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504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基础梁、砖胎模、构造柱、回填土层、圈梁和分隔板带;混凝土垫层、基础梁、砖胎模和构造柱依次设置于基坑底面上,分隔板带的其中一端与基坑的支护结构固定,另一端与圈梁固定,用于分隔回填土层。在本申请提供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中,通过在砖胎模内设置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加强砖胎膜结构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并根据砖胎模的高度设置数道分隔板带,以隔断上层回填土对下层回填土的压力,由此降低回填土对砖胎模的侧向压力,如此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并提高安全性,而且能够减小砖胎模的厚度,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基坑工程中,为埋设主楼筏板基础以及电梯等设备的基础,通常会在大基坑内部独立挖深形成“坑中坑”。目前,“坑中坑”内的落深基础侧模广泛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利用支护结构作为侧模,比如排桩、放坡岩壁、土钉墙等,但此类支护体表面凹凸不平,在其上施工外防水时质量无法保证,系统渗漏风险大;二是在坑内施工砖胎模,作为外防水的基层、落深基础的侧模,但常规的砖墙构造难以满足愈埋愈深的基础需求,砖胎模不禁回填土侧压力而垮塌的现象时有发生。基此,如何解决现有的落深基础侧模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落深基础侧模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所述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基础梁、砖胎模、构造柱、回填土层、圈梁和分隔板带;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于基坑底面上,所述基础梁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且沿着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四周边缘连续设置,所述砖胎模砌筑于所述基础梁上,所述构造柱纵向设置于所述砖胎模所在平面内且与所述砖胎模连为一体;所述分隔板带和回填土层均设置于所述砖胎模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之间,所述圈梁与所述分隔板带一一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砖胎模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用于分隔所述回填土层;其中,所述分隔板带中设置有单层双向钢筋网片,所述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包括横向受力钢筋和纵向受力钢筋,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其中一端为弯折段,所述弯折段锚入所述圈梁中,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另一端为平直段,所述平直段固定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上。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中,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为土钉墙,所述土钉墙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土钉,所述平直段插入所述土钉墙中并与所述土钉焊接固定;或者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为自然放坡岩壁,所述自然放坡岩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短钢筋,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平直段与所述第一短钢筋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短钢筋焊接固定。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中,所述混凝土垫层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短钢筋,所述第二短钢筋与所述基础梁固定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中,还包括:降水管和泄水管;所述降水管竖直插入于所述回填土层中,所述泄水管的其中一端设置于所述回填土层中,所述泄水管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贯穿所述砖胎模。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逐层开挖基坑;步骤二、平整场地,并在基坑底面上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步骤三、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进行基础梁施工;步骤四、在所述基础梁上砌筑砖胎模,并在砌筑至分隔板带底标高时浇筑构造柱;步骤五、在所述砖胎模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之间进行回填土施工,并在回填至分隔板带底标高时绑扎分隔板带钢筋和圈梁钢筋;步骤六、浇筑分隔板带和圈梁;以及步骤七、重复步骤四至步骤六,直至完成落深基础的侧模施工;其中,所述分隔板带钢筋包括横向受力钢筋和纵向受力钢筋,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其中一端为弯折段,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另一端为平直段;在绑扎分隔板带钢筋和圈梁钢筋时,将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弯折段深入于所述圈梁钢筋中,将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平直段固定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上。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为土钉墙,所述土钉墙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土钉;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进行土钉墙支护;以及在绑扎分隔板带钢筋时,将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平直段插设于所述土钉墙中,并通过焊接方式将所述平直段与所述土钉固定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为自然放坡岩壁;在绑扎分隔板带钢筋之前,采用化学植筋工艺在所述自然放坡岩壁上植入第一短钢筋;以及在绑扎分隔板带钢筋时,将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平直段与所述第一短钢筋一一对应设置,并通过焊接方式将所述平直段与所述第一短钢筋固定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进行基础梁施工之前,在所述基坑底面上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之后,还包括:采用化学植筋工艺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植入第二短钢筋;以及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进行基础梁施工之后,利用所述第二短钢筋固定所述基础梁。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基础梁上砌筑砖胎模的过程中,同步安装降水管和泄水管。可选的,在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中,在所述砖胎模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之间进行回填土施工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降水管抽吸回填土内的积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锚定的分隔板带为挡土砖胎模提供了有利的侧向约束,改进砖胎模的悬臂受力体系,提高了砖胎模的承载能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分隔板带阻断上层回填土对下层回填土的压力叠加,从而削弱了回填土对砖胎模的侧向压力。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泄水孔和降水管,降低回填土内水位高度,减小了回填土对砖胎模的侧向压力。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砖胎模内设置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加强砖胎膜结构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由此保证侧模结构的施工质量;5、本专利技术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易于支设,且不易坍塌,防水质量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可有效减小砖胎模的厚度,进而减小“坑中坑”开挖量和回填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立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基础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隔板带的平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隔板带的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分隔板带的平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分隔板带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10包括:混凝土垫层1、基础梁2、砖胎模3、构造柱4、回填土层5、圈梁6和分隔板带7;所述混凝土垫层1设置于基坑底面上,所述基础梁2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垫层1上且沿着所述混凝土垫层1的四周边缘连续设置,所述砖胎模3砌筑于所述基础梁2上,所述构造柱4纵向设置于所述砖胎模3所在平面内且与所述砖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层、基础梁、砖胎模、构造柱、回填土层、圈梁和分隔板带;/n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于基坑底面上,所述基础梁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且沿着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四周边缘连续设置,所述砖胎模砌筑于所述基础梁上,所述构造柱纵向设置于所述砖胎模所在平面内且与所述砖胎模连为一体;/n所述分隔板带和回填土层均设置于所述砖胎模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之间,所述圈梁与所述分隔板带一一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砖胎模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用于分隔所述回填土层;/n其中,所述分隔板带中设置有单层双向钢筋网片,所述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包括横向受力钢筋和纵向受力钢筋,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其中一端为弯折段,所述弯折段锚入所述圈梁中,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另一端为平直段,所述平直段固定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层、基础梁、砖胎模、构造柱、回填土层、圈梁和分隔板带;
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于基坑底面上,所述基础梁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且沿着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四周边缘连续设置,所述砖胎模砌筑于所述基础梁上,所述构造柱纵向设置于所述砖胎模所在平面内且与所述砖胎模连为一体;
所述分隔板带和回填土层均设置于所述砖胎模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之间,所述圈梁与所述分隔板带一一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砖胎模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带用于分隔所述回填土层;
其中,所述分隔板带中设置有单层双向钢筋网片,所述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包括横向受力钢筋和纵向受力钢筋,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其中一端为弯折段,所述弯折段锚入所述圈梁中,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另一端为平直段,所述平直段固定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为土钉墙,所述土钉墙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土钉,所述平直段插入所述土钉墙中并与所述土钉焊接固定;或者
所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为自然放坡岩壁,所述自然放坡岩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短钢筋,所述横向受力钢筋的平直段与所述第一短钢筋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短钢筋焊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短钢筋,所述第二短钢筋与所述基础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水管和泄水管;
所述降水管竖直插入于所述回填土层中,所述泄水管的其中一端设置于所述回填土层中,所述泄水管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贯穿所述砖胎模。


5.一种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逐层开挖基坑;
步骤二、平整场地,并在基坑底面上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
步骤三、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进行基础梁施工;
步骤四、在所述基础梁上砌筑砖胎模,并在砌筑至分隔板带底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伟猜段博马天雨滕世华陈泱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