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窥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22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窥膜,其包括防窥基膜和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位于防窥基膜的表面上方;所述防窥基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设有防窥结构层,所述防窥结构层包括若干个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所述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依次交替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所述表面处理层为透明磨砂膜。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消除了防窥膜与显示屏贴合后产生的摩尔纹现象、拉丝纹现象,并且透光率提高了3%~10%,使得看到的显示屏清晰度高,并具有更好的防窥效果;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施和控制,方便实现工业化。业化。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窥膜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防窥膜。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然而,人们通过电子产品的屏幕浏览信息时,由于目前屏幕的可视角较大,浏览的信息很容易被两旁的其他人获取。尤其对于一些机密性的信息,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更不希望上述信息被他人看到。而现有的屏幕保护膜通常不具有防窥功能,使得屏幕信息的保密性很差。
[0003]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具有防窥功能的薄膜即防窥膜,其原理是是采用超微细百叶窗光学技术,使幕显示出的内容专供使用者正面看到,可视区域是60~90度,任何人在两侧旁观只能看到漆黑画面。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使用者可在办公室、旅途中、公共场所及任何环境下随心所欲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0004]然而目前的防窥膜结构如图1a)所示,防窥单元的截面为梯形,如图1b)所示,防窥单元的截面为长方形,如图1c)所示,防窥单元的截面为三角形;可见现有的防窥膜的防窥单元均为直线形边缘,这种防窥膜结构往往会产生如下问题:1)防窥膜结构中具有的直线形边缘结构容易形成周期性条纹,从而在与显示器搭配时容易产生摩尔纹设现象,如图2所示。2)防窥膜结构中的透光单元为长方体时,使产品有严重的拉丝纹现象,影响外观。3)防窥膜结构中的透光单元的截面为梯形时,两侧腰部的界面容易形成全反射,造成光透过率低,影响观看效果,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窥膜,具有左右防窥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窥膜会产生摩尔纹现象、拉丝纹现象等造成的屏幕清晰度较差的问题,透光率达到60%以上,并且没有重影现象。
[0006]对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防窥膜,其包括防窥基膜和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位于防窥基膜的表面上方;所述防窥基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设有防窥结构层,所述防窥结构层包括若干个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所述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依次交替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所述表面处理层为磨砂膜。其中,磨砂膜为透明磨砂膜。
[0008]采用此技术方案,在防窥基膜的表面设置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为磨砂膜,透过防窥基膜的光经过表面处理层时,光线遇到透明填料粒子后发生反射、折射等,经过表面处理层的处理后,可以消除肉眼可见的摩尔纹现象或拉丝纹现象,使得使用者具有更好的体验感。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窥单元的截面底部为V或U型,所述透光单元的顶部为倒U型,即所述透光单元的上部相邻的边之间通过圆弧连接;所述防窥单元底部
相邻的边之间通过圆弧连接。所述防窥单元或透光单元的侧壁与基材层的垂直面的夹角α满足:5
°
<α≤18
°
,即所述防窥单元或透光单元的侧壁与基材层的夹角大于或等于72度、且小于85度。采用此技术方案,在提高透光率的同时,实现180度防窥的效果,而且大大减小了现有与屏幕粘接边缘形成的白边等现象。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透光单元之间的中心距与透光单元的高度的比例为1:1.71~2.5。采用此技术方案,得到的防窥膜具有更好的180度防窥的效果。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透光单元或防窥单元之间的中心距为38um~75um。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单元的顶部距离基材层表面的高度为65um~115um。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处理层的硬度为3H~9H。现有的保护膜如水凝膜质地较软,在与显示屏粘贴时,位置不好对应,而且容易有气泡,也容易变形,不好操作。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防窥膜具有一定的硬度,有类似现有的手机玻璃膜的硬挺度的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柔性,这样方便贴膜。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2~30μm。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处理层的材质为含有玻璃粉或亚克力粉的丙烯酸酯树脂。采用此技术方案,在保证一定的透光率的同时,还能消除摩尔纹和拉丝现象。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处理层为采用包含玻璃粉或亚克力粉的丙烯酸树涂覆到防窥基膜上,通过加热固化和/或UV固化或得到;或所述表面处理层为采用包含玻璃粉或亚克力粉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膜通过胶粘剂与防窥基膜粘接形成。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制作表面处理层,可以直接涂覆,也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透明磨砂膜与防窥基膜粘结得到。该包含玻璃粉或亚克力粉的丙烯酸树脂为现有技术的材料。
[0017]采用该表面处理层,该体系在固化后其结构中具有丙烯酸脂胶粘剂的高强度,高模量,耐侯性等优点。并且该体系中含有玻璃粉或亚克力粉,可增加磨砂层的硬度、抗刮伤性能,具有消光作用。该表面处理层除了具有亚光的效果,还具备一定防手纹防油污方便清洁等性能。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窥基膜的防窥结构层或基材层通过胶粘剂层与PET薄膜或PET硬化膜连接,所述表面处理层位于PET薄膜或PET硬化膜的表面。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处理层位于防窥基膜的防窥结构层或基材层的表面,所述防窥基膜的基材层或防窥结构层通过胶粘剂层与PET薄膜或PET硬化膜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粘剂层采用的胶粘剂为UV光固化胶粘剂或热固化胶粘剂。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消除了防窥膜与显示屏贴合后产生的摩尔纹现象、拉丝纹现象,并且透光率提高了3%~10%,使得看到的显示屏清晰度高,并具有更好的防窥效果;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施和控制,方便实现工业化。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技术的防窥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a)为防窥单元为梯形的防窥膜,b)为防窥单元为长方形的防窥膜,c)为防窥单元为三角形的防窥膜。
[0024]图2是现有技术的防窥膜表面放大后的效果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窥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窥膜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防窥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另一种防窥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防窥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另一种防窥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包括:
[0032]1‑
防窥基膜,2

表面处理层,3

胶粘剂层,4
‑ꢀ
PET薄膜;
[0033]11

基材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窥基膜和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位于防窥基膜的表面上方;所述防窥基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设有防窥结构层,所述防窥结构层包括若干个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所述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依次交替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所述表面处理层为透明磨砂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单元的截面底部为V或U型,所述透光单元的顶部为倒U型,所述防窥单元或透光单元的侧壁与基材层的垂直面的夹角α满足:5
°
<α≤18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透光单元之间的中心距与透光单元的高度的比例为1:1.71~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弘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凯茵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