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67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它包括支撑壳体以及定位件,支撑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定位基座以及缓冲槽,定位件的一端与定位基座连接,通过定位件另一端与车体连接实现支撑壳体的固定,定位基座一侧的支撑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倒车摄像头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壳体的上下端面贯通,支撑壳体的上端面形成有若干构成缓震叶片的向外部延伸的凸起,通过缓震叶片对倒车摄像头起到阻挡。本技术方案保护性能好,能够消除外部污染物和雨雪恶劣天气对倒车摄像头影响的,且能防止因震动、碰撞等外力造成倒车摄像头损坏。头损坏。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辅助设备
,更具体讲的是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倒车摄像头是一种安装在车尾使用的汽车摄像头,它与车内安装的显示屏共同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倒车影像系统,一般将倒车摄像头电源接在倒车尾灯上,当挂入倒档时,倒车摄像头同步供电进入工作状态,把收集到的视频信息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给置于车前端的无线接收器,无线接收器把视频信息传给显示屏,从而使得驾驶者在倒车时能够观察到车后的实时景象。
[0003]由于倒车摄像头需要采集外部的视频图像,故其一般是裸露安装于车尾处的,这样的安装方式存在着如下的问题,首先,倒车摄像头在完全裸露的情况下容易使如泥水、灰尘等外部污染物附着于其表面,导致显示屏中所显示的图像模糊,尤其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容易引起驾驶者产生误判而形成倒车隐患,其次,因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的震动,或因外力碰撞,导致倒车摄像头在完全裸露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移位、脱落甚至损坏,不仅容易引起驾驶者倒车困难,还会使车主的财产蒙受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性能好,能够消除外部污染物和雨雪恶劣天气对倒车摄像头影响的,且能防止因震动、碰撞等外力造成倒车摄像头损坏的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它包括支撑壳体以及定位件,支撑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定位基座以及缓冲槽,定位件的一端与定位基座连接,通过定位件另一端与车体连接实现支撑壳体的固定,定位基座一侧的支撑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倒车摄像头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壳体的上下端面贯通,支撑壳体的上端面形成有若干构成缓震叶片的向外部延伸的凸起,通过缓震叶片对倒车摄像头起到阻挡。
[0007]作为优选的是,每个缓震叶片均通过分隔槽相隔而互不相连的设置于支撑壳体上。
[0008]作为优选的是,缓震叶片的内径自其与支撑壳体的固定端向其自由端递增。
[0009]作为优选的是,位于分隔槽末端的相邻缓震叶片与二者之间的支撑壳体上形成有相连通的环形槽。
[0010]作为优选的是,缓震叶片的破坏扭力≥8
±
1.2N.m
[0011]作为优选的是,定位基座内开设有定位腔,定位腔通过一开设于定位基座下端面上的通孔与外部连通,定位件的一端被收纳于定位腔中,且其另一端自通孔延伸至定位基座外部。
[0012]作为优选的是,定位件位于定位腔内的一端的外周壁上环布有若干拨块,相邻拨块之间的定位腔内壁上形成有挡块,当定位件转动时,由拨块拨动挡块和与其一体成型的支撑壳体同步转动。
[0013]作为优选的是,定位件位于支撑壳体定位基座外的部分形成有螺纹段,定位件通过螺纹段与车身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缓震叶片的设置增加了整个支撑壳体的面积,使得如泥水、灰尘等外部污染物直接附着于支撑壳体或缓震叶片上,而避免附着于倒车摄像头的表面,支撑壳体和缓震叶片能够在支撑壳体受到撞击时对安装于容置腔内的倒车摄像头起到保护作用,缓震叶片受到撞击时撞击时能够分别发生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的形变而弯折,从而的分散所受到的撞击力,达到对倒车摄像头的保护作用,且在撞击力不大时,缓震叶片能够回复形变,实现对倒车摄像头的长久保护。
[0016]同时,受到的撞击力过大或单侧受到撞击时,缓震叶片发生弯折,且由于其整体形状以及环形槽的设置,在撞击力过大或受到单侧撞击时,缓震叶片于环形槽处发生断裂,防止缓震叶片过度弯折连带支撑壳体和安装于支撑壳体内的倒车摄像头偏移,从而降低对倒车摄像头造成的伤害,同时,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装置的制造成本相对倒车摄像头低廉,故能够极大的降低车主的损失。
[0017]本技术方案的倒车摄像头保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因此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支撑壳体和缓震叶片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定位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支撑壳体和缓震叶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所示:
[0025]1支撑壳体;11定位基座;110定位腔;111通孔;112挡块;12缓冲槽;13容置腔;2定位件;21拨块;22螺纹段;3缓震叶片;4分隔槽;4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它包括支撑壳体1以及定位件
2,支撑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定位基座11以及缓冲槽12,定位件2的一端与定位基座11连接,通过定位件2另一端与车体连接实现支撑壳体1的固定,定位基座11一侧的支撑壳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倒车摄像头的容置腔13,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壳体1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以能够安装整个倒车摄像头,倒车摄像头安装至容置腔13中后不必再直接与车体固定,同时容置腔13周向的支撑壳体1可以防止如泥水、灰尘等外部污染物附着于倒车摄像头的表面,尤其是在恶劣的雨雪天气下能够对倒车摄像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容置腔1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壳体1的上下端面贯通从而与外部连通,故通过该设置可便于倒车摄像头的安装并不影响倒车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具体的,在安装时,倒车摄像头可自其中一个开口插入至容置腔13内,且其图像采集端可通过另一个开口端对图像进行采集,支撑壳体1的上端面形成有若干构成缓震叶片3的向外部延伸的凸起。
[0030]在本技术方案中,缓震叶片3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缓震叶片3的设置增加了整个支撑壳体1的面积,使得如泥水、灰尘等外部污染物直接附着于支撑壳体1或缓震叶片3上,而避免附着于倒车摄像头的表面,另一方面,支撑壳体1和缓震叶片3的设置能够在支撑壳体1受到撞击时对安装于容置腔13内的倒车摄像头起到保护作用,具体的,撞击物体不直接与倒车摄像头发生碰撞,由于倒车摄像头安装于容置腔13内,在受到撞击时,支撑壳体1上的缓冲槽12以及缓震叶片3分散一部分撞击力,且由于缓震叶片3厚度较薄,并形成于支撑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壳体(1)以及定位件(2),所述支撑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定位基座(11)以及缓冲槽(12),所述定位件(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基座(11)连接,通过所述定位件(2)另一端与车体连接实现所述支撑壳体(1)的固定,所述定位基座(11)一侧的所述支撑壳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倒车摄像头的容置腔(13),所述容置腔(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壳体(1)的上下端面贯通,所述支撑壳体(1)的上端面形成有若干构成缓震叶片(3)的向外部延伸的凸起,通过所述缓震叶片(3)对倒车摄像头起到阻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震叶片(3)均通过分隔槽(4)相隔而互不相连的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叶片(3)的内径自其与所述支撑壳体(1)的固定端向其自由端递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倒车摄像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分隔槽(4)末端的相邻所述缓震叶片(3)与二者之间的所述支撑壳体(1)上形成有相连通的环形槽(41)。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龙葛日体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兰迪汽配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