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41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包括套管、第一通道、管头、吸湿垫、连接管、固定管、微型泵、插柱、连接块、插杆、拉环、限位环、弹簧、牙垫、防滑纹、第二通道和管子,所述管子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纹,所述管子的右侧端连通有管头,所述管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在管子外的吸湿垫,所述管头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右侧端连通有微型泵,所述固定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连接管的插柱,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部插接有延伸至插柱内的插杆。该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实现了使用更加方便的目的。便的目的。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用取异物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
,具体为内镜用取异物套管。

技术介绍

[0002]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利用内镜将消化道内的异物取出的治疗方法,该手术为消化道系统的根治性手术,包括急诊内镜取异物和择期内镜取异物,前者是将较大或不规则、长条形、尖锐的及毒性异物取出,后者主要是将小的光滑的异物取出。
[0003]现有的内镜用取异物套管方便了伸入体内将异物取出,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内镜用取异物套管使用不够方便,异物取出通常依赖医生经验和内镜负压取出异物,操作时难免遇到内镜难以吸出的异物,故而提出内镜用取异物套管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具备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内镜用取异物套管使用不够方便,异物取出通常依赖医生经验和内镜负压取出异物,操作时难免遇到内镜难以吸出的异物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使用更加方便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包括管子、防滑纹、管头、吸湿垫、连接管、固定管、微型泵、插柱、连接块、插杆、拉环、限位环、弹簧、牙垫、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套管,所述管子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纹,所述管子的右侧端连通有管头,所述管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在管子外的吸湿垫,所述管头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右侧端连通有微型泵,所述固定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连接管的插柱,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部插接有延伸至插柱内的插杆,所述插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插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插杆的外部套设有位于连接块与限位环之间的弹簧,所述牙垫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牙垫的内侧开设有与管子相接触的第二通道。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直径与插柱的直径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插柱的外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插杆的宽度相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插杆与限位环之间为焊接设置,所述弹簧为伸展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吸湿垫为海绵制成,所述防滑纹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套管为聚乙烯,所述套管的管壁设有刻度。
[0012]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斜面长度最佳为25mm;套管的内直径为18mm;套管的斜角角度最佳为46
°
,套管伸出牙垫外的长度:15

25

,所述管子的长度为10cm。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套管为聚乙烯等软性材料制作,操作过程中,避免食道内粘膜的损伤,软质,可塑性强,可随生理弯曲变形,缓解异物感,提高患者舒适度。
[0016]2.套管前端形成斜角,使得在食道可取出的异物能收进斜面保护内,方便在移动时,促使被取异物落入套管内,套管与被取异物接触面的大面积可以达到取出较大异物的目的。
[0017]3.取异物时,配合内镜使用,套管在牙垫内按需调节长度,方便抵达异物在食管的位置,内镜插在套管的第一通道内,内镜下,观测套管尖端位置,使之到达被取异物处,根据被取异物状态调整套管位置,用镜身压迫异物嵌顿旁食管壁,使其尖端游离,或者略旋转套管尖端,使尖端包绕异物一端,再钳取异物,在套管保护下一并拉出。
[0018]4.若异物取出困难,可在第二通道插入管子,通过拉动拉环使得限位环压缩弹簧,可将插柱从连接管上插入或分离,方便了快速将连接管和固定管拆装,安装时弹簧推动限位环使得插杆卡在插柱内,微型泵产生吸力从固定管、连接管、管头和管子处流通。
[0019]5.连接管及管子内可放置一个吸痰管,吸氧管直接进入鼻孔,主要作用是口咽通气道吸氧吸痰功能,管子采用硬质材料,套管的主体为透明管,可观察创面及出血情况,管壁可压迫止血,且可见吸痰管或者所处位置,管壁设有刻度,实现了使用更加方便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套管、2第一通道、3管头、4吸湿垫、5连接管、6固定管、7 微型泵、8插柱、9连接块、10插杆、11拉环、12限位环、13弹簧、14牙垫、 15防滑纹、16第二通道、17管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2,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包括套管1、第一通道2、管头3、吸湿垫4、连接管5、固定管6、微型泵7、插柱8、连接块9、插杆10、拉环 11、限位环12、弹簧13、牙垫14、防滑纹15、第二通道16和管子17,管子 1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纹15,管子17的右侧端连通有管头3,管头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在管子17外的吸湿垫4,管头3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右侧放置有固定管6,固定管6的右侧端连通有微型泵7,固定管6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连接管5的插柱8,连接管5的外部开设有卡孔,卡孔的直径与插柱8的直径相匹配,连接管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 9的外部插接有延伸至插柱8内的插杆10,插柱8的外部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宽度与插杆10的宽度相匹配,插杆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1,插杆10 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插杆10的外部套设有位于连接块9与限位环 12之间的弹簧13,插杆10与限位环12之间为焊接设置,弹簧13为伸展设置,牙垫14的左侧活动连接有
套管1,吸湿垫4为海绵制成,防滑纹15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套管1为聚乙烯,如图3所示,套管1的管壁可以设有刻度,套管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通道2,牙垫14的内侧开设有与管子17相接触的第二通道16,套管1的斜面长度为:20mm—30mm且套管1的内直径为18mm,如此,套管1与被取异物接触面的大面积可以达到取出直径为20mm

30mm的较大异物的目的,在取进被取异物后,亦很大程度上能起到保护食道、避免被取异物在取出过程中划伤食道的目的;套管1的斜角角度为:37
°
—65
°
,套管1伸出牙垫14外的长度:15

25

,管子17的长度为10cm,套管1为聚乙烯等软性材料制作,操作过程中,避免食道内粘膜的损伤,软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镜用取异物套管,包括套管(1)、第一通道(2)、管头(3)、吸湿垫(4)、连接管(5)、固定管(6)、微型泵(7)、插柱(8)、连接块(9)、插杆(10)、拉环(11)、限位环(12)、弹簧(13)、牙垫(14)、防滑纹(15)、第二通道(16)和管子(1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1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纹(15),所述管子(17)的右侧端连通有管头(3),所述管头(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在管子(17)外的吸湿垫(4),所述管头(3)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右侧放置有固定管(6),所述固定管(6)的右侧端连通有微型泵(7),所述固定管(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连接管(5)的插柱(8),所述连接管(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外部插接有延伸至插柱(8)内的插杆(10),所述插杆(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1),所述插杆(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所述插杆(10)的外部套设有位于连接块(9)与限位环(12)之间的弹簧(13),所述牙垫(14)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套管(1),所述套管(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通道(2),所述牙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秋周维霞蒋凌詹虹王忠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