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536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现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15小时,将空白水和已知浓度的有机碳溶液通过输液泵准确输入刻度混合瓶内,并通过搅拌器搅拌均匀,通过高准确度纯水有机碳分析仪测得的数据与稀释得到混合瓶中的溶液的有机碳的结果比较,可以用于校准待测的纯水有机碳分析仪,并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结果校准方法,在数据处理上抵消了检测器的信号衰减,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结果准确性,实现了仪器长时间、连续测样,尤其对于大批量样品的不间断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测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现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仪器(岛津TOC-L+SSM5000)在分析固体样品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利用高温催化燃烧法,将称好的试样注入充填有氧化触媒的TC燃烧管中,并加热至900℃,试样中的TC燃烧分解成二氧化碳,燃烧生成物经载气导入非红外气体分析部(NDR)池中,二氧化碳被检测。NDIR的检出峰面积在数据处理部分进行计算。由于峰面积和试样中的TC浓度成比例,事先用TC标准物质求得TC浓度和峰面积的关系式,试样中的TC浓度得以测定。其次,试样用磷酸在200℃下进行酸解处理,碳酸盐转变成二氧化碳,其经载气导入检测器中和TC检测方法一样,计算出IC的浓度。总碳和无机碳的差值即为总有机碳的含量。在实际样品的检测工作中,随着仪器开机运行时间的延长,NDIR检测器信号出现衰减,导致检测的结果发生漂移,呈现出递减的规律,严重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尤其对于大批量样品的连续检测,如下表1与表2所示。表1不同时间测定的标准物质TOC含量变化表2不同时间测定的标准物质IC含量变化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样品检测过程中随着仪器开机时间的延长,检测的结果有规律的降低;现有的岛津有机碳分析仪在进行检测时,检测结果不准确。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通过上述对不同时间测定的标准物质的含量变化可以看出,仪器的检测器随着检测运行时间的延长,检测器信号出现衰减导致。对仪器加热室的催化剂进行更换、对其处理磷酸溶液进行更换均不能解决。经与仪器工程师沟通,此缺陷为检测器固有问题,彻底解决难度较大。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检测时间与检测结果的变化规律,采用数据校准处理的方法,将信号衰减造成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实现了连续长时间测样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现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系统、终端、介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包括: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进一步,所述预设阈值为15小时。进一步,所述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包括:当检测时间<15h时,则校正公式为:校准值=测定值/(时间系数2×0.0006-时间系数×0.008+1.0051);当检测时间>15h时,则校正公式为:校准值=测定值/0.7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数据校正系统,基于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数据校正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校正模块,用于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所述信息数据处理终端用于实现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红外气体分析检测器,所述非红外气体分析检测器对燃烧生成物经载气导入非红外气体分析部池,检测二氧化碳;并实施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碳分析仪,所述有机碳分析仪搭载所述的基于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数据校正系统,并用于实施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有机碳分析仪在固体样品高温催化燃烧法、磷酸酸解处理法,分析总有机碳含量上的应用。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检测器信号衰减规律,建立了检测结果随检测时间的变化的连续校准方法;利用校准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结果的校正,判定校准结果的准确度。本专利技术建立的结果校准方法,在数据处理上抵消了检测器的信号衰减,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结果准确性,校准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满足实验测试对质量控制的要求;实现了仪器长时间、连续测样,尤其对于大批量样品的不间断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采用标准物质确定了降低的规律,拟合了校准方程,利用校准方程将样品的不同时间测定的结果反算过来,与其参考值相差无几;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行。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个方程去校准不同时间测定的实际样品,得到实际样品的校准结果。本专利技术不是实时校准,属于样品分析完毕后的一种后处理。当检测时间<15h:校准值=测定值/(时间系数2×0.0006-时间系数×0.008+1.0051)当检测时间>15h:校准值=测定值/0.713。对比的技术效果或者实验效果。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校正后,不同时间测定的结果与标准物质的参考值相对偏差均满足《DZ/T0130.5-2006》中对测试质量控制的要求(详见表3与表4)。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现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数据校正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数据采集模块;2、判断模块;3、校正模块。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器信号衰减规律(以标样GSD-17为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样品测定值与参考值的比值与测定时间的关系(以标样GSD-17为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现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系统、终端、介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包括:/n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包括:
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15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包括:
当检测时间<15h时,则校正公式为:校准值=测定值/(时间系数2×0.0006-时间系数×0.008+1.0051);
当检测时间>15h时,则校正公式为:校准值=测定值/0.713。


4.一种基于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数据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数据校正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校正模块,用于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


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华李忠煜张明祖王鹏韩延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