,减轻管体4对呼吸道粘膜的物理损伤,吸痰孔10和侧孔9可多方位吸引分泌物,也可分散负压对单位气道粘膜的吸引力,减轻负压吸引所带来的粘膜损伤。
[0025]连接硬管3优选为脆性材料,比如硬塑料制成,连接硬管3沿周向设有掰断槽11,通过掰断槽11使连接硬管3出现变径区域,该变径区域形成应力集中,对连接硬管3的径向两端施加反向力时,变径区域易出现断裂,从而实现吸痰管不可逆的破坏。本实施例的掰断槽11有多个,多个掰断槽11呈点断式结构分布于连接硬管3周向的弧形段或圆形段上,其中弧形段或圆形段包括一个或多个,该弧形段的长度优选为超过二分之一周长。当弧形段有多个时,多个弧形段可局部重合并处于同一个周向环上,也可沿连接硬管3的轴向排列并在周向局部错开设置。
[0026]连接软管2将连接头1与连接硬管3隔离开,避免操作连接头1时,手指误操作或误挤压连接硬管3造成连接硬管3的断裂而提前破坏吸痰管。管体4可以为软管,本实施例中连接软管2和管体4可以为同一部件,即连接软管2和管体4均为直径相同的软质管,连接硬管3设于该软质管的任何一段位置以将该软质管分隔为上述的连接软管2和管体4。
[0027]吸痰操作完成后,利用戴有薄膜手套的右手握住管体4靠近弧面端8的区域,并单手向连接头1一端缠绕管体4至连接硬管3处,食指托住连接硬管3下端位于掰断槽11一侧,大拇指按住连接硬管3上端位于掰断槽11的另一侧,食指和大拇指相向施加压力,连接硬管3在掰断槽11处断裂。最后利用左手反向脱下右手的薄膜手套并包裹整个吸痰管,将其丢弃
于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封装。断裂后的吸痰管由于管体4和连接头1局部分离或完全分离,已经无法再通过简单或低成本的加工方式将其复原,不再具备回收利用的价值和可行性。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掰断槽11为设于连接硬管3外壁并与其同心的凹槽环。凹槽环的槽口形状为V字形,这种形状的掰断槽11更容易掰断。凹槽环可以为整圆环或半圆环。本实施例优选为整圆环。
[0030]实施例3
[003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的结构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凹槽环沿周向具有四个象限点,其中两个相对的象限点处的槽口宽度a大于另外两个相对的象限点处的槽口宽度b。本实施例的凹槽环可以设置两个,两个凹槽环的槽口宽度a和槽口宽度b错开设置。比如,第一个凹槽环的槽口宽度a对应的是该第一个凹槽环的上下两个象限点,而第二个凹槽环的槽口宽度a对应的是该第二个凹槽环的左右两个象限点。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在此描述的本技术可以有许多变化。因此,所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连接头(1)、连接软管(2)、连接硬管(3)和管体(4);所述连接头(1)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硬管(3)沿周向设有掰断槽(11);所述管体(4)远离所述连接硬管(3)的一端设有吸痰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掰断槽(11)有多个,所述连接硬管(3)周向的至少一个弧形段设有呈点断式结构的多个所述掰断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掰断槽(11)为设于所述连接硬管(3)外壁并与其同心的凹槽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环为整圆环或半圆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可毁型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环的槽口形状为V字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慧伶王光丽周梦琴吴菲唐梅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