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46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3
一种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装置,无磁金属箍带内壁上设置有两片重叠的铟片,两片铟片之间设置有测温电阻,测温电阻引脚与铟片之间通过绝缘胶进行绝缘,测温电阻与温度测量仪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温电阻采用铟片包覆的方式,铟片在常温下硬度小,可以实现与测温电阻及金属筒的紧密接触,导热性能极大提高,实现温度高效传导。用铜带对铟片进行固定,铜带导热性好,不易形变,而且可以避免在测量环境中产生磁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准确测量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的优点。能够准确测量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的优点。能够准确测量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原子喷泉钟
,具体涉及到一种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黑体辐射是指一定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原子钟的工作介质处于外界环境的辐射场中,受到交流斯塔克效应的作用而发生能级移动,从而产生黑体辐射频移。温度测量作为黑体辐射频移的一项测量不确定度,温度的测不准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铂电阻的本身精度就不够,再者就是测量时导热没有做好。在实验应用中,通常选择精度较高的铂电阻并进行校准,完全可以避免由于铂电阻本身精度造成的影响,因此导热问题成为了测量时的主要研究的方向。解决好以上两个问题,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黑体辐射频移测量准确。
[0003]目前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主要采用铂电阻进行测温,但现有方法多采用胶粘方式将铂电阻贴附于金属表面,金属与铂电阻之间就会留有一定缝隙,因此导热性能较差,使得温度测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测温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测量准确的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装置。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磁金属箍带内壁上设置有两片重叠的铟片,两片铟片之间设置有测温电阻,测温电阻引脚与铟片之间通过绝缘胶进行绝缘,测温电阻与温度测量仪相连。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箍带为铜箍带,箍带端部通过钛螺钉进行固定。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测温电阻为铂电阻。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技术测温电阻采用铟片包覆的方式,铟片在常温下硬度小,可以实现与测温电阻及金属筒的紧密接触,导热性能极大提高,实现温度高效传导。用铜带对铟片进行固定,铜带导热性好,不易形变,而且可以避免在测量环境中产生磁场。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准确测量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0012]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装置由箍带1、温度测量仪2、测温电阻3、铟片4连接构成。
[0013]箍带1的材质为铜,箍带1内壁上安装有两片重叠的铟片4,两片铟片4之间安装有测温电阻3,测温电阻3为铂电阻,测温电阻3引脚与铟片4之间通过绝缘胶进行绝缘,测温电阻3与温度测量仪2相连,铟片4经箍带1压紧并贴附于被测量的金属筒表面,测温电阻3由前后两片铟片4紧密包覆于中间,铟熔点较低,在常温下较软,通过前后两层可将测温电阻3紧密包覆其间,不留缝隙,较软的铟片4可以根据金属筒的形状,实现紧密贴附,且铟的导热性较好,可以实现好的热传导性能,箍带1端部通过钛螺钉5进行固定,铟片4、箍带1、钛螺钉5均为无磁金属材质,可有效避免在测量实验环境中产生杂散磁场。测温电阻3的引脚与铟片4之间通过绝缘胶进行绝缘,实现温度的精密测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喷泉钟黑体辐射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磁金属箍带(1)内壁上设置有两片重叠的铟片(4),两片铟片(4)之间设置有测温电阻(3),测温电阻(3)引脚与铟片(4)之间通过绝缘胶进行绝缘,测温电阻(3)与温度测量仪(2)相连。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王心亮白杨施俊如范思晨阮军张首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