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42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模型,包括:人体模型本体,传感组件,以及与所述传感组件电连接的提示装置;所述人体模型本体包括可开合的仿真口部,控制所述仿真口部开合的仿真下颌骨,以及与所述仿真口部连通的气管;所述传感组件设于所述仿真口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管插管模型可以使受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自身操作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得到客观、清晰的反馈,让受训人员清楚气管插管的注意点和要点,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管插管模型的口部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进行调整,使口部张开角度更大,从而与临床真实病人的状态接近,可以更好地模拟临床病人的真实情况。更好地模拟临床病人的真实情况。更好地模拟临床病人的真实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插管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模型。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技术是临床抢救技能之一,可为危重病人建立高级气道,从口腔置入不同型号的气管插管到主气道内,再通过外接通气设备来进行辅助通气,从而缓解危重病人呼吸衰竭的状态。
[0003]掌握此技术需要通过模拟操作进行培训。目前的培训方式是使用气管插管人体模型进行模拟训练,现有的人体模型包括头部、颈部和胸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手握喉镜柄,通过镜片与口部接触,使会厌充分暴露,但若操作不当,则会造成患者口腔内部组织损伤,而传统的人体模型无法让受训人员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同时,传统的人体模型口部呈半张开的固定状态,口部面积相对固定,与临床真实病人的状态相差较远,不能准确模拟临床的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人体模型无法让受训人员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且不能准确模拟临床的实际情况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管插管模型。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气管插管模型,包括:人体模型本体,传感组件,以及与所述传感组件电连接的提示装置;所述人体模型本体包括可开合的仿真口部,控制所述仿真口部开合的仿真下颌骨,以及与所述仿真口部连通的气管;所述传感组件设于所述仿真口部内。
[0007]本技术方案的气管插管模型可以使受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自身操作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得到客观、清晰的反馈,让受训人员清楚气管插管的注意点和要点,同时本技术方案的气管插管模型的口部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进行调整,使口部张开角度更大,从而与临床真实病人的状态接近,可以更好地模拟临床病人的真实情况。
[0008]具体地,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气管插管模型前,根据操作规程,将提示装置与传感器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设置,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气管插管模型时,将人体模型本体平放于桌面上,使仿真口部朝上面对操作者,操作者首先推动仿真下颌骨,使仿真口部张开至方便操作的角度,然后握住喉镜柄,将喉镜片放入仿真口部内,寻找会厌并完成气管插管。当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的手或者手持的医疗器械触碰到设置于仿真口部内的传感组件时,则提示装置根据预设的逻辑关系发出操作正确或者操作错误的相应的提示,即使无指导老师在场,操作者也能明确自身操作是否规范,从而明确气管插管的注意点和要点,适合教学、练习和考核等用途。同时,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仿真下颌骨,可以控制仿真口部的开合及其开合角度,使仿真口部尽量张开,让气管开口尽可能地暴露在操作者的视野中,而不是固定的半张开的口部状态,从而与临床真实病人的状态接近,可以更好地模拟临床病人的真实情况。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仿真口部包括上牙槽以及与所述上牙槽相对设置的舌部;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牙槽的第一传感器和设于所述舌部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提示装置电连接。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操作者推动仿真下颌骨使仿真口部尽量张开,操作者左手握住喉镜柄,把喉镜片放入仿真口部内,左手无名指和小指置于仿真下颌骨上;调整喉镜片进入仿真口部的深度并寻找会厌,喉镜片与舌部接触部位为受力面,上提喉镜片使气管开口充分暴露,此时触发第二传感器,提示装置提示操作正确;若操作过程中以上牙槽作为支点上提,则触发第一传感器,提示装置提示操作错误。因此,本技术方案的设置避免了操作者在练习时操作不当,错把上牙槽接触点作为受力点,容易损伤牙槽粘膜造成出血,有门牙的患者,则容易使门牙折断并脱落。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于所述仿真下颌骨上,且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提示装置电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底座,所述人体模型本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提示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于所述底座上;或者,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底座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时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连接;或者,所述计时器与所述第三传感器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与所述气管连通的肺部气囊,以及设于所述肺部气囊内的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与所述计时器电连接;所述肺部气囊连接于所述气管远离所述仿真口部的一端。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传感器与所述提示装置电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模型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气管连通的鼻咽通道;或者,所述人体模型本体还包括至少两节可活动的颈椎关节,所述颈椎关节设于所述人体模型本体的颈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装置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管插管模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管插管模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人体模型本体;11、仿真口部;111、上牙槽;112、舌部;12、仿真下颌骨;13、气管;21、第一传感器;22、第二传感器;30、提示装置;31、第一指示灯;32、第二指示灯;33、第三指示灯;40、第三传感器;50、计时器;51、显示屏;52、复位器;60、肺部气囊;70、第四传感器;80、鼻咽通道;90、颈椎关节;10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如图1

图3所示的一种气管插管模型,包括:人体模型本体10,传感组件,以及与所述传感组件电连接的提示装置30;所述人体模型本体10包括可开合的仿真口部11,控制所述仿真口部11开合的仿真下颌骨12,以及与所述仿真口部11连通的气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模型本体,传感组件,以及与所述传感组件电连接的提示装置;所述人体模型本体包括可开合的仿真口部,控制所述仿真口部开合的仿真下颌骨,以及与所述仿真口部连通的气管;所述传感组件设于所述仿真口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口部包括上牙槽以及与所述上牙槽相对设置的舌部;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牙槽的第一传感器和设于所述舌部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提示装置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于所述仿真下颌骨上,且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提示装置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插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底座,所述人体模型本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提示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于所述底座上;或者,所述气管插管模型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峰左连东朱长艳陈嘉慧徐颖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