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69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包括磁芯,磁芯围成容置区域,容置区域中依次设置有第一线圈绕组、第一绝缘层、第二线圈绕组、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线圈绕组;变压器还包括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均设置于容置区域中,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与第一线路板电连接,第二线圈绕组与第二线路板电连接;磁芯外设置有壳体,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引脚,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各个线圈绕组共同协同工作,通多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与引脚连接,解决了电压和频率失真的问题,维护供电平衡,结构简单,方便实施。方便实施。方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是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被直流电压激励时,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向负载提供功率输出,并且输出电压的幅度基本稳定。此时,尽管输出功率不停地变化,但输出电压的幅度基本不变,这说明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瞬态控制特性相对较好。
[0003]当控制开关处于关断期间,功率输出全部由储能电感和储能电容两者同时提供,此时输出电压虽然受负载电流的影响,但如果储能电容的容量比较大,负载电流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很小。
[0004]现有的开关电源变压器会出现电压和频率失真,不符合供电要求时导致浪费电能的缺点,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相关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亟需一种电压和频率保持协调稳定,供电均衡平稳进而节约电能的节能节电开关电源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磁芯,所述磁性围成容置区域,所述容置区域中依次设置有第一线圈绕组、第一绝缘层、第二线圈绕组、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线圈绕组;
[0007]所述第一线圈绕组、所述第二线圈绕组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的匝数比为1:1:1;
[0008]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均设置于所述容置区域中,所述第一线圈绕组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电连接;
[0009]所述磁芯外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引脚,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电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绕组、所述第二线圈绕组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均由直径为0.13mm的铜线绕制24匝形成。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分别包括两层绝缘子层。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由聚四氟乙烯构成。
[0013]可选地,所述磁芯由铁氧体构成。
[0014]可选地,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围成方形的环状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减振部。
[0016]可选地,所述磁芯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绝缘层。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各个线圈绕组共同协同工作,通多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与引脚连接,解决了电压和频率失真的问题,维护供电平衡,结构简单,方便实施。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开关电源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一;
[0019]图2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开关电源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二;
[0020]图3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开关电源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三。
[0021]其中,
[0022]1.磁芯;
[0023]2.线圈绕组;21.第一线圈绕组;22.第二线圈绕组;23.第三线圈绕组;
[0024]3.绝缘层;31.第一绝缘层;32.第二绝缘层;
[0025]4.线路板;41.第一线路板;42.第二线路板;
[0026]5.壳体;51.第一支撑部;511.第一引脚;52.第二支撑部;521.第二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包括多个线圈绕组,各个线圈绕组共同协同工作,通多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与引脚连接,解决了电压和频率失真的问题,维护供电平衡,结构简单,方便实施。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包括磁芯1,所述磁芯1由铁氧体构成。铁氧体是以氧化铁和其他铁族或稀土族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氧化物。铁氧体多属半导体,电阻率远大于一般金属磁性材料,具有涡流损失小的优点。
[0030]所述磁芯1围成容置区域,容置区域中可以容置线圈绕组2和绝缘层3等。在实施过程中,在一个示例中,磁芯1可以是一个呈方形环状结构的整体磁芯。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示例在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围成方形的环状结构,具体结构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0031]所述容置区域中依次设置有第一线圈绕组21、第一绝缘层31、第二线圈绕组22、第二绝缘层32和第三线圈绕组23。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线圈绕组21、第一绝缘层31、第二线圈绕组22、第二绝缘层32和第三线圈绕组23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所述第二绝缘层32分别包括两层绝缘子层,并且,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所述第二绝缘层32均由聚四氟乙烯构成,以进一步提升绝缘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绝缘层31和第二绝缘层32也可以由除了聚四氟乙烯外的其他绝缘材料构成。同时,第一绝缘层31和第二绝缘层32还可以仅包括一层绝缘子层或者三层绝缘子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0032]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绕组21、所述第二线圈绕组22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23的匝数比为1:1:1。所述第一线圈绕组21、所述第二线圈绕组22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23均由直径为0.13mm的铜线绕制24匝形成。
[0033]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线路板4,线路板4包括第一线路板41和第二线路板42,所述第一线路板4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42均设置于所述容置区域中,所述第一线圈绕组21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23与所述第一线路板41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绕组22与所述第二线路板42电连接。
[0034]所述磁芯外设置有壳体5,所述壳体5包括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所述第一支撑部5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引脚511,所述第二支撑部5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引脚521,所述第一支撑部51与所述第一线路板41电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52与所述第二线路板42电连接。第一线圈绕组21、第二线圈绕组22和第三线圈绕组23通过第一线路板41和第二线路板42与第一引脚511和第二引脚521连接,进而与外界用电设备或供电设备连接。
[0035]为了进一步提升绝缘效果,在磁芯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第三绝缘层也包括两层绝缘子层。并且,为了避免振动对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影响,在壳体5的底部设置减振部(图中未示出),减振部比如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环,弹性材料比如可以是非导电橡胶等。
[0036]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所述磁芯围成容置区域,所述容置区域中依次设置有第一线圈绕组、第一绝缘层、第二线圈绕组、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线圈绕组;所述第一线圈绕组、所述第二线圈绕组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的匝数比为1:1:1;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均设置于所述容置区域中,所述第一线圈绕组和所述第三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磁芯外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引脚,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旭辉冯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航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