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75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螺杆、过滤结构和第一驱动部件,壳体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进料腔和过滤腔,过滤结构位于过滤腔中,过滤结构将过滤腔分隔成工作腔和排液腔,工作腔位于排液腔的内部,工作腔的左端通过连通口与进料腔连通,工作腔的右端通过出口与外部连通,螺杆依次穿过进料腔、连通口、工作腔和出口,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螺杆转动,过滤结构包括内过滤网管、外过滤网管和过滤层,过滤层夹于内过滤网管和外过滤网管之间。该技术方案通过螺杆与过滤结构的配合,能够提高泥水分离的效果和效率,提高脱水效率,缩短过滤时间,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用于过滤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水在中继泵的加压作用下进入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处理,经过滤设备挤压出达标清水后方可再利用或达标排放,而过滤得到的泥饼则可用于填补道路,改良土壤或作为燃料燃烧等。传统的过滤设备多采用板框压滤机、泥浆分离脱水机、卧式螺杆离心机、带式污泥脱水机等,但采用这些设备处理污泥存在处理时间长、脱水效率低等方面的缺陷,无法满足使用者对泥水进行高效分离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高效过滤装置,其能够提高泥水分离的效果和效率,缩短过滤时间,满足使用需求。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螺杆、过滤结构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壳体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进料腔和过滤腔,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所述过滤腔中,所述过滤结构将所述过滤腔分隔成工作腔和排液腔,所述工作腔位于所述排液腔的内部,所述工作腔的左端通过连通口与所述进料腔连通,所述工作腔的右端通过出口与外部连通,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进料腔、连通口、工作腔和出口,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内过滤网管、外过滤网管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夹于所述内过滤网管和外过滤网管之间。
[0006]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杆于所述出口处固定有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出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出泥口。
[0007]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的左端呈锥状。
[0008]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于所述壳体的右侧设有支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出口后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螺杆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以限制所述阻挡部件在周向上运动,所述支架上设有压紧驱动组件,所述压紧驱动组件抵住所述阻挡部件的右端,以使所述阻挡部件固定于所述出口。
[0009]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紧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支撑杆和滚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所述支撑杆均沿左右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杆的左端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与所述支撑杆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
均设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抵住所述阻挡部件的右端。
[0010]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于所述出口的下方设有倾斜向下的干泥输送通道。
[0011]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层包括滤布或滤网。
[0012]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料腔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排液腔的底部设有滤液出口。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对泥水进行过滤时,螺杆将位于过滤腔中的泥水不断由连通口推送至过滤腔的工作腔中,位于工作腔中的泥水在螺杆的推动下不断被挤压,并由过滤结构的过滤层对泥水进行分离,使得泥水分离后得到的过滤液由过滤层进入排液腔并排出,得到的泥渣则在螺杆的推动下继续向出口方向移动,进而从出口流出。该技术方案的高效过滤装置通过螺杆与过滤结构的配合,能够提高泥水分离的效果和效率,提高脱水效率,缩短过滤时间,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

A处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本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2]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螺杆2、过滤结构3和第一驱动部件,壳体 1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进料腔11和过滤腔,进料腔11用于泵入泥水,过滤腔用于对泥水进行过滤分离。过滤结构3位于过滤腔中,过滤结构3将过滤腔分隔成工作腔12和排液腔13,工作腔12 位于排液腔13的内部,工作腔12的左端通过连通口与进料腔 11连通,工作腔12的右端通过出口与外部连通,出口可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泥渣。螺杆2依次穿过进料腔11、连通口、工作腔 12和出口,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螺杆2转动。参见图3和图4,过滤结构3包括内过滤网管31、外过滤网管33和过滤层32,过滤层32夹于内过滤网管31和外过滤网管33之间,内过滤网管 31和外过滤网管33起到固定过滤层32的作用,使过滤层32能够承受泥水的压力,以分离泥水。泥水在螺杆2的推动下,使得泥水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将过滤结构3分离,分离出的过滤液经过滤层32进入排液腔13,分离出的泥渣继续被螺杆2推送至出口处,以排至外部。
[0024]对泥水进行过滤时,螺杆2将位于过滤腔中的泥水不断由连通口推送至过滤腔的工作腔12中,位于工作腔12中的泥水在螺杆2的推动下不断被挤压,并由过滤结构3的过滤层32对泥水进行分离,使得泥水分离后得到的过滤液由过滤层32进入排液腔13并排出,得到的泥渣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螺杆、过滤结构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壳体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进料腔和过滤腔,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所述过滤腔中,所述过滤结构将所述过滤腔分隔成工作腔和排液腔,所述工作腔位于所述排液腔的内部,所述工作腔的左端通过连通口与所述进料腔连通,所述工作腔的右端通过出口与外部连通,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进料腔、连通口、工作腔和出口,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内过滤网管、外过滤网管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夹于所述内过滤网管和外过滤网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于所述出口处固定有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出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出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件的左端呈锥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于所述壳体的右侧设有支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出口后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螺杆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以限制所述阻挡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福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