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82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包含基层、深层防护层、浅层防护层和压顶,双层防护层的第一土工格栅和第二土工格栅坡脚反包重叠交叉处通过连接棒连接形成整体,在第一填层上设置预压沟,即在第二土工格栅下部设置压预沟,提供土工格栅充分的变形空间,使土工格栅能够铺设平整,解决了土工格栅铺设时由于土工格栅模数不匹配导致土工格栅难以拉紧引起的起拱、褶皱或筋带松弛变形问题,土压力和柔性防护层的缝合将浅层防护体层连接成整体,在保证坡面平整性的同时,与深层防护层形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坡面防护体系,增强了坡面的整体性。的整体性。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山区占国土总面积大约69.1%,大部分山岭地区气候寒冷,地震烈度高、填料性质复杂、运输条件困难,工程建设难度大。现今山岭地区已经成为了水利、公路、铁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战场,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营具有严峻挑战。山领地区多地形陡峭段,基础设施高边坡普遍,如何做到既保持高边坡的稳定,又能减少占地,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工程造价,是工程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0003]以土工格栅为代表的加筋土结构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抗震性能,与圬工结构相比经济优势明显,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土工格栅加筋陡坡土堤是加筋土边坡的衍生结构,它沿袭了加筋土边坡优良的抗震性能,且其对于地基的要求较低,适用于经过简单处理的软土地基,相比传统加筋土边坡工程造价低。但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加筋陡坡土堤内铺设时,也存在以下缺点:
[0004]1、常会出现起拱、褶皱以及筋带松弛现象,影响了土工格栅充分发挥较强抗拉性能的加筋效果,导致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产生较大变形。
[0005]2、传统的土工格栅加筋陡坡土堤坡面防护的整体性差。
[0006]因此,土工格栅的铺设起拱、隆起,减少因铺设引起的筋带松弛导致结构服役过程中的大变形问题以及高陡加筋土堤坡面整体性差现象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解决土工格栅加筋结构铺设起拱、隆起,铺设筋带松弛导致结构服役过程中的大变形以及高陡加筋土堤坡面整体性差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包含基层、深层防护层、浅层防护层和压顶,所述深层防护层铺设于基层上,浅层防护层铺设于深层防护层上,压顶铺设于浅层防护层上;所述深层防护层包含两端自由的第一土工格栅,第一土工格栅的两端分别按一定坡度堆叠第一土袋,且第一土工格栅的两端分别坡脚反包第一土袋,在第一土袋间堆填第一填层,第一填层上设有内凹的预压沟;所述浅层防护层包含两端自由的第二土工格栅、钢骨架和柔性防护层,所述第二土工格栅铺设于第一填层上,并与坡脚反包的第一土工格栅重叠交叉处通过连接棒连接,第二土工格栅的两端分别按一定坡度堆叠第二土袋,且第二土工格栅的两端分别坡脚反包第二土袋,在第二土袋间堆填第二填层,第二土袋的下部压住钢骨架,钢骨架的另一端翻折包裹在第二土袋的上部,并且钢骨架
翻折处通过合页连接,所述柔性防护层包裹在钢骨架的外侧,通过缝合连接,所述压顶设置在第二填层顶部。
[0010]进一步,上述的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所述预压沟在堆填第一填层时通过放置模具预留。
[0011]进一步,上述的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所述第一土工格栅和第二土工格栅为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土工格栅。
[0012]进一步,上述的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所述柔性防护层为金属或高分子复合材质制成。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双层防护层的第一土工格栅和第二土工格栅坡脚反包重叠交叉处通过连接棒连接,在第一填层上设置预压沟,即在第二土工格栅下部设置压预沟,提供土工格栅充分的变形空间,使土工格栅能够铺设平整,解决了土工格栅铺设时由于土工格栅模数不匹配导致土工格栅难以拉紧引起的起拱、褶皱或筋带松弛变形问题;
