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06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包括上本体、下本体和止自流模组,所述上本体与所述下本体连接,所述上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路,所述下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孔、锥形孔和进水口,所述锥形孔从上到下直径递减,所述止自流模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锥形孔内的球形珠和设置在所述球形珠上方的弹性收缩元件,所述球形珠的直径介于所述锥形孔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所述弹性收缩元件使所述球形珠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止自流洗涤器喷嘴,结构简单,能够在喷射洗涤液后,防止喷嘴及水管内残留的洗涤液被甩出,同时能够提高下一次喷射的反应速度。的反应速度。的反应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自流洗涤器喷嘴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洗涤器喷嘴
,具体涉及一种止自流洗涤器喷嘴。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洗涤器喷嘴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零部件,在行驶和停止过程中,空气中的尘埃、杂质会附着到挡风玻璃上,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带来安全隐患。现在传统的洗涤器喷嘴喷射范围小,在喷射洗涤液后,洗涤液回流至洗涤器水壶前,此时车辆进行急转弯、急刹车等工况时,喷嘴及水管内残留的洗涤液会被甩出,影响驾驶员的驾驶品质,并且,在喷射洗涤液完成后,由于水管与外部大气相通,在大气压以及洗涤液的重力作用下,喷嘴及水管内的洗涤液会逐渐回流至洗涤器水壶,进行下一次喷射时反应较为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止自流洗涤器喷嘴,结构简单,能够在喷射洗涤液后,防止喷嘴及水管内残留的洗涤液被甩出,同时能够提高下一次喷射的反应速度。
[0004]本技术的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包括上本体、下本体和止自流模组,所述上本体与所述下本体连接,所述上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路,所述下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孔、锥形孔和进水口,所述锥形孔从上到下直径递减,所述止自流模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锥形孔内的球形珠和设置在所述球形珠上方的弹性收缩元件,所述球形珠的直径介于所述锥形孔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所述弹性收缩元件使所述球形珠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0005]进一步,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出水孔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出水口使所述出水孔与外部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出水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出水段、位于所述出水段下方的第一安装段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段下方的第二安装段,所述出水段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段的直径小所述第二安装段的直径。
[0007]进一步,所述弹性收缩元件为圆柱弹簧,所述弹性收缩元件的顶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安装段的顶部,所述弹性收缩元件的底部抵靠在所述球形珠的表面上。
[0008]进一步,所述下本体的顶部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段使所述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进水孔和所述进水口均为圆柱形孔,所述进水孔的直径等于所述锥形孔的大端直径,所述进水口的直径等于所述锥形孔的小端直径。
[0010]进一步,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水口上的球形喷芯,所述球形喷芯的头部为扁平发散体出水嘴,所述出水嘴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球形喷芯的尾部为球形体,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球形体的安装面。
[0011]进一步,所述上本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定位卡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在喷射洗涤液后,能够对锥形孔进行封堵,防止洗涤器系统内洗涤液自行流出,并且由于球形珠的运动,进水孔内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进水孔呈负压状态,能够防止车辆在急转弯、急刹车等工况下发生喷嘴及水管内残留的洗涤液被甩出。此外,球形珠的封堵能够使水管内洗涤液不受外部大气压作用,水管内的洗涤液只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较为缓慢的回流至洗涤器水壶,又由于进水孔中预留有一部分洗涤液,因此能够提高下一次喷射的反应速度;锥形孔和球形珠的配合能够防止球形珠卡在进水管路内,从而防止球形珠与进水管路之间存在缝隙造成密封失效,保证球形珠对锥形孔的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

上本体,11

定位卡扣,12

出水孔,121

出水段,122

第一安装段,13

出水口,2

下本体,21

进水口,22

锥形孔,23

进水孔,3

止自流模组,31

弹性收缩元件,32

球形珠,4

球形喷芯,41

球形体,42

扁平发散体出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包括上本体1、下本体2和止自流模组3,所述上本体1与所述下本体2连接,所述上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路,所述下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孔23、锥形孔22和进水口21,所述锥形孔22从上到下直径递减,所述止自流模组3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锥形孔22内的球形珠32和设置在所述球形珠32上方的弹性收缩元件31,所述球形珠32的直径介于所述锥形孔22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所述弹性收缩元件31使所述球形珠32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进水口21通过水管与洗涤器水壶连通,初始状态下,在弹性收缩元件31的作用下,球形珠32对锥形孔22进行封堵,在喷射洗涤液时,洗涤液推动球形珠32向上运动,使弹性收缩元件31压缩,洗涤液从球形珠32与进水管路之间的间隙流向出水管路,最后从出水管路喷射而出,当喷射洗涤液的工作结束后,在锥形孔22的导向作用下和弹性收缩元件31的弹力作用下,球形珠32向下运动,对锥形孔22进行封堵,防止洗涤器系统内洗涤液自行流出,并且由于球形珠32的运动,进水孔23内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进水孔23内呈负压状态,能够防止车辆在急转弯、急刹车等工况下发生喷嘴及水管内残留的洗涤液被甩出。此外,球形珠32的封堵能够使水管内洗涤液不受外部大气压作用,水管内的洗涤液只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较为缓慢的回流至洗涤器水壶,又由于进水孔23中预留有一部分洗涤液,因此能够提高下一次喷射的反应速度;锥形孔22和球形珠32的配合能够防止球形珠32卡在进水管路内,从而防止球形珠32与进水管路之间存在缝隙造成密封失效,保证球形珠32对锥形孔22的封堵效果。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出水孔12和出水口13,所述出水孔12与所述进水孔23连通,所述出水口13使所述出水孔12与外部连通。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12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出水段121、位于所述出水段121下方的第一安装段122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段122下方的第二安装段,所述出水段121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段122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段122的直径小所述第二安装段的直径。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收缩元件31为圆柱弹簧,所述弹性收缩元件31的顶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安装段122的顶部,所述弹性收缩元件31的底部抵靠在所述球形珠32的表面上;所述进水孔23和所述进水口21均为圆柱形孔,所述进水孔23的直径等于所述锥形孔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本体(1)、下本体(2)和止自流模组(3),所述上本体(1)与所述下本体(2)连接,所述上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路,所述下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孔(23)、锥形孔(22)和进水口(21),所述锥形孔(22)从上到下直径递减,所述止自流模组(3)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锥形孔(22)内的球形珠(32)和设置在所述球形珠(32)上方的弹性收缩元件(31),所述球形珠(32)的直径介于所述锥形孔(22)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所述弹性收缩元件(31)使所述球形珠(32)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出水孔(12)和出水口(13),所述出水孔(12)与所述进水孔(23)连通,所述出水口(13)使所述出水孔(12)与外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自流洗涤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12)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出水段(121)、位于所述出水段(121)下方的第一安装段(122)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段(122)下方的第二安装段,所述出水段(121)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段(122)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松张余苏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