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及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43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及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涉及建筑用构件技术领域,装配式连接扣件包括上扣件和下扣件,下扣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其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上表面开设有下容纳槽,下容纳槽沿下扣件的前后方向延伸为通槽,下扣件于下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上扣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包括箍板部分和与箍板部分一体连接的左翼板和右翼板,箍板部分下表面形成有上容纳槽,左翼板和右翼板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紧固件通过第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上扣件、下扣件连接,上容纳槽和下容纳槽共同形成固定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紧固槽,不仅方便钢筋桁架与连接扣件的固定,而且方便连接扣件与底模的拆卸。拆卸。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及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用构件
,具体提供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及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技术介绍

[0002]自承式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是一种将楼承板中的受力钢筋在工厂内焊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底模固定连接以形成自承式受力一体化的建筑制品。施工时,将自承式可拆钢筋桁架楼承板固定在承载梁之间,用混凝土直接浇筑,底模承受混凝土的重力,钢筋桁架为底模及混凝土提供无支撑跨度及刚度。与传统现浇楼板相比,自承式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加快了施工速度,增强了支撑效果,并能浇筑完成后实现底模的回收利用。
[0003]现有技术中的楼承板的钢筋桁架通过连接扣件与底模连接,同时将钢筋桁架与混凝土重力传递给底模。但是现有的连接扣件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扣件的侧壁面上开设有容纳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卡槽,卡槽的截面呈U型,通过连接扣件将钢筋桁架与底模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时,需要先将连接扣件固定在底模上,这样一来,连接扣件虽然实现了钢筋桁架与底模之间的可拆连接,但在钢筋桁架与连接扣件进行安装时,会将钢筋桁架的两根下弦钢筋卡在连接扣件的凹槽中,使钢筋桁架与连接扣件之间的安装困难;钢筋桁架会将产生的与承受混凝土重力无关的横向力传递给底模,这样,用于将连接扣件与底模连接的紧固件因参与传递横向力而承受剪切力,该剪切力即使不能让紧固件与连接扣件之间发生滑扣也会给后续紧固件的拆卸造成困难。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及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及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筋桁架与连接扣件之间安装困难且紧固件的拆卸比较困难的问题。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包括上扣件和下扣件,其中,所述下扣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其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与底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孔,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下容纳槽,所述下容纳槽沿下扣件的前后方向延伸为通槽,所述下扣件于所述下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用于与所述上扣件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上扣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包括箍板部分和与所述箍板部分一体连接的左翼板和右翼板,所述箍板部分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上容纳槽,所述左翼板和所述右翼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扣件上的第二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上扣件、所述下扣件连接,所述上容纳槽和所述下容纳槽共同形成固定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紧固槽。
[0007]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连接扣件采用装配式结构,包括下扣件和与下扣件适配连接的上扣件,连接扣件这样设置,在进行钢筋桁架的固定时,先将下扣件固定
在底模上,然后将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放置在下扣件的下容纳槽中,将上扣件扣在下扣件的上方,使其箍板部分与下容纳槽将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包裹,然后通过紧固件连接上扣件和下扣件,从而能够方便的将钢筋桁架与底模进行固定连接,操作简单方便;这样一来,一方面,在钢筋桁架与底模上固定的连接扣件之间进行固定时,无需对钢筋桁架的两下弦钢筋施加外力,方便钢筋桁架与连接扣件之间的固定;另一方便,在将钢筋桁架与连接扣件进行固定时,由于是将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放置在下扣件的下容纳槽中,然后将上扣件与下扣件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能够避免钢筋桁架产生横向力,也不会将该横向力传递给紧固件,从而避免紧固件产生剪切力,从而方便连接扣件与底模的拆卸。
[0008]在上述装配式连接扣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扣件的左翼板包括左水平翼板,所述上扣件的右翼板包括右水平翼板,所述左水平翼板和所述右水平翼板上开设有沿上扣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下扣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的沿下扣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0009]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左水平翼板、右水平翼板和箍板部分形成半片抱箍结构,使用时,直接扣在下扣件的上方,在箍板部分的导向作用下,上容纳槽直接扣在钢筋桁架下弦钢筋上,左水平翼板和右水平翼板自然下落至下扣件的上表面,通过紧固件与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配合将上、下扣件连接,这样上扣件的结构简单,易生产加工,而且使用过程方便快捷。
[0010]在上述装配式连接扣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扣件包括至少一个墩部和与各所述墩部的顶部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各所述墩部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下容纳槽,各所述下容纳槽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0011]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部保证下扣件和上扣件配合连接对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包裹固定,通过设置墩部保证下扣件对钢筋桁架的支撑和钢筋桁架与底模的连接;而且在此基础上,由于连接扣件的使用量较大,这样设置下扣件的结构,还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减轻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总体重量,便于施工。
[0012]在上述装配式连接扣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扣件包括一个所述墩部和与所述墩部的顶部一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下容纳槽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且所述下容纳槽的轴线和所述墩部沿前后方向的中线位于同一竖直面。
[0013]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时,在钢筋桁架的两下弦钢筋的安装位置分别安装下扣件,将钢筋桁架的两下弦钢筋分别放置于对应的下扣件的下容纳槽中,墩部对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形成稳定支撑,提高钢筋桁架与底模之间连接稳定性。
[0014]在上述装配式连接扣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扣件包括一个所述墩部和与所述墩部的顶部一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所述下容纳槽,且两个所述下容纳槽的轴线关于所述墩部沿前后方向的中线对称。
[0015]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时,在钢筋桁架的两下弦钢筋的安装位置安装下扣件,将钢筋桁架的两下弦钢筋分别放置于下扣件的连接部上的两个下容纳槽中,之后在两下弦钢筋上分别连接上扣件,这样在保证下扣件性能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连接扣件结构简单、节约生产成本的效果。
[0016]在上述装配式连接扣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扣件包括两个所述墩部和与两
个所述墩部的顶部一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所述下容纳槽,且两个所述下容纳槽的轴线分别与两个所述墩部沿前后方向的中线位于同一竖直面。
[0017]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设置两个墩部和与两个墩部对应的下容纳槽,墩部对钢筋桁架的两下弦钢筋进行稳定良好的支撑,保证钢筋桁架与底模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18]在上述装配式连接扣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扣件的左翼板包括左水平翼板和与所述左水平翼板一体连接的左竖直翼板,所述右翼板包括右水平翼板和与所述右水平翼板一体连接的右竖直翼板;所述下扣件包括一个墩部和与所述墩部的顶部一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下容纳槽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且所述下容纳槽的轴线和所述墩部沿前后方向的中线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上扣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连接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扣件和下扣件,其中,所述下扣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其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与底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孔,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下容纳槽,所述下容纳槽沿下扣件的前后方向延伸为通槽,所述下扣件于所述下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用于与所述上扣件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上扣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包括箍板部分和与所述箍板部分一体连接的左翼板和右翼板,所述箍板部分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上容纳槽,所述左翼板和所述右翼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扣件上的第二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上扣件、所述下扣件连接,所述上容纳槽和所述下容纳槽共同形成固定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紧固槽;所述上扣件的左翼板包括左水平翼板和与所述左水平翼板一体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李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贝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