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长辨识开启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98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等长辨识开启容器,包括:一盖体,其顶面一侧延伸出一具有弹性的片体,并具有一预定外推长度,且其末端具有一朝下的第一结合件;一盒体,其顶面一侧朝外水平延伸出一凸缘,并具有一缺口,该凸缘上设有一止挡部,以该盖体结合在该盒体的顶部,使该片体的底面与该止挡部的顶面接触;及一第二结合件,其具有一凹槽,该第二结合件以一点断线与该缺口结合,该盖体与该盒体结合后,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错位,将该片体下压,使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卡掣结合,该第二结合件沿这些点断线撕除后,该片体具有弹性而复位,使该第二结合件位于该缺口上方,且该片体外推至该缺口外侧。外侧。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等长辨识开启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容器,尤指一种具有开启后不易复原,并能够以肉眼辨识出已开启的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超市里,通过真空成型的各式塑胶容器,比如盒体、杯体或碗体等器件,都适合用来盛装食物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度,这类产品通常会使用透明的材质,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目了然,以避免售后的争端,虽然如此,却还是有许多消费者,为更确定盒内的食物是否完整新鲜,而私自开启该塑胶容器查看,而在看完之后,却未将该产品回复原状,以致该塑胶容器内的食物失鲜,且造成该塑胶容器损坏而影响容器外观。并且,若未及早发现该包装盒已被开启,则容易使该包装盒内的食物变质,因此,不仅会造成食物的浪费而且增加商家的成本负担。
[0003]此外,目前现有的塑胶容器也逐渐设计为开启后易于辨识的结构,此种结构多是利用撕除后的点断线产生的毛边与撕除的部件再次嵌合,导致使用者以肉眼不易分辨出塑胶容器是否被开启过,因此现有的塑胶容器仍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非等长辨识开启容器,包括:一盖体,其顶面一侧延伸出一具有弹性的片体,并具有一预定外推长度,且其末端具有一朝下的第一结合件;一盒体,其顶面一侧朝外水平延伸出一凸缘,并具有一缺口,该凸缘上设有一止挡部,以该盖体结合在该盒体的顶部,使该片体的底面与该止挡部的顶面接触;及一第二结合件,其具有一凹槽,该第二结合件以一点断线与该缺口结合,该盖体与该盒体结合后,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错位设置,将该片体下压,使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卡掣结合,该第二结合件沿这些点断线撕除后,该片体具有弹性而复位,使该第二结合件位于该缺口上方,且该片体外推至该缺口外侧。
[0005]进一步地,该第二结合件上设有一环状的平台部,该凹槽位于该平台部内,当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结合时,该平台部的顶面与该片体的底面接触。
[0006]进一步地,该凹槽为保证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紧密结合的上窄下宽结构。
[0007]进一步地,该盖体的底面环绕设一密封壁,该盒体的内壁上设有一第一阶级部及一第二阶级部,该盖体与该盒体结合时,该密封壁的底面与该第一阶级部接触,该密封壁的顶面与该第二阶级部齐平。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结合件与第二结合件结合后不易被拆开,且当第二结合件被撕开后,仍然与第一结合件结合,并受到片体复位推压,使得第二结合件位于缺口上方,且该片体外推至该缺口外侧,无法再被嵌合在缺口中,因此使用者能够清楚看出第二结合件已被撕开。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盖体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盒体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合件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合件与缺口结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合件与凹槽错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结合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合件与缺口分离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10盖体11片体12第一结合件13密封壁20盒体21凸缘211缺口22止挡部23第一阶级部24第二阶级部30第二结合件301凸块31凹槽32平台部A点断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现配合附图列举具体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非等长辨识开启容器,包括:一盖体10,其顶面的一侧延伸出一具有弹性的片体11,该片体11具有一预定外推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预定外推长度为2mm,但并不局限于此,且其末端具有一朝下的第一结合件12,该盖体10的底面环绕设一密封壁13。
[0012]一盒体20,其顶面的一侧朝外水平延伸出一凸缘21,该凸缘21具有一缺口211,该凸缘21上凸设有一止挡部22,该盒体20的内壁上设有一第一阶级部23及一第二阶级部24。
[0013]请参照图3及图4,一第二结合件30,其具有一凹槽31,该第二结合件30上设有一环状的平台部32,该凹槽31位于该平台部32内,其中该凹槽31为上窄下宽结构。
[0014]该第二结合件30以一点断线A与该缺口211结合;第二结合件30与该缺口211相对的周缘上间隔凸设多个凸块301,并以各凸块301与该缺口211结合,因此以各凸块301与缺口211结合方式即称为点断线A,借此以利于撕除第二结合件30。
[0015]请参照图5,该盖体10与该盒体20结合时,该密封壁13的底面与该第一阶级部23接
触,该密封壁13的顶面与该第二阶级部24齐平,请参照图6,同时该片体11的底面与该止挡部22的顶面接触;盖体10与盒体20结合后,该第二结合件30位于该片体11下方,且该第一结合件12与该凹槽31错位设置,由于片体11具有弹性,因此仍能将该片体11下压,使第一结合件12改变方向而与凹槽31对应,该第一结合件12与该凹槽31卡掣结合,当该第一结合件12与该凹槽31结合时,该平台部32的顶面与该片体11的底面接触。
[0016]请参照图7,该第二结合件30沿该点断线A撕除后,该第二结合件30仍然与第一结合件12结合,该片体11因具有弹性而复位,使该第二结合件30位于该缺口211上方而形成断差,无法再被嵌合在缺口211中,因此使用者能够清楚看出第二结合件30已被撕开。
[0017]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是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艺精神所做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等长辨识开启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体,其顶面的一侧延伸出一具有弹性的片体,该片体具有一预定外推长度,且其末端具有一朝下的第一结合件;一盒体,其顶面的一侧朝外水平延伸出一凸缘,该凸缘具有一缺口,该凸缘上凸设有一止挡部,以该盖体结合在该盒体的顶部,使该片体的底面与该止挡部的顶面接触;以及一第二结合件,其具有一凹槽,该第二结合件以一点断线与该缺口结合,该盖体与该盒体结合后,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错位设置,将该片体下压,使该第一结合件与该凹槽卡掣结合,该第二结合件沿各点断线撕除后,该片体具有弹性而复位,使该第二结合件位于该缺口上方,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章
申请(专利权)人:南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