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471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鱼塘尾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生态沟渠、曝气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池,所述生态沟渠与鱼塘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曝气池与生态沟渠连通,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曝气池内端,所述人工湿地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生态修复池与人工湿地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鱼塘尾水进行过滤、降解,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和分解,将鱼塘尾水基本净化完全,同时对尾水其中的有用物质充分利用,该系统建造成本非常低,而且整个系统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集污水处理、景观建设和经济效益于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鱼塘尾水是指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在鱼塘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会向鱼塘中投放食料和药物以保证鱼类能够快速健康成长,但是这些物质大部分都不能完全溶于水中,当这些物质没有被鱼类吃完时,就会沉淀下来,长时间如此会对鱼塘的水质造成破坏,影响鱼类成长,为此需要定时对鱼塘排水。目前鱼塘尾水都是直接排到自然环境中,鱼塘尾水最后会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或汇集到一起,对环境形成污染和破坏。采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对鱼塘尾水进行处理,其占地面积较大,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都很高,合理利用鱼塘水域的既有空间和环境进行改造和建设,设计一种成本造价相对较低,可持续运行的生态化鱼塘尾水处理系统来解决现有问题,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目前鱼塘尾水直接排放的处理方式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通过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进化处理成本又太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生态沟渠、曝气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池,所述生态沟渠与鱼塘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曝气池与生态沟渠连通,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曝气池内端,所述人工湿地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生态修复池与人工湿地连通。优选的,所述生态沟渠由水、土壤和生物组成,其底端种植有沉水植物,主要由沉水植物构成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能减缓水速,促进流水携带的颗粒物沉淀,吸收和拦截水中冗余养分,分解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同时,通过沉水植物群落的作用,封固底泥,降低底泥污染物的缓释,降低內源污染。同时沉水植物的存在可以加速氮、磷界面交换和传递,通过水中微生物等的作用,降低污水中氮磷含量,降低水中有机污染含量,净化水体。同时通过收割沉水植物解决二次污染问题。优选的,所述曝气池内部设置表面增氧曝气机及配套设备,同时底部做硬化处理,同时底部配置一套排污系统,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有机污染质的降解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们所设计的曝气反应条件。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主要有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生物塘以及上述工艺组合而成的复合工艺,所述人工湿地由隔水层(防渗膜)、人工湿地填料、人工湿地植物组成,人工湿地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是通过人工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而设计和建造的湿地,当污水通过处理系统时,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会被系统内的植物和微生物吸收、转化和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与常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能耗和处理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以及景观绿化效果良好等优势,湿地技术集污水处理、景观建设和经济效益于一体。优选的,所述隔水层填料采用石灰石,粒径1-5cm,填料深度1.0-1.5m,根据不同工艺及工艺组合进行选择和配置。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可以通过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或砖砌体进行构建。优选的,所述生态沟渠和曝气池之间设置有两个潜水泵,一用一备,潜水泵将生态沟渠中的水泵入曝气池内端。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布水渠和集水渠,所述曝气池内的水通过布水渠进入人工湿地中,人工湿地中的水通过集水渠进入生态修复池。优选的,所述生态修复池内部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经过了生态沟渠-曝气池-人工湿地系统后,水体中的污染物已经得到有效降解,生物净化池的作用,是对水体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提升水体水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鱼塘尾水处理系统结合了生态沟渠、曝气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池,可以对鱼塘尾水进行过滤、降解,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吸收、转化和降解,将鱼塘尾水基本净化完全,同时对尾水其中的有用物质充分利用。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鱼塘尾水处理系统相较于其他净化方式,成本非常低,而且整个系统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集污水处理、景观建设和经济效益于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鱼塘尾水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渔场尾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生态沟渠、曝气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池,所述生态沟渠与鱼塘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曝气池与生态沟渠连通,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曝气池内端,所述人工湿地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生态修复池与人工湿地连通,该渔场池塘养殖面积847.5亩,现有大鱼塘34个(约20亩/个),其余小鱼塘80余个(约2-5亩/个),现有中心沟渠长度2900m,平均宽度12m,本次规划尾水处理系统占地69亩,占渔场总养殖面积的8.1%。本项目设计的生态沟渠,利用渔场原有的中心沟渠改造而成,经过对沟渠的清淤后,底部大量种植沉水植物,该系统主要起到对渔场尾水的过滤、沉淀、有机物、氮磷的初步降解效果,本生态沟渠长度2900m,均宽12m,水深约1.5m,生态沟渠是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由水、土壤和生物组成,具有自身独特结构并发挥相应生态功能的水体净化系统,深度较浅的生态沟渠,主要以好氧净化为主,生态沟渠能够通过截留泥沙、土壤吸附、植物吸收、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减少水土流失,降低进入地表水中氮、磷、BOD的含量。本次设计的曝气池,面积为3000m2,设置表面增氧曝气机及配套设备,底部硬化后配置一套排污系统,此外,为提升整体的生态景观效果,在曝气池的表面配置生态浮岛,生态浮岛共200m2。本项目设计的人工湿地面积为1800m2,包括隔水层、人工湿地填料、挺水植物,隔水层采用PE防渗膜、土工膜、膨润土或20-30cm粘土夯实,夯实度系数不低于95%。人工湿地填料采用石灰石,粒径1-5cm,填料深度1.0-1.5m,根据不同工艺或组合进行填料粒径和填料深度的选配。挺水植物层种植挺水植物,采用归化品种或本地优势物种:黄花鸢尾、旱伞草、花叶芦竹、荻、芦苇、菖蒲、再力花、茭草等,该净化单元的主要目的有如下几点:1、对曝气池的出水进行有效过滤,进一步降低悬浮物浓度;2、利用湿地填料及植物根系,形成生物膜,并在填料的底部形成厌氧环境,对养殖尾水中的氮磷、BOD、COD进一步降解。本项目设计的生物净化池,面积为7200m2,池内清淤后,种植沉水植物:苦草、黑藻、伊乐藻、石龙尾、金鱼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系统包括生态沟渠、曝气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池,所述生态沟渠与鱼塘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曝气池与生态沟渠连通,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曝气池内端,所述人工湿地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生态修复池与人工湿地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系统包括生态沟渠、曝气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池,所述生态沟渠与鱼塘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曝气池与生态沟渠连通,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曝气池内端,所述人工湿地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生态修复池与人工湿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由水、土壤和生物组成,其底端种植有沉水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内部设置表面增氧曝气机及配套设备,同时底部做硬化处理,同时底部配置一套排污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采用竹木浮岛、PE浮盘、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加工制作和生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上种植挺水植物或浮水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包括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生物塘等及其复合组成工艺,所述人工湿地由隔水层(防渗膜)、人工湿地填料、人工湿地植物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荣祥张建新李文姣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