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及具备其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单元,其设于柔性显示面板的折叠部,铰链单元包括:第一铰链板,其与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相向;第二铰链板,其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侧相向;第一旋转齿轮,其能够旋转地设置;第二旋转齿轮,其能够旋转地设置;及升降单元,其位于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之间,并在第一或第二铰链板旋转时升降,第一旋转齿轮与第二旋转齿轮相互啮合地配置,以使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第一铰链板及第二铰链板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折叠的状态下第一、第二铰链板的旋转中心、第一、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固定的位置。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固定的位置。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固定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装置及具备其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升降板的铰链装置及具备其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柔性显示面板(flexible display panel)是能够以规定的曲率弯曲的显示面板。
[0003]可折叠显示装置具备能够进行触摸输入柔性显示面板。
[0004]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在被折叠的部分具备铰链装置,且应在可折叠显示装置进行打开及折叠动作时无晃动地进行确实的旋转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及具备其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以在可折叠显示装置进行反复的打开及折叠动作时通过具有第一虚拟轴齿轮的第一铰链板和具有第二虚拟轴齿轮的第二铰链板、与第一虚拟轴齿轮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与第二虚拟轴齿轮啮合的第二旋转齿轮的四列齿轮排列结构、设于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之间的升降单元的结构来实现可靠的铰链动作。
[0006]上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单元,其设于柔性显示面板的折叠部,所述铰链单元包括:第一铰链板,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相向;第二铰链板,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侧相向;第一旋转齿轮,其构成与所述第一铰链独立的部件,且能够旋转地设置;第二旋转齿轮,其构成与所述第二铰链板独立的部件,且能够旋转地设置;及升降单元,其位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之间,并在所述第一铰链板或第二铰链板旋转时升降,所述第一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相互啮合地配置,以使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铰链板及所述第二铰链板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铰链板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及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固定的位置。
[0008]其中,将所述第一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之间的隔开距离定义为第一中心距离,将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隔开距离定位为第二中心距离时,所述第一中心距离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不同。
[0009]其中,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
[0010]其中,在所述第一铰链板形成有第一虚拟轴齿轮,在所述第二铰链板形成有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及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为齿形仅排列于圆弧的一部分的形状,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及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为以所述折叠部为基准对称的形状,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及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在圆周整体均形成有齿形,且形状相同。
[0011]其中,第一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铰链板旋转;第二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二铰链板旋转,在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的圆周中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齿形部,在所述
第二虚拟轴齿轮的圆周中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二齿形部,所述第一齿形部及所述第二齿形部形成的角度范围至少为90度。
[0012]其中,在所述第一铰链板形成有第一虚拟轴齿轮,在所述第二铰链板形成有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一致,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一致。
[0013]其中,在所述第一铰链板形成有第一虚拟轴齿轮,在所述第二铰链板形成有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与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0014]其中,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一虚拟轴齿轮及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铰链板旋转;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二铰链板旋转,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和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从支撑于所述第一铰链板及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朝向所述第一铰链板或所述第二铰链板隔开的位置。
[0015]其中,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一虚拟轴齿轮及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铰链板旋转;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二铰链板旋转,所述第一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与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隔开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隔开的距离,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隔开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隔开的距离。
[0016]其中,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一虚拟轴齿轮及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二虚拟轴齿轮,并且具备容纳第一旋转齿轮和第二旋转齿轮的盖部件,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和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盖部件。
[0017]其中,具备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铰链板及第二铰链板的支撑部件,具有第一圆弧突起的第一圆弧部件、以及具有第二圆弧突起的第二圆弧部件形成于所述第一铰链板和所述第二铰链板的一侧,在所述支撑部件形成有使所述第一圆弧突起和所述第二圆弧突起分别插入并被导向而旋转移动的圆弧槽,随着所述第一圆弧突起和第二圆弧突起在圆弧槽内旋转移动,所述第一铰链板和所述第二铰链板能够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
[0018]所述铰链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在所述支撑部件形成有以防止所述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被打开180度以上的方式进行止动的限位器。
[0019]其中,具备角度维持单元,所述角度维持单元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打开及折叠动作时使所述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在任意的角度停止,所述角度维持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一卡止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铰链板并与所述第一卡止部件接触的第二卡止部件,所述第二卡止部件与第一卡止部件通过弹性部件以加压的状态接触并旋转。
[0020]其中,所述升降单元由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升降板、以及具备分别卷于升降板的两侧端部侧而具有凸出的形态的移动孔的一对通道部件构成,在所述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
板形成插入于各个所述通道部件内而移动的移动棒,当所述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旋转时,升降板通过移动棒的移动来升降。
[0021]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铰链单元,其设于柔性显示面板的折叠部,所述铰链单元包括:第一铰链板,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相向;第二铰链板,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侧相向;第一旋转齿轮,其构成与所述第一铰链独立的部件,且能够旋转地设置;第二旋转齿轮,其构成与所述第二铰链板独立的部件,且能够旋转地设置;及升降单元,其位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之间,并在所述第一铰链板或第二铰链板旋转时升降,所述第一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相互啮合地配置,以使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铰链板及所述第二铰链板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在所述柔性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单元,其设于柔性显示面板的折叠部,所述铰链单元包括:第一铰链板,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相向;第二铰链板,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侧相向;第一旋转齿轮,其构成与所述第一铰链独立的部件,且能够旋转地设置;第二旋转齿轮,其构成与所述第二铰链板独立的部件,且能够旋转地设置;及升降单元,其位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与第二铰链板之间,并在所述第一铰链板或第二铰链板旋转时升降,所述第一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相互啮合地配置,以使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铰链板及所述第二铰链板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铰链板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及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固定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之间的隔开距离定义为第一中心距离,将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隔开距离定义为第二中心距离时,所述第一中心距离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铰链板形成有第一虚拟轴齿轮,在所述第二铰链板形成有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及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为齿形仅排列于圆弧的一部分的形状,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及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为以所述折叠部为基准对称的形状,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及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在圆周整体均形成有齿形,且形状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铰链板旋转;第二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二铰链板旋转,在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的圆周中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齿形部,在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的圆周中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二齿形部,所述第一齿形部及所述第二齿形部形成的角度范围至少为9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铰链板形成有第一虚拟轴齿轮,在所述第二铰链板形成有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一致,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旋转中心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铰链板形成有第一虚拟轴齿轮,在所述第二铰链板形成有第二虚拟轴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与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一虚拟轴齿轮及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铰链板旋转;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二铰链板旋转,所述第一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和所述第二虚拟轴齿轮的旋转中心位于从支撑于所述第一铰链板及所述第二铰链板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朝向所述第一铰链板或所述第二铰链板隔开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一虚拟轴齿轮及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二虚拟轴齿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淳瓘,
申请(专利权)人:S连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