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继国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71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锁,包括壳体和智能锁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为智能锁体供电的供电结构,壳体包括中框和前盖板,智能锁体包括控制板以及锁具,供电结构包括设置于控制板与中框之间为控制板供电的常备电源和设置于中框与前壳体之间为常备电源补充电能的补给电源,常备电源与控制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智能锁的供电结构同时具有补给电源和常备电源两种电源,该常备电源为瞬间大电流放电的储能器件,可以实现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智能锁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锁由传统的半自动解锁方式转变为全自动解锁方式。同时将普通的指纹识别的解锁方式升级为面部人脸识别的方式。因此,传统的智能锁内部的电能供应无法满足现有功能升级后的智能锁的供电需求。并且传统的智能锁使用干电池作为供电电源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抗低温能力差,在低温下放电电流小或者不放电,即使在常温下工作,放电电流小也无法满足功能升级后的智能锁的正常供电需求;第二,干电池的容量低,无法满足智能锁的长时间待机使用,导致在智能锁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经常更换电池,造成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不好。因此,随着智能锁功能的升级,将传统的干电池替换成锂电池用以解决电池容量低的问题。但是锂电池通常固定在智能锁的锁体内部,锂电池的充电或者更换,要么需要使用外部充电工具例如移动电源对其进行就近充电,要么需要将锂电池单独拆下后进行充电,若要将其整个拆下充电,将会导致智能锁由于无电源供应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由于现有智能锁随着功能升级后对供电需求的不断提升所导致的传统干电池无法满足其供电需求,升级为锂电池后充电不方便,或者拆下充电过程中无电源供应而导致智能锁失效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锁。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锁,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智能锁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为所述智能锁体供电的供电结构,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智能锁体的中框和设置于所述中框前侧可拆卸的前盖板,所述智能锁体包括固定于所述中框后侧的控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框内由所述控制板控制的锁具,所述供电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中框之间为所述控制板供电的常备电源和设置于所述中框与所述前盖板之间为所述常备电源补充电能的的补给电源,所述常备电源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包括框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框本体中的支撑板,所述中框的支撑板在靠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常备电源的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凹槽处还设置有将所述常备电源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固定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主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板两侧的连接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常备电源的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板的第二凹槽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凹槽拼接形成容纳所述常备电源的第一容置腔。
[0007]具体地,所述固定板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板的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凹槽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固定孔。
[0008]具体地,所述常备电源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可充放电的锂电池。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框的支撑板与所述前盖板之间围合形成容纳所述补给电源放置的第二容纳腔,所述补给电源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二容纳腔中。
[0010]具体地,所述补给电源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为所述常备电源供电的至少一个的可放置干电池的电池盒。
[0011]具体地,所述电池盒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干电池的矩形盒体,所述矩形盒体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0012]具体地,所述补给电源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为所述常备电源供电的锂电池充电包。
[0013]具体地,所述锂电池充电包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锂电池组和第二锂电池组,在所述第一锂电池组上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内连接接口,在所述第二锂电池组上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外连接接口。
[001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有益效果在于:智能锁的供电结构同时具有常备电源和补给电源两种电源,该常备电源为瞬间大电流放电的储能器件,可以实现在

40℃到8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脉冲放电,从而解决解决智能锁在低温下电流不足的问题,并且该补给电源可以随时更换或者充电,保障常备电源可以持续为智能锁体供电,维持智能锁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锁中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锁中电池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锁中锂电池充电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

智能锁、10

壳体、11

中框、111

框本体、112

支撑板、113
‑ꢀ
第一凹槽、114

固定孔、12

前盖板、13

第二容置腔、20

智能锁体、21

控制板、22

锁具、30

供电结构、31

补给电源、311

电池盒、3111

矩形盒体、3112
‑ꢀ
底板、3113

安装孔、3114

弹片、312

锂电池充电包、3121

第一锂电池组、3122
‑ꢀ
第二锂电池组、3123

内连接接口、3124

外连接接口、32

常备电源、40

固定板、41

主板、411

第二凹槽、42

连接板、421

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见图1

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锁100,该智能锁100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锁、指纹锁、人脸识别锁等等利用电子识别技术进行开关的锁具。该智能锁100可以安装于防盗门、柜体等需要锁紧的物件上使用。并且该智能锁100尤其适用于室外的场所使用,可以保证其在低温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满足各种电子开锁的需求。
[002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锁100的立体分解结构示
意图。该智能锁100包括壳体10和设置于壳体10内的智能锁体20。该智能锁100通过壳体10固定于各种需要锁紧的物件上,实现两个物件之间的锁紧。而该智能锁体20可以是数字密码验证锁、指纹识别验证锁、人脸识别验证锁等等。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锁1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为智能锁体 20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智能锁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智能锁体的中框和设置于所述中框前侧可拆卸的前盖板,所述智能锁体包括固定于所述中框后侧的控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框内由所述控制板控制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为所述智能锁体供电的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中框之间为所述控制板供电的常备电源和设置于所述中框与所述前盖板之间为所述常备电源补充电能的补给电源,所述常备电源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框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框本体中的支撑板,所述中框的支撑板在靠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常备电源的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凹槽处还设置有将所述常备电源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固定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主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板两侧的连接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常备电源的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板的第二凹槽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凹槽拼接形成容纳所述常备电源的第一容置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板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国周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孙继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