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01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包括:直筒型筒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电机、电机支架、风轮;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直筒型筒体内,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支架与风轮连接;所述直筒型筒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对;所述直筒型筒体包括:进风罩、与所述进风罩连接的壳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罩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避免了充气泵占用太大的空间,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将电机设置在直筒型筒体内,充气过程中也同样会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有效提升电机的散热效果,从而有效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充气泵的使用寿命。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泵
,尤其涉及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

技术介绍

[0002]充气泵是一种充气的设备,用于给气球、气垫床充气的设备。现有的充气泵多将电机在气体输送管道的一侧,风轮设置在气体输送管道内,电机带动风轮转动从而推动空气,从而对需要充气的物体进行充气。这种将电机设置在气体输送管道的一侧,电机便会突出,充气泵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节约空间。电机长时间运行,极易出现过热,如何加强电机的散热是延长充气泵使用寿命的关键。
[000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减少充气泵占用太大的空间,加强电机的散热,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包括:直筒型筒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电机、电机支架、风轮;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直筒型筒体内,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支架与风轮连接;所述直筒型筒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风轮,所述电机朝向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对;所述直筒型筒体包括:进风罩、与所述进风罩连接的壳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罩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将出风口与需要充气的物体连接,电机运行,将带动风轮转动,从而驱使空气由进风口流向出风口,从而给需要充气的物体充气。将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避免了充气泵占用太大的空间,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将电机设置在直筒型筒体内,充气过程中也同样会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有效提升电机的散热效果,从而有效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出风管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电机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与所述第二螺丝孔匹配。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电机便安装在电机支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罩设置有第三螺丝孔,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第四螺丝孔,所述第三螺丝孔与所述第四螺丝孔匹配。螺丝穿过第三螺丝孔、第四螺丝孔,电机支架便安装在进风罩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第四螺丝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风轮圈,所述风轮设置在所述风轮圈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风轮圈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插槽,所述进风罩内设置有第一环形插片,所述第一环形插片与所述第一环形插槽匹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第二环形插槽、第三环形插槽,所述进风罩设置有
第二环形插片,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三环形插片,所述第二环形插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插片匹配,所述第三环形插槽与所述第三环形插片匹配。第二环形插槽、第三环形插槽方便电机支架与进风罩、壳体连接。所述进风罩通过所述电机支架与壳体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直通式电动充气泵,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的加强支撑条,所述加强支撑条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定位插槽,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定位插片,所述定位插槽与所述定位插片匹配。所述加强支撑条用于加强壳体的强度。
[0014]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通过将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避免了充气泵占用太大的空间,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将电机设置在直筒型筒体内,充气过程中也同样会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有效提升电机的散热效果,从而有效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除去风轮的剖面图;
[0018]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包括:直筒型筒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电机10、电机支架20、风轮30;所述电机支架20固定在直筒型筒体内,所述电机10安装在电机支架20上,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支架20与风轮30连接;所述直筒型筒体设置有进风口41和出风口42,所述进风口41朝向风轮30,所述电机10朝向出风口42,所述进风口41与出风口42相对;所述直筒型筒体包括:进风罩43、与所述进风罩43连接的壳体44,所述进风口41设置在所述进风罩43上,所述出风口42设置在壳体44上。将出风口42与需要充气的物体连接,电机10运行,将带动风轮30转动,从而驱使空气由进风口41流向出风口42,从而给需要充气的物体充气。将电机10设置在壳体44内,避免了充气泵占用太大的空间,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将电机10设置在直筒型筒体内,充气过程中也同样会带走电机10产生的热量,有效提升电机10的散热效果,从而有效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4设置有出风管45,所述出风口42设置在出风管45上。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20设置有第一螺丝孔21,所述电机10设置有第二螺丝孔11,所述第一螺丝孔21与所述第二螺丝孔11匹配。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21和第二螺丝孔11,电机10便安装在电机支架20上。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罩43设置有第三螺丝孔46,所述电机支架20设置有第四螺丝孔22,所述第三螺丝孔46与所述第四螺丝孔22匹配。螺丝穿过第三螺丝孔46、第四螺丝孔22,电机支架20便安装在进风罩43上。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20设置有支撑柱23,所述第四螺丝孔22设置在所述支撑柱23上。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20设置有风轮圈24,所述风轮30设置在所述风轮圈
24内。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圈24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插槽,所述进风罩43内设置有第一环形插片47,所述第一环形插片47与所述第一环形插槽匹配。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架20设置有第二环形插槽、第三环形插槽,所述进风罩43设置有第二环形插片48,所述壳体44设置有第三环形插片49,所述第二环形插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插片48匹配,所述第三环形插槽与所述第三环形插片49匹配。第二环形插槽、第三环形插槽方便电机支架20与进风罩43、壳体44连接。所述进风罩43通过所述电机支架20与壳体44连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通式电动充气泵,还包括:与所述壳体44内壁连接的加强支撑条50,所述加强支撑条50与所述壳体44内壁之间设置有定位插槽,所述电机支架20设置有定位插片25,所述定位插槽与所述定位插片25匹配。所述加强支撑条50用于加强壳体44的强度。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通过将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避免了充气泵占用太大的空间,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将电机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筒型筒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电机、电机支架、风轮;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直筒型筒体内,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支架与风轮连接;所述直筒型筒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风轮,所述电机朝向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对;所述直筒型筒体包括:进风罩、与所述进风罩连接的壳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罩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出风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电机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与所述第二螺丝孔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通式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设置有第三螺丝孔,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第四螺丝孔,所述第三螺丝孔与所述第四螺丝孔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锋胡小洁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之精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