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包括充气桨板主体、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一碳纤维加强带,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相对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的另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二碳纤维加强带,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厚度范围均为31.5~42.0u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桨板加强结构相较于现有的加强层结构,具有粘接面积小、厚度均匀性好以及质量较轻的优势,有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提高。有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提高。有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桨板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充气桨板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皮划艇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充气桨板的表面设置加强层。现有的加强层存在包覆面积大、厚度均匀性差以及质量较重的缺点,不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充气桨板加强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包括充气桨板主体、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
[0005]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一碳纤维加强带,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相对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的另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二碳纤维加强带,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厚度范围均为31.5~42.0um。
[0006]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另一端相接。
[0007]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对应设置在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踩踏面,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对应设置在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相对于所述踩踏面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宽度。
[0008]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桨板加强结构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分别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以及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胶接。
[0009]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均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胶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包括充气桨板主体、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在充气桨板主体的两个端面上沿着经过板头和板尾的中轴线分别设有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均呈带状,厚度范围为31.5um~42.0um,相较于现有的加强层结构,具有粘接面积小、厚度均匀性好以及质量较轻的优势,有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气桨板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标号说明:
[0013]1、充气桨板主体;
[0014]2、第一碳纤维加强带;
[0015]3、第二碳纤维加强带;
[0016]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8]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包括充气桨板主体、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
[0019]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一碳纤维加强带,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相对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的另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二碳纤维加强带,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厚度范围均为31.5~42.0um。
[0020]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包括充气桨板主体、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在充气桨板主体的两个端面上沿着经过板头和板尾的中轴线分别设有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均呈带状,厚度范围为31.5um~42.0um,相较于现有的加强层结构,具有粘接面积小、厚度均匀性好以及质量较轻的优势,有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提高。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另一端相接。
[0022]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相接,进一步对充气桨板整体结构起到加强作用。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对应设置在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踩踏面,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对应设置在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相对于所述踩踏面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宽度。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宽度,在加强充气桨板整体结构的同时提高了板头的翘度。
[0025]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桨板加强结构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分别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以及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胶接。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均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胶接。
[0027]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包括充气桨板主体1、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
[0028]所述充气桨板主体1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所述充气桨板主体1的相对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1一端面的另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的厚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的厚度均为31.5um。
[0029]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对应设置在所述充气桨板主体1的踩踏面,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对应设置在所述充气桨板主体1的相对于所述踩踏面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的宽度。所述充气桨板加强结构还包括防滑垫4,所述防滑垫4分别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1以及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胶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和第二碳
纤维加强带3均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1胶接。
[0030]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的厚度均为42.0um。
[0031]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2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3的厚度均为36.7um。
[003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包括充气桨板主体、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在充气桨板主体的两个端面上沿着经过板头和板尾的中轴线分别设有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均呈带状,厚度范围为31.5um~42.0um,相较于现有的加强层结构,具有粘接面积小、厚度均匀性好以及质量较轻的优势,有利于充气桨板性能的提高。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桨板主体、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一碳纤维加强带,所述充气桨板主体的相对于所述充气桨板主体一端面的另一端面沿中轴线设置第二碳纤维加强带,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和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厚度范围均为31.5~42.0u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桨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加强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加强带的另一端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艳,林文涛,陈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顺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