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车记录仪,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柱组件,所述弹簧柱组件包括导杆和固定柱,所述导杆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下表面,所述固定柱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上表面,所述导杆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柱内,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柱组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或遇到撞击时,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初步减震,防止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随汽车的运动而产生晃动,因此其固定结构会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松动现象,从而导致拍摄角度发生偏转,无法拍摄到需要的画面,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行车记录的作用。法为使用者提供行车记录的作用。法为使用者提供行车记录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是指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其实就是一个汽车摄像机,它可以通过高清镜头摄影,将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音、车况资料等进行完整的记录。通俗一点说,行车记录仪就是汽车使用的“黑匣子”。
[0003]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
[0004]由于行车记录仪缺少减震装置,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随汽车的运动而产生晃动,因此其固定结构会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松动现象,从而导致拍摄角度发生偏转,无法拍摄到需要的画面,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行车记录的作用;此外,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在遇到汽车撞击后,若锁紧结构不稳定,会因惯性使得镜头发生偏转而不能及时复位;因此会出现不能为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有效拍摄的现象,从而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视频取证。
[0005]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柱组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或遇到撞击时,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初步减震,防止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随汽车的运动而产生晃动,因此其固定结构会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松动现象,从而导致拍摄角度发生偏转,无法拍摄到需要的画面,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行车记录的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车记录仪,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柱组件,所述弹簧柱组件包括导杆和固定柱,所述导杆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下表面,所述固定柱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上表面,所述导杆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柱内,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导杆贯穿于第一弹簧内部,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耳座,所述耳座为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耳座一侧均铰接有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远离耳座一端均安装有滚轮,两组所述滚轮均滑动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连接有挡板,所述连接板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行车记录仪固定安装于连接杆一端。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内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插槽内,所述导杆一端滑
动连接于插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插槽内位于第一弹簧上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导杆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板。
[0011]优选的,两组所述滚轮设置为橡胶质滚轮。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滚轮滑动连接于滑槽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柱组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或遇到撞击时,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初步减震,防止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随汽车的运动而产生晃动,因此其固定结构会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松动现象,从而导致拍摄角度发生偏转,无法拍摄到需要的画面,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行车记录的作用;
[0015]2、通过固定板下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耳座,耳座为对称设置,两组耳座一侧均铰接有支撑杆,两组支撑杆远离耳座一端均安装有滚轮,两组滚轮均滑动连接于支撑板上,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连接有挡板,连接板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或遇到撞击时,耳座、支撑杆和滚轮再配合挡板、第二弹簧和固定板的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减震效果,大大的减少了行车记录仪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或遇到撞击时的震动,防止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在遇到汽车撞击后,若锁紧结构不稳定,会因惯性使得镜头发生偏转而不能及时复位;因此会出现不能为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有效拍摄的现象,从而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视频取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弹簧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撑板;2、固定板;3、连接杆;4、行车记录仪;5、弹簧柱组件;501、导杆;502、固定柱;503、插槽;504、第一弹簧;505、限位板; 6、耳座;7、支撑杆;8、连接板;9、第二弹簧;10、挡板;11、滚轮;1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固定板2,支撑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车记录仪4,支撑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行车记录仪4固定安装于连接杆3一端,设置连接杆3连接行车记录仪4方便行车记录仪4的安装和拆卸;
[0023]支撑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柱组件5,弹簧柱组件5包括导杆501和固定柱502,导杆501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下表面,固定柱502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上表面,导杆
501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柱502内,固定柱502 内设置有第一弹簧504,导杆501贯穿于第一弹簧504内部,设置第一弹簧 504利用第一弹簧504的弹力使导杆501在固定柱502内进行缓冲减震;
[0024]插槽503内位于第一弹簧504上端连接有限位板505,导杆501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板505,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或遇到撞击时,导杆501滑动连接于固定柱502内,通过限位板505和第一弹簧504的配合,对行车记录仪4进行初步减震,防止出现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随汽车的运动而产生晃动,因此其固定结构会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松动现象,从而导致拍摄角度发生偏转,无法拍摄到需要的画面,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行车记录的作用;
[0025]固定板2下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耳座6,耳座6为对称设置,两组耳座6 一侧均铰接有支撑杆7,两组支撑杆7远离耳座6一端均安装有滚轮11,两组滚轮11设置为橡胶质滚轮,两组滚轮11均滑动连接于支撑板1上,支撑板1上开设有滑槽12,滚轮11滑动连接于滑槽12上,设置滑槽12和滚轮 11配合,使滚轮11滑动更顺畅;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用自动调节式联动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车记录仪(4),所述支撑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柱组件(5),所述弹簧柱组件(5)包括导杆(501)和固定柱(502),所述导杆(501)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下表面,所述固定柱(502)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上表面,所述导杆(501)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柱(502)内,所述固定柱(50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504),所述导杆(501)贯穿于第一弹簧(504)内部,所述固定板(2)下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耳座(6),所述耳座(6)为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耳座(6)一侧均铰接有支撑杆(7),两组所述支撑杆(7)远离耳座(6)一端均安装有滚轮(11),两组所述滚轮(11)均滑动连接于支撑板(1)上,所述支撑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一侧连接有挡板(10),所述连接板(8)和挡板(10)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清,刘桂亮,许爱华,于清白,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超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