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31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所述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正面;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正面;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所述传动组件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内壁的两侧;两个卡扣组件,两个所述卡扣组件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组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防护服通过防护服本体和防护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医护人员面部的保护,使得不会有病毒可以通过面部感染医护人员,通过防护服本体、密封组件固定组件、传动组件、卡扣组件和防护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防护组件的固定,并且防护组件可随时更换,方便安装与拆卸。与拆卸。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工作防护服装,用于隔离医疗环境中的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性溶液、盐溶液等等,机械性质强韧,质地柔软舒适,医用防护服一般采用PP无纺布材料制成,具有质地柔软,防静电,较佳的防渗透性等特性。
[0003]目前已有的医用防护服对于医护人员的面部并没有防护功能,需要医护人员自行佩戴口罩等,对其他露出的皮肤不能进行保护,使得一些病菌等可能会通过面部未保护到的皮肤感染。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对面部进行保护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
[0007]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正面;
[0008]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正面;
[0009]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所述传动组件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内壁的两侧;
[0010]两个卡扣组件,两个所述卡扣组件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组件的两侧;
[0011]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的背面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的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软封圈,所述软封圈的背面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软封圈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开口。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底部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固定壳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轨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固定壳和密封组件且延伸至所述密封组件的内部,所述滑块的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所述固定壳的左侧贯穿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左侧与所述固定组件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贯穿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
[0015]优选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与所述固定组件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滑动杆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固定组件和密封组件且延伸至所述密封组件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动弹簧。
[0016]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面罩,所述面罩的背面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正面相接
触,所述面罩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勾杆,所述勾杆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
[0017]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轴,两个所述安装轴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医用防护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通过防护服本体和防护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医护人员面部的保护,使得不会有病毒可以通过面部感染医护人员,通过防护服本体、密封组件固定组件、传动组件、卡扣组件和防护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防护组件的固定,确保了防护组件与防护服本体之间不会有空隙让病菌进入,同时防护组件在使用时也十分固定,不会因为医护人员较大的工作等导致防护组件的掉落,并且防护组件可随时更换,方便安装与拆卸,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医用防护服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0024]图5为图4所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0025]图中标号:1、防护服本体,2、密封组件,3、固定组件,4、传动组件,5、卡扣组件,6、防护组件,21、软封圈,22、开口,31、固定壳,32、滑轨,33、弹簧,34、滑块,35、凸块,36、连接杆, 37、挤压块,38、拉杆,39、拉环,310、推动弹簧,41、固定座, 42、推杆,43、推动块,51、拉动弹簧,52、滑动杆,53、卡块,54、限位板,61、面罩,62、勾杆,63、连接轴,64、第一支撑杆,65、安装轴,66、第二支撑杆,67、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医用防护服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正视图;图3为图2所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 5为图4所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
[0028]密封组件2,密封组件2的背面固定连接于防护服本体1的正面;
[0029]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防护服本体1的正面,固定壳31的底部与防护服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弹簧33的一端与滑块34的左侧固定连接;
[0030]两个传动组件4,两个传动组件4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固定组件3内壁的两侧;
[0031]两个卡扣组件5,两个卡扣组件5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密封组件2的两侧,限位板54的顶部设置有滑轨;
[0032]防护组件6,防护组件6的背面设置于密封组件2的表面。
[0033]密封组件2包括软封圈21,软封圈21的背面与防护服本体1 的正面固定连接,软封圈2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开口22,软封圈21 内部是真空状态。
[0034]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壳31,固定壳31的底部与防护服本体1 的正面固定连接,固定壳3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轨32,固定壳31 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3,滑轨32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块34,滑块3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35,滑块34的一侧依次贯穿固定壳31和密封组件2且延伸至密封组件2的内部,滑块34的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连接杆3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37,滑轨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310,固定壳31的左侧贯穿有拉杆38,拉杆3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环39,滑块34的一侧依次贯穿固定壳31和软封圈21且延伸至软封圈21的内部,挤压块37 的形状为“L”型。
[0035]传动组件4包括固定座41,固定座41的左侧与固定组件3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固定座41的顶部贯穿有推杆42,推杆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43,推杆42与固定座41的顶部滑动连接,固定座41的左侧与固定壳31内壁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1);密封组件(2),所述密封组件(2)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正面;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正面;两个传动组件(4),两个所述传动组件(4)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3)内壁的两侧;两个卡扣组件(5),两个所述卡扣组件(5)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组件(2)的两侧;防护组件(6),所述防护组件(6)的背面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2)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2)包括软封圈(21),所述软封圈(21)的背面与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软封圈(2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开口(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壳(31),所述固定壳(31)的底部与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3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轨(32),所述固定壳(3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3),所述滑轨(32)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块(34),所述滑块(3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35),所述滑块(34)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固定壳(31)和密封组件(2)且延伸至所述密封组件(2)的内部,所述滑块(34)的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37),所述滑轨(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310),所述固定壳(31)的左侧贯穿有拉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东滕农英蔡瑞燕张浩谢相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