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98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负压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该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敷料贴和负压治疗单元,负压治疗单元包括负压泵、集液瓶和控制器,还包括创口清洗单元、药液滴注单元和蠕动泵,在蠕动泵与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间设第一管路,在蠕动泵与敷料贴间设第二管路;在第一管路的进液端经三通阀分别连接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在创口清洗单元和第一管路间设第一电磁阀,在药液滴注单元与第一管路间设第二电磁阀。该负压吸引装置在负压治疗时免去敷料有效期内更换即可对伤口冲洗清创及药液滴注,减少了伤口暴露时间和换药次数,极大降低了二次损伤风险,降低了治疗成本;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了医护人员工作量。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负压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伤口负压治疗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加快伤口愈合的新方法,已被应用于一系列难愈合伤口的治疗,包括急性、慢性、感染性伤口。这一技术不但增强伤口创面的引流作用,而且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促进伤口愈合,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当前对慢性创口的负压治疗时,治疗过程中需要清理创口、或使用药物时,必须先去除敷料,此过程会使创口产生二次损伤风险并增加治疗成本。
[0003]现有负压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敷料去除带来的上述问题,有采用在创口的敷料上连接管路进行清理并使用药物的,一般是在清洗液清理结束后、再往清洗瓶中灌注药液或另行更换药液瓶使用,灌注过程及换瓶过程操作繁琐,每个病人均进行如此操作,增加了医护人员操作负担、降低了治疗效率,也不利于病患创口的及时处理。
[0004]综上,负压吸引治疗慢创过程中,在不去除敷料的基础上,将创口冲洗和药液滴注及负压治疗有效结合、在患者改变时能方便更换治疗管路、避免交叉感染,成为现有负压治疗装置的研发方向,能够更显著的降低上述风险、减少患者治疗成本、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并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结构设计科学,负压治疗时免去敷料有效期内更换即满足对伤口进行冲洗清创、药液滴注及负压治疗的需求,减少了伤口暴露时间和换药次数,极大降低了二次损伤风险,降低了治疗成本;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方便不同患者进行相关治疗,避免了交叉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粘覆于人体创口上的敷料贴和负压治疗单元,所述负压治疗单元包括负压泵、集液瓶和控制器,该负压吸引装置还包括创口清洗单元、药液滴注单元和蠕动泵,在蠕动泵与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之间设第一管路,在蠕动泵与敷料贴之间设第二管路;在第一管路的进液端经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在创口清洗单元和第一管路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在药液滴注单元与第一管路之间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蠕动泵、负压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创口清洗单元包括清洗瓶,清洗瓶出液口与第一管路进口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药液滴注单元包括药液瓶,药液瓶出液口与第一管路进口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
[0009]进一步的,在敷料贴上预埋第一埋管和第二埋管,第一埋管经引流管路与所述集液瓶相连,第二埋管经第二管路与所述蠕动泵的出液口相连;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为一次性可替换管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敷料贴包括圆形医用棉,所述第一埋管和第二埋管平行固定于所述圆形医用棉内底面;在圆形医用棉的外侧固连聚氨酯半透性贴膜。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清洗瓶和药液瓶配合使用的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一盒体,在盒体内设置两恒温加热腔,所述恒温加热腔用于加热清洗瓶和药液瓶内液体介质。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盒体顶端两侧相对铰接两顶盖,在各顶盖内侧相对设置内凹的半圆弧面,各两相对的半圆弧面围成与所述清洗瓶或药液瓶配合设置的环形开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为圆形加热腔,环形开口小于盒体的加热腔横截面设置。
[0014]进一步的,两半圆弧面的侧壁呈由上向下向外侧倾斜设置。即半圆弧面的顶端开口小于半圆弧面的底端开口设置;通过将半圆弧面侧壁设置为倾斜式,在两顶盖转动开启或闭合过程中不易碰触清洗瓶或药液瓶,保证顶盖开启或闭合的灵活。
[0015]进一步的,在两顶盖的相对内侧壁上设置磁性件,两顶盖在磁性件的吸附下扣合固定。
[0016]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为磁铁。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在负压治疗时,通过将负压治疗单元、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综合为一个整体,免去敷料有效期内更换且满足对伤口进行冲洗清创及药液滴注的需求,减少了伤口暴露时间和换药次数,极大降低了二次损伤风险,降低了治疗成本。通过将清洗单元的清洗瓶和药液滴注单元的药液瓶设置为并联的两个管路,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相应电磁阀、及时更换清洗模式和药液滴注模式,相互之间无干扰,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药液滴注和清洗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相连接,方便控制切换,无需像现有负压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向清洗液瓶内另行灌注药液或者更换药液瓶,大大提升了治疗的工作效率。当针对不同患者时,只需要将一次性可替换的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进行更换、替换药液瓶,就能方便的适用于另外的患者,很好的避免了交叉污染。通过配套设置温控装置,便于在需要时,对清洗液或药液进行适当加温,在特殊季节快速加温至适宜温度,给患者以舒适的感觉,相比现有通过管路加热内部流动的液体,加热方式更加便利和有效,作为配合使用的温控装置,不干扰药液瓶及相关一次性管路的更换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温控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温控装置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23]其中,1敷料贴、1.1圆形医用棉、1.2聚氨酯半透性贴膜、2负压泵、3集液瓶、4控制器、5蠕动泵、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第一埋管、11第二埋管、
12清洗瓶、13药液瓶、14引流管路、15温控装置、16盒体、17恒温加热腔、18顶盖、19半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该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敷料贴1和负压治疗单元,敷料贴粘覆于人体创口上,负压治疗单元包括负压泵2、集液瓶3和控制器4,该负压吸引装置还包括创口清洗单元、药液滴注单元和蠕动泵5,在蠕动泵与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之间设第一管路6,在蠕动泵5与敷料贴1之间设第二管路7;在第一管路的进液端经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在创口清洗单元和第一管路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粘覆于人体创口上的敷料贴和负压治疗单元,所述负压治疗单元包括负压泵、集液瓶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创口清洗单元、药液滴注单元和蠕动泵,在蠕动泵与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之间设第一管路,在蠕动泵与敷料贴之间设第二管路;在第一管路的进液端经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创口清洗单元和药液滴注单元,在创口清洗单元和第一管路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在药液滴注单元与第一管路之间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蠕动泵、负压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口清洗单元包括清洗瓶,清洗瓶出液口与第一管路进口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药液滴注单元包括药液瓶,药液瓶出液口与第一管路进口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创口清洗与治疗的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敷料贴上预埋第一埋管和第二埋管,第一埋管经引流管路与所述集液瓶相连,第二埋管经第二管路与所述蠕动泵的出液口相连;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泉军秦承雪刘玉军颜廷安徐凤霞任燕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