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其包括前端挡片和长柄;前端挡片位于长柄的前端、并与长柄固定连接;前端挡片相对于长柄的主轴弯折;前端挡片为弧面片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织撑开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进入鼻腔、鞍内、颅底等部位,前端挡片可以有效阻挡、推开正常组织结构,暴露病变组织,以利于方便切除病变。于方便切除病变。于方便切除病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内镜手术应用广泛,特别是垂体瘤的内镜手术已经成为垂体瘤的标准术式。但在神经内镜手术过程中,切除部分病变组织有效减压后,正常组织结构就会移位,阻挡神经内镜下进一步的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全切率,增加了操作风险。例如神经内镜手术中,常遇见鞍隔组织等正常组织的移位/下降等情况,阻挡手术视野,妨碍镜下病变组织的切除。因此急需一种神经内镜手术器械,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有效地阻挡移位的正常组织结构,以保障手术的顺利快速进行。但常规的内镜玻璃子较细小、角度平直,不适合阻挡正常组织结构。
[0003]中国专利201220524904.0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手术的辅助撑开器,该撑开器系统为神经内镜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及对脑组织提供保护,也可用于显微镜下的锁孔手术,包括两个撑开器脚,两个撑开器脚的横截面为半径大小一样的半圆,且两个撑开器横截面的半圆开口相对;两个撑开器脚的顶部设有控制两个撑开器脚开合的开口调节机构,并在各撑开器脚顶部分别设有控制撑开器脚底部开口大小的外展调节机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合理的神经内镜手术辅助撑开器,形成一个周边没有重要结构,而且是可适当调节的人工间隙。该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利应用于神经内镜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其不仅能有效阻挡凸出的正常组织/结构,暴露深部病变组织,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其包括前端挡片和长柄;前端挡片位于长柄的前端、并与长柄固定连接;前端挡片相对于长柄的主轴弯折;前端挡片为弧面片状。
[0006]本技术中,前端挡片为弧面片状,优选为弧面伞形(这里的伞形是指伞的一部分的形状,尤其指两根伞骨之间的伞面的形状)。
[0007]本技术中,前端挡片与长柄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一连接部连接。
[0008]本技术的组织撑开器可以进入鼻腔、鞍内、颅底等部位,前端挡片可以有效阻挡、推开正常组织结构,暴露病变组织,以利于方便切除病变。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端挡片的形状为1/5-1/12球壳,优选为例如1/8球壳,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端挡片的厚度为0.5mm-1.5mm。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长柄包括平直段主体、后段把手;平直段主体和后段把手均为长条状,二者前后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平直段主体的轴线为长柄的主轴,前端挡片连接平直段主体的前端。后段把手的作用是用于使用者握持。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后段把手粗于平直段主体。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平直段主体为圆柱状,其长度为12cm-18cm。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后段把手为圆柱状,其长度为8cm-12cm。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长柄进一步包括弧形连接段,弧形连接段位于平直段主体和后段把手之间,三者首尾相连。该弧形连接段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形,优选为与平直段主体粗细一致。通过设置弧形连接段,可以为使用者的手部留出活动空间,进而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例如,当组织撑开器的前端挡片从患者的鼻孔插入,平直段主体基本上贴在患者的脸上;此时如果没有弧形连接段,操作者的手部就会贴在患者的下巴上;而设置弧形连接段之后,为操作者留出了活动空间和操作空间。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弧形连接段的长度为1cm-3cm;弧形连接段的弧形角度为30
°
-90
°
。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端挡片的中心线、平直段主体的轴线、弧形连接段的轴线、后段把手的轴线,四者共面。
[0018]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组织撑开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进入鼻腔、鞍内、颅底等部位,前端挡片可以有效阻挡、推开正常组织结构,暴露病变组织,以利于方便切除病变。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组织撑开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前端挡片1、长柄2、连接部3;前端挡片1位于长柄2的前端、并与长柄2通过连接部3固定连接;连接部3为圆柱状,且细于平直段主体201。前端挡片1相对于长柄的主轴弯折;前端挡片为1/8球壳,其厚度为1mm。
[0024]长柄2包括平直段主体201、弧形连接段202、后段把手203;弧形连接段202位于平直段主体201和后段把手203之间,三者首尾相连。平直段主体201和后段把手203均为长条状;平直段主体201的轴线为长柄的主轴,前端挡片1连接平直段主体201的前端。后段把手203粗于平直段主体。平直段主体201为圆柱状,其长度为15cm。后段把手203为圆柱状,其长度为10cm。弧形连接段202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与平直段主体粗细一致,其长度为2cm,其弧形角度为45
°
。
[0025]前端挡片1的中心线、平直段主体201的轴线、弧形连接段202的轴线、后段把手203的轴线,四者共面。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前端挡片为弧面伞形,这里的伞形是指同一把伞
两根伞骨之间的伞面的形状,两根伞骨之间的角度为45
°
。
[0028]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技术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技术的范围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撑开器包括前端挡片和长柄;所述前端挡片位于所述长柄的前端、并与所述长柄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挡片相对于所述长柄的主轴弯折;所述前端挡片为弧面片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挡片的形状为1/5-1/12球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挡片的厚度为0.5mm-1.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柄包括平直段主体、后段把手;所述平直段主体和所述后段把手均为长条状,二者前后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平直段主体的轴线为所述长柄的主轴,所述前端挡片连接所述平直段主体的前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把手粗于所述平直段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伦,张媛,何海勇,郭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