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84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以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为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左管腔、右管腔和LED摄像头管腔;LED摄像头组件包括LED摄像头,摄像头内推气囊;摄像头内推气囊设置于LED摄像头后部,且摄像头内推气囊位置固定;当摄像头内推气囊未充气时,LED摄像头内置于LED摄像头管腔的内侧开口内端,摄像头内推气囊的一部分自LED摄像头的上下两侧延展至LED摄像头前端,形成双层对向的膜结构,在LED摄像头前方覆盖镜头;当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膨胀后,LED摄像头被向前推动至LED摄像头管腔的内侧开口端口处。保护在LED摄像头的镜头前的双层膜结构被“拉”回后方,连接镜头的连接线随镜头移动伸展,镜头得以暴露并采集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适用于所有需要放置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的麻醉和手术操作,尤其是LED镜头污染可能性较大和需要吸痰的操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的LED镜头处于无保护状态,很容易被润滑液、痰液和气道水汽等遮挡或污染,当前镜头的清洗设计实用效果不佳,难以有效去除上述遮挡物及污染物;此外在现有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吸痰操作,但无内置吸痰装置的相关设计,需要借助外部吸痰管且操作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解决当前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在插管过程中LED镜头容易被污染,以及术中吸痰操作需要借助外部吸痰管且操作较繁琐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分为前端置入左主支气管的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和前端置入右主支气管的右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所述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和右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结构呈镜像对称;所述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左管腔、右管腔和LED摄像头管腔;所述LED摄像头管腔内设置有LED摄像头组件,所述LED摄像头组件设置于LED摄像头管腔气管内开口内侧;
[0005]所述LED摄像头组件包括LED摄像头,摄像头内推气囊,LED摄像头连接线和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管;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设置于LED摄像头后部,且摄像头内推气囊位置固定;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管一端与摄像头内推气囊连接,另一端延伸至LED摄像头管腔头端开口外;
[0006]当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未充气时,所述LED摄像头内置于LED摄像头管腔气管内开口内侧,摄像头内推气囊的一部分自LED摄像头的上下两侧延展至LED摄像头前端,形成双层对向的膜结构,在LED摄像头前方覆盖镜头;所述LED摄像头连接线一端埋置在气囊内部,呈折叠状态,可随LED摄像头前移被拉伸延展;LED摄像头连接线另一端延伸连接LED摄像头管腔头端开口外的接头,所述接头与外部成像设备相连以提供气管内影像;
[0007]当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膨胀后,所述LED摄像头被向前推动至LED摄像头管腔的气管内开口端口处。保护在LED摄像头前的双层膜结构被“拉”回后方,连接镜头的连接线随镜头移动被拉直,镜头得以暴露并采集图像。若膜结构前方有润滑液、痰液及气道水雾污染或遮挡,在这个过程中可被顺利清除。
[0008]进一步的,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还包括双管腔气管内套囊和双管腔气管内套囊充气接口,所述双管腔气管内套囊包绕于所述左管腔、右管腔和LED摄像头管腔外。
[0009]进一步的,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还包括吸痰管腔,所述吸痰管腔设置于左管
腔、右管腔和LED摄像头管腔的外侧,双管腔气管内套囊内侧,为夹层结构,所述吸痰管腔气管内端为环形开口,吸痰管腔后端通过吸痰导管连接标准吸痰管接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管腔气管内端环形开口外侧壁上也设置有多个吸痰孔。
[0011]进一步的,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还包括左侧管腔套囊和左侧管腔套囊充气接口,所述左侧管腔套囊包绕于所述左管腔支气管内管腔部外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左管腔头端开口和右管腔头端开口分别连接于万向接头的两个接口,所述万向接头另一端连接麻醉呼吸回路出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当前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相比,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主要增加了LED镜头保护装置和环形吸痰管腔的设计。
[0014]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的LED镜头表面由双层对向的反折膜结构覆盖,可避免插管过程中镜头被润滑液、痰液和气道水汽遮挡或污染;在导管插入气管内后,将LED镜头后的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将镜头向前推出,并将镜头表面的反折膜“拉”回,此时镜头表面无遮挡或污染,可为调整导管位置提供清晰的影像。
