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147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水泥10.5~14.0份,粉煤灰2.5~4.0份,砂30.0~35.0份,碎石33.0~38.0份,再生骨料7.0~10.0份,外加剂0.2~0.3份,水6.5~7.5份;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建筑垃圾‑废气混凝土破碎的骨料替代部分碎石,优化各原材料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能够用于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制作,降低了成本,避免建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轻了环保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垃圾日益增加,大部分建筑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运送至郊外通过掩埋或露天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占用了土地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使水资源和空气受到污染。因此,实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不仅能够解决建筑垃圾所造成的资源、能源的不被浪费,还能逐步消除对环境的污染。现有配制装配式预制构件用的混凝土,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矿粉、粉煤灰)、粗骨料(石)、细骨料(砂)和外加剂组成,粗骨料全部使用的是碎石,包括卵碎石和山碎石,碎石开采易造成山体滑坡河床改道资源枯竭,自然环境严重破坏,另外,随着自然资源的变少和短缺,以及环保压力的加大,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造成混凝土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建筑垃圾用于配制混凝土,避免了建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轻了环保压力。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水泥10.5~14.0份,粉煤灰2.5~4.0份,砂30.0~35.0份,碎石33.0~38.0份,再生骨料7.0~10.0份,外加剂0.2~0.3份,水6.5~7.5份;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优选的,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优选的,所述砂为河砂;所述砂为《GB/T14684-2011建筑用砂》标准中的II区中砂,所述砂的细度模数为2.3~3.0。优选的,所述碎石为山碎石,所述碎石的粒径为5~16mm。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径为5~16mm。优选的,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系混凝土外加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再生骨料、外加剂和水混合,搅拌,得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在装配式预制构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水泥10.5~14.0份,粉煤灰2.5~4.0份,砂30.0~35.0份,碎石33.0~38.0份,再生骨料7.0~10.0份,外加剂0.2~0.3份,水6.5~7.5份;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本专利技术使用建筑垃圾-废气混凝土破碎的骨料替代部分碎石,优化各原材料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能够用于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制作,降低了成本,避免建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轻了环保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例1制备的预制装饰板实物图;图2为应用例2制备的预制围墙实物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水泥10.5~14.0份,粉煤灰2.5~4.0份,砂30.0~35.0份,碎石33.0~38.0份,再生骨料7.0~10.0份,外加剂0.2~0.3份,水6.5~7.5份;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制备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水泥10.5~14.0份,优选为11~13份,更优选为11.5~12.5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泥优选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更优选为P.O42.5。本专利技术利用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砂、碎石和再生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且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混凝土整体。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粉煤灰2.5~4.0份,优选为2.8~3.8份,更优选为3.0~3.6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煤灰优选为I级粉煤灰。本专利技术利用粉煤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砂石30.0~35.0份,优选为31~34份,更优选为32~33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砂优选为河砂;所述砂优选为《GB/T14684-2011建筑用砂》标准中的II区中砂,所述砂的细度模数优选为2.3~3.0。本专利技术利用砂骨料在混凝土中发挥骨架作用,并传递应力,同时抑制收缩、防止开裂;而且砂石还能填充骨料间的空隙,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另外砂石还与水泥浆组成水泥砂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碎石33.0~38.0份,优选为34~37份,更优选为35~36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碎石优选为山碎石,所述碎石的粒径优选为5~16mm。本专利技术利用碎石作为骨架,填充和减小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同时还作为胶凝材料的廉价填充料,级配优良的砂石能获得较小的空隙率,较好的和易性,减小混凝土收缩,增加结构物的耐久性。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再生骨料7.0~10.0份,优选为7.5~9.5份,更优选为8.0~9.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径优选为5~16m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废气混凝土破碎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能够得到上述粒径的破碎混凝土即可。本专利技术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替代碎石使用,能够降低成本,避免建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外加剂0.2~0.3份,优选为0.22~0.28份,更优选为0.25~0.26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加剂优选为聚羧酸系混凝土外加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聚羧酸系混凝土外加剂具体为TK-PC02。本专利技术利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包括水6.5~7.5份,优选为6.6~7.3份,更优选为6.8~7.2份。本专利技术利用水与水泥进行水化,形成混凝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再生骨料、外加剂和水混合,搅拌,得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本专利技术优选将砂石和碎石投入搅拌机中,然后加入粉煤灰和水泥,最后加入外加剂和水,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搅拌机及其转速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搅拌过程制备混凝土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在装配式预制构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应用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将所述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用于装配式预制构件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装配式预制构件优选为强度等级C40及以下的构件。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n水泥10.5~14.0份,粉煤灰2.5~4.0份,砂30.0~35.0份,碎石33.0~38.0份,再生骨料7.0~10.0份,外加剂0.2~0.3份,水6.5~7.5份;/n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
水泥10.5~14.0份,粉煤灰2.5~4.0份,砂30.0~35.0份,碎石33.0~38.0份,再生骨料7.0~10.0份,外加剂0.2~0.3份,水6.5~7.5份;
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的骨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为河砂;所述砂为《GB/T14684-2011建筑用砂》标准中的II区中砂,所述砂的细度模数为2.3~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华徐光辉王海军王群刘海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