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观光车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
技术介绍
观光车是一种摆渡车,动力上一般使用电瓶车,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多数观光车采用蓄电池供电驱动方式,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只需蓄电池充电即可使用;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电动可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现有无人驾驶观光车机器人在驱动前进、方向转向和打转向灯提醒路人时,每个操作单元都是独立分开的,这样造成观光车内部驱动电机和线路过多,增加观光车自身重量造成续航能力差,如果观光车的转向驱动损坏没有被及时发现,不会影响观光车的正常前进,使用者乘坐这样的观光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它可以实现将观光车的前进驱动、方向转向和转向灯开关的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个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停止使用观光车,提高无人驾驶观光车的安全性,避免意外的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包括观光车主体,所述观光车主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角弯杆,两个所述三角弯杆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包括观光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5),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31),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角弯杆(32),两个所述三角弯杆(32)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灯(33),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盖(22),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和触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7),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7)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0),两个所述固定管(10)内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车轮(12),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车轮(3),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连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包括观光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5),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31),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角弯杆(32),两个所述三角弯杆(32)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灯(33),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盖(22),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和触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7),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7)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0),两个所述固定管(10)内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车轮(12),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车轮(3),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板(30)、三个连接杆(29)、三个圆孔(26)和电动伸缩杆(25),三个所述圆孔(26)均开凿于第一密封盖(22)的上端,三个所述连接杆(29)分别活动插接于三个圆孔(26)内,所述第三连接板(30)固定连接于三个连接杆(29)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5)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盖(22)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板(30)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柱(19)、环形槽(9)和转盘(28),所述转盘(28)固定连接于三个连接杆(29)的下端,两个所述连接柱(19)均固定连接于转盘(28)的下端,所述环形槽(9)开凿于底座(8)的圆周表面,所述转盘(28)活动连接于环形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锥形齿轮(16)、传动杆(17)、两个支撑板(18)、两个第二连接板(21)、伺服电机(20)和皮带(13),两个所述支撑板(18)均固定连接于底座(8)的下内壁,所述伺服电机(20)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支撑板(18)的前端,所述传动杆(17)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板(18)内,所述传动杆(17)的前端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岁民,赵国江,赵国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江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