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包括上半模、下半模和压紧机构,所述上半模、下半模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线棒的模腔,所述压紧机构分别与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相连接,将所述模腔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线棒置于所述上下半模之间的模腔中,利用所述压紧机构压紧所述模腔,能够通过所述模腔的形状有效限制线棒在注胶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改善线棒在绝缘固化工艺过程中的几何尺寸,加工后的线棒渐开线形状更为精准,避免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潜在安全风险,并且,经压紧再进行注胶,树脂用量少,能够有效减少树脂的浪费、减少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问题。降低环境污染问题。降低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发电机线圈的制造,其主要过程如下:
[0003]铜线下料和打弯
→
水管下料
→
对铜线和水管进行编制
→
直线成型
→
端部的预扳弯
→
端部成型固化
→
焊接铜头
→
焊接水盒
→
线棒包绝缘
→
线棒安装焊接钢铠
→
VPI绝缘固化
→
半导体漆刷涂
→
最终试验
→
线圈装配。
[0004]其中,所述“VPI(真空压力浸胶)绝缘固化”是目前通用的绝缘固化工艺,其是将铠装后的线棒放入一个支撑模架,然后将线棒和支撑模架一起整体吊入浸胶罐中,之后按照顺序进行抽真空、注胶、氮气加压、排胶、升温固化、出模,完成。然而,由于上述浸胶的过程中,所述线棒端部渐开线部分,只是用绑绳固定在支撑模架上,不能很准确的定位线棒的位置,这种固定形式的不确定性,加之模架本身的尺寸偏差,导致线棒端部的铜头存在或多或少的变形,因此在上下层相邻线棒的装配过程中,会出现线棒端部上下对不齐的现象,导致装配焊接困难,进而因应力装配、焊头质量不佳等,产生运行过程发热开裂等潜在风险;而且电气性能不稳定,局部放电试验和介损质量试验通过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包括上半模、下半模和压紧机构,所述上半模、下半模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线棒的模腔,所述压紧机构分别与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相连接,将所述模腔压紧。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内可分别设置有加热油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之间的模腔可以为至少两个。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可具体为液压拉紧机构,包括拉杆和提供拉力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下半模或上半模,所述拉杆的一端与上半模或下半模相连接,另一端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可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拉杆贯穿所述上半模的第一安装孔和下半模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液压拉紧机构还可包括具有U型插口的插板,所述拉杆的一端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插槽,在所述插板的U型插口插接在所述插槽中时,将所述拉杆的一端卡接在所述上半模的第一安装孔或下半模的第二安装孔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之间,沿所述模腔的边缘,可设置有密封条。
[0012]本技术通过将线棒置于所述上下半模之间的模腔中,利用所述压紧机构压紧
所述模腔,能够通过所述模腔的形状有效限制线棒在注胶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改善线棒在绝缘固化工艺过程中的几何尺寸,加工后的线棒渐开线形状更为精准,避免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潜在安全风险,并且,经压紧再进行注胶,树脂用量少,能够有效减少树脂的浪费、减少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5]图3为图2中A
‑
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如图1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上半模 1、下半模2和压紧机构(图中未标示),所述上半模、下半模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线棒的模腔,所述模腔形状与待加工线棒形状一致,即中间为直线、两端为渐开线,所述上、下半模合模后,通过所述压紧机构将二者连接并压紧,进而将所述上半模1和下半模2之间的所述模腔、以及置于模腔内的线棒压紧。之后将合模后的成型模具装置及线棒一起,利用所述吊装环3吊起,并整体吊入浸胶罐中,浸渍绝缘树脂。为保证成型模具装置的强度,所述下半模2的底部,可以配置若干支撑架4。所述压紧机构分别与所述上半模1和下半模2相连接,可采用多种可行的机构,其能够向上半模1和下半模2施加对向力,将所述模腔压紧。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详细描述。
[0018]如图2中所示,为本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方向),上半模1和下半模的边缘,具有若干压紧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为液压拉紧机构5,所述上半模1与下半模合模后,通过各个所述液压拉紧机构5连接并压紧。
[0019]如图3中所示,为图2中A
‑
A向的剖视图。所述上半模1和下半模2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所述液压拉紧机构,包括拉杆51、提供拉力的液压缸52和具有U型插口的插板53,所述拉杆51贯穿所述上半模1的第一安装孔11和下半模2 的第二安装孔21,所述拉杆51的一端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插槽511,所述插板53的U型插口插接在所述拉杆51的插槽511中时,将所述拉杆51的一端卡接在所述上半模1的第一安装孔11处,利用所述插板53插接固定所述拉杆51的连接方式,便于所述拉杆51的拆装。所述液压缸的缸体52安装于下半模2的第二安装孔21处,所述拉杆 51的另一端所述液压缸52的活塞相连。
[0020]所述上半模1与下半模2合模后,通过各个所述液压拉紧机构5 连接并压紧,将所述上半模1和下半模2之间的所述模腔12、以及置于模腔12内的线棒6压紧。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半模1和下半模2之间的模腔12为两个,可以一次同时完成两个线棒6的绝缘固化工艺过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液压拉紧机构5提供足够的压紧力。沿所述模腔12的边缘,还设置有密封条7,避免在压紧过程中,浸渍的树脂从线棒6的侧边泄漏。所述上半模1和下半模2内分别设置有加热油腔13、23,通过注入高温油,对浸渍树脂后的线棒6 进行加热,实现其固化。
[0021]基于上述结构,利用本实施例对线棒进行绝缘固化的工艺过程如下:将线棒铠装
后,置入下半模2内,然后吊装上半模1进行合模,之后用所述插板53锁定所述拉杆51的位置,通过启动液压缸52,拉紧上半模1和下半模2,再整体吊入浸胶罐中,开始执行抽真空、注胶过程,最后利用加热油腔13、23加热油脂,升温固化树脂。由此可知,本技术利用模压方式,在浸渍树脂和加热固化过程中,严格压紧限制线棒的位置和尺寸,因此线棒的尺寸精度控制精准,再将线棒装配、焊接成线圈后,能够降低线圈的局部放电水平,使得线圈的稳定性和寿命均有提高;另一方面,所述模腔12的容积是确定的,因此能够很好的控制树脂的用量,减少树脂的浪费、减少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并有效改善工作现场的脏乱差的问题。
[0022]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模、下半模和压紧机构,所述上半模、下半模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线棒的模腔,所述压紧机构分别与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相连接,将所述模腔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之间的模腔为至少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内分别设置有加热油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线棒绝缘固化工艺的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具体为液压拉紧机构,包括拉杆和提供拉力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下半模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为,胡立杰,韦汉德,李广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重阿尔斯通北京电气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