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91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结构,该照明结构包括托架、第一导光条、第二导光条、光源和透镜。托架内构造有容置空间,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至少部分被布置于容置空间中;导光条的入光端进入的光线可于导光条内耦合射出。光源设于托架上,具有与各入光端一一对应的多个光源单元。透镜设于托架上,并形成对容置空间的覆盖,且构成对导光条出射光线的混光,以使光线经透镜均匀射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结构,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照明光学结构,利于灯具结构的优化和照明效果的提升。优化和照明效果的提升。优化和照明效果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照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高,车灯在造型上更多的开始追求个性化和体积的小型化。但在现有的车灯设计中,要实现不同形式的点亮效果,尤其是在一个信号灯的功能出光口较为复杂的时候,需要的光学结构会越来越复杂,使用的LED颗粒数量会越来越多,所需要的的灯具零部件也数量增加,致使产品的成本相应的也会越来越高。
[0003]因此,急需通过照明光学结构的改进,以简化和优化照明的光学结构,在提升照明性能的同时做好产品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照明结构,以提供一种良好的照明光学结构,从而利于灯具结构的优化和照明效果的提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包括:
[0007]托架,所述托架内构造有容置空间;
[0008]第一导光条,所述第一导光条具有导光条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导光条主体一体固连的多个第一入光端,所述导光条主体至少部分被布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各所述第一入光端进入的光线可于所述导光条主体内耦合,并由所述导光条主体处射出;
[0009]第二导光条,所述第二导光条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具有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外的第二入光端;
[0010]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托架上,且所述光源具有与各所述第一入光端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光源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入光端对应设置的第二光源单元;
[0011]透镜,所述透镜设于所述托架上,并形成对所述容置空间的覆盖,且所述透镜被配置为构成对所述导光条主体及所述第二导光条出射光线的混光,以使所述光线经所述透镜均匀射出。
[0012]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入光端靠近于所述导光条主体的一端布置。
[0013]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入光端沿所述导光条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0014]进一步的,对应于各所述第一入光端,于所述托架上分别设有带卡孔的支撑架体,各所述第一入光端卡置于相应的所述卡孔中。
[0015]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入光端均构造于所述导光条主体一端的端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部分内壁被配置为以使所述导光条主体及所述第二导光条出射的光线射向所述透镜的光学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源单元和各所述第一光源单元均包括PCB板,以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LED颗粒。
[0018]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与所述托架间通过卡接结构卡接相连。
[0019]进一步的,所述透镜采用厚壁透镜。
[0020]进一步的,于所述托架上设有以供所述照明结构于外部载体上安装的安装部。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2]本技术所述的照明结构,采用托架定位容置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使多个光源可通过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的多个光端在导光条中耦合并传输,进而从透镜均匀射出;整体结构更为优化,且可实现多个小功率光源在导光条中耦合而形成不同的光照效果,从而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照明光学结构,利于灯具结构的优化和照明效果的提升。
[0023]此外,第一导光条的多个第一入光端靠近导光条主体的一端布置,从而可将由第一入光端进入的光线汇聚耦合并导入导光条主体,进而通过导光条主体的光学作用面,可使光均匀出射,不仅可形成良好的光源汇聚引导,且利于多个第一光源单元的整齐排布。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照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照明结构的爆炸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照明结构中支撑架体和光源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第一导光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照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托架;100、容置空间;101、安装部;
[0032]2、第一导光条;200、导光条主体;201、第一入光端;
[0033]3、第二导光条;300、第二入光端;
[0034]4、光源;40、第一光源单元;41、第二光源单元;401、PCB板;402、LED颗粒;403、支撑架体;404、卡孔;
[0035]5、透镜;601、卡槽;60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0]实施例一
[004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照明结构,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照明光学结构,有利于灯具结构的优化和照明效果的提升。
[0042]该照明结构包括托架、第一导光条、第二导光条、光源和透镜。其中,托架内构造有容置空间;第一导光条具有导光条主体,以及分别与导光条主体一体固连的多个第一入光端,各第一入光端进入的光线可于导光条主体内耦合,并由导光条主体处射出;第二导光条以及导光条主体至少部分被布置于容置空间中,第二导光条具有伸出于容置空间外的第二入光端。
[0043]光源和透镜则设于托架上,具有与各第一入光端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光源单元,以及与第二入光端对应设置的第二光源单元;透镜形成对容置空间的覆盖,且被配置为构成对导光条主体及第二导光条出射光线的混光,以使光线经透镜均匀射出。
[0044]基于上述整体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照明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正如以上所述的,该结构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结构包括:托架(1),所述托架(1)内构造有容置空间(100);第一导光条(2),所述第一导光条(2)具有导光条主体(200),以及分别与所述导光条主体(200)一体固连的多个第一入光端(201),所述导光条主体(200)至少部分被布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00)中,且各所述第一入光端(201)进入的光线可于所述导光条主体(200)内耦合,并由所述导光条主体(200)处射出;第二导光条(3),所述第二导光条(3)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00)中,并具有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100)外的第二入光端(300);光源(4),所述光源(4)设于所述托架(1)上,且所述光源(4)具有与各所述第一入光端(20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光源单元(40),以及与所述第二入光端(300)对应设置的第二光源单元(41);透镜(5),所述透镜(5)设于所述托架(1)上,并形成对所述容置空间(100)的覆盖,且所述透镜(5)被配置为构成对所述导光条主体(200)及所述第二导光条(3)出射光线的混光,以使所述光线经所述透镜(5)均匀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入光端(201)靠近于所述导光条主体(200)的一端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李书范邱询青张俊杰徐江南梁洪汉李尊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