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91480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7个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盐、异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领域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的通式如下:其中,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文冠果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又名木瓜、文登阁、崖木瓜等。主要分布东北、华北等地。文冠果种仁民间多用于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文冠果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治疗遗尿症、抑制HIV蛋白酶、改善学习记忆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其中三萜及其苷类成分为其改善记忆及神经保护活性的主要活性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系列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三萜类化合物或其盐、异构体,其具有如下结构:R1代表其中,R2代表氢、异丙酰基、当归酰基;R3和R4代表氢或羟基;R5代表氢或葡萄糖醛酸甲酯;R6代表氢或异丙酰基;本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如下7个具体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三萜类化合物1-7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的种皮用60%~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回收提取液得粗提物;(2)步骤(1)所得粗提物经水溶解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分离,依次采用纯水、10%~95%乙醇洗脱,得到不同极性洗脱物;(3)上述步骤(2)中所得60%~95%洗脱物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100:1~1:1、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100:1~1:1、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100:1~100:10、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100:1~100:10、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100:1~100:10、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100:1~100:10梯度洗脱;(4)上述步骤(3)中各溶剂系统所得100:1~100:25混合比例流分经ODS柱色谱分离,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剂,或以乙腈和水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梯度洗脱;(5)上述步骤(4)中所得甲醇和水3:7~9:1、乙腈和水1:9~7:3洗脱物经制备型HPLC-UV进一步分离,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剂4:6~9:1,或以乙腈和水2:8~8:2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三萜类化合物1-7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提取方法为加热回流乙醇提取或加热超声提取1~3次,所用溶剂为60%~95%的乙醇,优选75%~95%乙醇。药材: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5~1:20g/mL,优选1:10~1: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三萜类化合物1-7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采用水溶解粗提物,采用纯水、10%~95%乙醇依次洗脱,优先采用60%~95%的乙醇洗脱,减压回收以上有机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三萜类化合物1-7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洗脱溶剂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00:1~1:1,优选100:4~5:1;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或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00:1~100:10,优选100:1~1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三萜类化合物1-7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甲醇和水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3:7~9:1,优选6:4~9:1;乙腈和水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9~7:3,优选4:6~6: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三萜类化合物1-7的制备方法,步骤(5)所述的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乙腈和水混合溶剂,其中甲醇和水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4:6~9:1,优选6:4~8:2;乙腈和水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2:8~8:2,优选4:6~6:4。本专利技术以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模型,对制备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1-7的抗神经炎症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新化合物1-7能够抑制LPS诱导的过度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NO的释放,表现出中等强度的抗神经炎症活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三萜类化合物可在开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方面应用。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以文冠果种皮为原料,制备、鉴定7个新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并系统评价了其神经保护方面的活性,阐明了其在开发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方面的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文冠果种皮20kg用60%乙醇提取3次,每次2小时(用量为250L),减压回收提取液得粗提物2.0kg;(2)上述步骤(1)所得60%乙醇粗提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富集,采用30%、50%、70%、95%乙醇洗脱,收集50%-70%乙醇洗脱物175.0g;(3)步骤(2)中60%-70%乙醇洗脱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100:1,100:3,100:8,100:10,1:1洗脱;(4)上述步骤(3)中所得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00:3-100:10流分经ODS色谱,用30:70,40:60,50:50,70:30,90:10甲醇-水的混合溶剂梯度洗脱;(5)上述步骤(4)中所得甲醇-水(60:40~90:10)流分经HPLC-UV色谱分离制备,210nm检测,流速为4mL/min,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得到1(tR=40min)(收率为0.0001%)、2(tR=28min)(收率为0.00005%)、3(tR=43min)(收率为0.00003%);(6)上述步骤(4)中所得甲醇-水(50:50~90:10)流分经HPLC-UV色谱分离,210nm检测,流速为4mL/min,以60:40甲醇-水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4(tR=35min)(收率为0.0004%)、5(tR=40min)(收率为0.0001%)、6(tR=39min)(收率为0.0007%)、7(tR=41min)(收率为0.0002%)。根据化合物1-7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数据如下:白色粉末(甲醇),HRESI-MS给出准分子离子峰[M-H]-m/z:685.4316(calcd.685.4340forC40H61O9),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40H62O9。1H-NMR(600MHz,DMSO-d6)给出7个特征的甲基信号:δH0.67(Me-24),0.80(Me-29),0.88(Me-25),0.89(Me-26),0.89(Me-23),1.00(Me-30),1.30(Me-27);齐墩果烷型三萜C-12位特征氢信号:δH5.37(1H,brs,H-12);21,22位反式偶合质子信号:δH5.54(1H,d,J=10.1Hz,H-22),5.79(1H,d,J=10.1Hz,H-21);1组当归酰基特征的质子信号:δH1.78(3H,brs),1.90(3H,brd,J=7.3Hz),6.10(1H,brq,J=7.3Hz);13C-NMR(150MHz,DMS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R1代表



R2代表氢、异丙酰基、当归酰基;
R3和R4代表氢或羟基;
R5代表氢或葡萄糖醛酸甲酯;
R6代表氢或异丙酰基。


2.如下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三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的种皮用乙醇提取,回收提取液得粗提物;
(2)步骤(1)所得粗提物经水溶解,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得到不同极性的洗脱部位;
(3)上述步骤(2)中所得60%~95%乙醇洗脱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梯度洗脱;
(4)上述步骤(3)中所得100:1~100:25流分经ODS柱色谱分离,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剂,或以乙腈和水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方法为加热回流提取或加热超声提取1~3次,乙醇的体积浓度为60%~95%的乙醇,药材:溶剂重量体积比为1:5~1:20g/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刘洋周地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