[0015]另外,将吸痰管腔设计为环形腔结构,包绕双腔管外侧,可通过吸痰管腔气管内开口和开口端侧壁上的多个吸痰孔吸引气道内的分泌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的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摄像头内推气囊未充气状态下,LED摄像头和摄像头内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状态下,LED摄像头和摄像头内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2的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2的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的截面图。
[0021]图中:1为左管腔,2为右管腔,3为LED摄像头管腔,4为左管腔外侧接口,5为左管腔内侧开口,6为LED摄像头组件,7为右管腔外侧接口,8为右管腔内侧开口,9为双管腔气管内套囊,10为左侧管腔套囊,11为双管腔气管内套囊充气接口,12为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管,13为LED摄像头连接线,14为吸痰管腔,15为标准吸痰管接口,16为吸痰导管,17为左侧管腔套囊充气接口,61为LED摄像头,62为摄像头内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按照目标左或右主支气管内插管,分为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和右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前端置入左主支气管且对应左管腔为蓝色,右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前端置入右主支气管且对应右管腔为蓝色。
[0025]以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为例,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左管腔1、右管腔2和LED摄像头管腔3。左管腔头端开口和右管腔头端开口分别连接于万向接头的两个接口(万向接头气管端的两个接口为一蓝一白,若蓝色管腔连接左管腔即为左型
双腔支气管插管,若蓝色管腔连接右管腔即为右型支气管插管),万向接头另一端连接麻醉呼吸回路出口。
[0026]所述LED摄像头管腔3内设置有LED摄像头组件6,所述LED摄像头组件6设置于LED摄像头管腔3气管内开口内侧。
[0027]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还包括双管腔气管内套囊9和双管腔气管内套囊充气接口11,所述双管腔气管内套囊9包绕于所述左管腔1、右管腔2和LED摄像头管腔3外。
[0028]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还包括左侧管腔套囊10和左侧管腔套囊充气接口17,所述左侧管腔套囊10包绕于所述左管腔1支气管内管腔部外侧。
[0029]如图2、3所示,所述LED摄像头组件6包括LED摄像头61,摄像头内推气囊62,LED摄像头连接线13和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管12。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62设置于LED摄像头61后部,且摄像头内推气囊62位置固定。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管12一端与摄像头内推气囊6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LED摄像头管腔3头端开口外。
[0030]如图2所示,当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62未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分为前端置入左主支气管的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和前端置入右主支气管的右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所述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和右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结构呈镜像对称;所述左型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左管腔(1)、右管腔(2)和LED摄像头管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摄像头管腔(3)内设置有LED摄像头组件(6),所述LED摄像头组件(6)设置于LED摄像头管腔(3)气管内开口内侧;所述LED摄像头组件(6)包括LED摄像头(61),摄像头内推气囊(62),LED摄像头连接线(13)和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管(12);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62)设置于LED摄像头(61)后部,且摄像头内推气囊(62)位置固定;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充气管(12)一端与摄像头内推气囊(6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LED摄像头管腔(3)头端开口外;当所述摄像头内推气囊(62)未充气时,所述LED摄像头(61)内置于LED摄像头管腔(3)气管内开口内侧,摄像头内推气囊(62)的一部分自LED摄像头的上下两侧延展至LED摄像头前端,形成双层对向的膜结构,在LED摄像头前方覆盖镜头;所述LED摄像头连接线(13)一端埋置在气囊内部,呈折叠状态,可随LED摄像头前移被拉伸延展;LED摄像头连接线(13)另一端延伸连接LED摄像头管腔(3)头端开口外的接头,所述接头与外部成像设备相连以提供气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文焘潘科薄禄龙王嘉锋卞金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