[0015]2、柔性防护层通过缝合连接,即依靠土压力和柔性防护层的缝合将浅层防护体层连接成整体,在保证坡面平整性的同时,与深层防护层形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坡面防护体系,增强了坡面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防护结构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深层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浅层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含:基层1、压顶2、第一土工格栅30、第一土袋31、第一填层32、预压沟4、第二土工格栅50、钢骨架51、柔性防护层52、第二土袋53、第二填层54、合页55、连接棒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参照图1至图3
[0022]本方案提供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包含基层1、深层防护层、浅层防护层和压顶2,其中深层防护层铺设于基层1上,基层1可以是例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浅层防护层铺设于深层防护层上,压顶2铺设于浅层防护层上;如图1和图2所示,深层防护层包含两端自由的第一土工格栅30,第一土工格栅30的两端分别按一定坡度堆叠第一土袋31,且第一土工格栅30的两端分别坡脚反包第一土袋31,在第一土袋31间堆填第一填层32,第一填层32上设有内凹的预压沟4,预压沟4在堆填第一填层32时通过放置模具预留,预压沟4的设置数量、宽度以及位置可以依据第一土工格栅30和第二土工格栅50的模数确定;如图1和图3所示,浅层防护层包含两端自由的第二土工格栅50、钢骨架51和柔性防护层52,第二土工格栅50铺设于第一填层32上,并与坡脚反包的第一土工
格栅30重叠交叉处通过连接棒6连接,第二土工格栅50的两端分别按一定坡度堆叠第二土袋53,且第二土工格栅50的两端分别坡脚反包第二土袋53,在第二土袋53间堆填第二填层54,第二土袋53的下部压住钢骨架51,钢骨架51的另一端翻折包裹在第二土袋53的上部,并且钢骨架51翻折处可通过骨架合页55连接,钢骨架51起到增强边坡稳固的效果,柔性防护层52包裹在钢骨架51的外侧,通过缝合连接,压顶2设置在第二填层54顶部,压顶2可以采用例如混凝土压顶2。
[0023]该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具体可应用于例如基础高边坡防护、防护堤或防护墙等。
[0024]具体的第一土袋31和第二土袋53的堆叠倾斜度可以通过防线控制;第一土工格栅30和第二土工格栅50为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土工格栅,具有拉伸强度高,延伸率低,适应各种土壤,是一种较理想的加筋材料,土工格栅的网格大小及条带强度,根据加筋挡土墙设计强度选取。柔性防护层52为金属或高分子复合材质制成,其构成的柔性网盖包覆在防护斜坡上,可以减缓构成坡面的土体风化剥落和破坏。
[0025]具体的在第二填层54堆填时,采用了土工格栅灌压技术,即在第二土工格栅50铺设平整后填土大约15cm后可利用振动灌压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加筋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浅层和深层一体化柔性防护设施,包含基层(1)、深层防护层、浅层防护层和压顶(2),所述深层防护层铺设于基层(1)上,浅层防护层铺设于深层防护层上,压顶(2)铺设于浅层防护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防护层包含两端自由的第一土工格栅(30),第一土工格栅(30)的两端分别按一定坡度堆叠第一土袋(31),且第一土工格栅(30)的两端分别坡脚反包第一土袋(31),在第一土袋(31)间堆填第一填层(32),第一填层(32)上设有内凹的预压沟(4);所述浅层防护层包含两端自由的第二土工格栅(50)、钢骨架(51)和柔性防护层(52),所述第二土工格栅(50)铺设于第一填层(32)上,并与坡脚反包的第一土工格栅(30)重叠交叉处通过连接棒(6)连接,第二土工格栅(50)的两端分别按一定坡度堆叠第二土袋(53),且第二土工格栅(50)的两端分别坡脚反包第二土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王斌董刚刘洋赵楠孙云龙张冰冰周豫新陈建刚马建勇王艳坤麻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