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76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2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涉及建筑工程技术的领域,其包括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的一侧与第一基层相对固定,加强层的另一侧与第二基层相对固定,加强层包括有横向加强件和纵向加强件,横向加强件与纵向加强件之间呈垂直状态。本申请具有模板强度较高,不易发生断裂和变形的效果。生断裂和变形的效果。生断裂和变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简单来说,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
[0003]相关技术中的模板在混凝土浇注过程或拆卸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受到冲击。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相关技术中模板强度较低,在受到冲击时,可能会发生变形或断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模板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变形和断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包括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的一侧与第一基层相对固定,加强层的另一侧与第二基层相对固定,加强层包括有横向加强件和纵向加强件,横向加强件与纵向加强件之间呈垂直状态。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强件和纵向加强件的设计可以增大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强度,横向加强件与纵向加强件之间的垂直设计可以使得在保持质量较轻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了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强度,使得建筑模板在受到冲击力时不宜发生变形和断裂。
[0009]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件包括有多个横向加强筋,多个横向加强筋呈锯齿状态连接固定在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强筋的设计,依靠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提高了第一基层与第二基层的强度,使得本申请的建筑模板不易受到冲击力时发生变形或断裂。
[0011]优选的,所述纵向加强件包括有多个纵向加强筋,多个纵向加强筋呈锯齿状态连接固定在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加强筋的设计,依靠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提高了第一基层与第二基层的强度,使得本申请的建筑模板不易受到冲击力时发生变形或断裂。
[0013]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筋与第一基层连接处和所述横向加强筋与第二基层连接处均设置有横向加强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强板可以提高横向加强筋与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本申请建筑模板的强度。
[0015]优选的,所述纵向加强筋与第一基层连接处和所述纵向加强筋与第二基层连接处
均设置有纵向加强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加强板可以提高纵向加强筋与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本申请建筑模板的强度。
[0017]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板与纵向加强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横向加强板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纵向加强板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设置可以增大横向加强板与纵向加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连接强度,提高了加强层的抗折性能。
[0019]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板与纵向加强板正对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强板和纵向加强板的正对设置,使得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在受到冲击力时,横向加强板和纵向加强板可以均匀的受力,减少了因受力不均所带来的模板弯折的情况发生,且横向加强板受到的力可以通过连接杆传递给纵向加强板,从而使得整个模板可以均匀的受力,减少了因冲击力弯折的情况。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边缘四周处均设置有保护板,保护板的一端与第一基层固定连接,保护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层固定连接,两个保护板相互正对的一侧呈弧形状,两个相互正对的保护板的弧形凸起呈相互朝向的方向。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板的设计可以减少外界杂质进入到加强层内对加强层内部结构带来腐蚀损害;保护板的弧形面设计,可以增大保护板的抗折强度,减少了保护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变形的情况发生。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横向加强筋的设计,通过三角形的稳定原理提高了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强度,使得建筑模板使用过程中不宜变形和断裂;
[0025]2.纵向加强筋的设计,通过三角形的稳定原理提高了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强度,使得建筑模板使用过程中不宜变形和断裂;
[0026]3.保护板的弧形面设计,可以增大保护板的抗折强度,减少了保护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变形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的剖视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A

A面的剖视示意图;
[0030]图4是图1中B

B面的剖视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基层;2、加强层;21、横向加强件;211、横向加强筋;212、横向加强板;22、纵向加强件;221、纵向加强筋;222、纵向加强板;23、连接杆;24、防折板;3、第二基层;4、保护板;5、横向顶端;6、横向底端;7、纵向顶端;8、纵向底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
[00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包括第一基层1、加强层2和第二基层3,加
强层2设置在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之间,本实施例较佳的设置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的材质为铝合金,具体型号为6063合金,6063合金强度高质量轻广泛用于建筑型材。采用铝合金作为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的材质,在保证模板高强度的同时可以减少模板的重量,从而便于了操作人员对模板的施工,加强层2的设计可以提高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模板的强度,减少了模板因冲击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发生。
[0035]参照图2,加强层2包括有横向加强件21和纵向加强件22。
[0036]参照图2和图3,横向加强件21包括有多个横向加强筋211和多个横向加强板212,多个横向加强筋211呈锯齿状连接设置在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之间,多个横向加强筋211构成的锯齿状尖端靠近第一基层1的设置为横向顶端5、靠近第二基层3的设置为横向底端6,横向加强板212设置在横向顶端5和横向底端6处,本实施例较佳的设置横向加强筋211和横向加强板212均采用钢材质,钢材质抗弯折强度较好更适宜于加强层2的加强功能,横向加强板212的一端与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焊接固定,横向加强板212背离第一基层1或第二基层3的一侧与两个横向加强筋211焊接固定。横向加强筋211的锯齿状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之间设置有加强层(2),加强层(2)的一侧与第一基层(1)相对固定,加强层(2)的另一侧与第二基层(3)相对固定,加强层(2)包括有横向加强件(21)和纵向加强件(22),横向加强件(21)与纵向加强件(22)之间呈垂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件(21)包括有多个横向加强筋(211),多个横向加强筋(211)呈锯齿状态连接固定在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件(22)包括有多个纵向加强筋(221),多个纵向加强筋(221)呈锯齿状态连接固定在第一基层(1)和第二基层(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211)与第一基层(1)连接处和所述横向加强筋(211)与第二基层(3)连接处均设置有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樑赵松松马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泓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