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58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属于观光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观光车主体,观光车主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角弯杆,两个三角弯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灯,第二密封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和触控机构,第一密封盖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最终可以实现将观光车的前进驱动、方向转向和转向灯开关的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个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停止使用观光车,提高无人驾驶观光车的安全性,避免意外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观光车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
技术介绍
观光车是一种摆渡车,动力上一般使用电瓶车,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多数观光车采用蓄电池供电驱动方式,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只需蓄电池充电即可使用;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电动可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现有无人驾驶观光车机器人在驱动前进、方向转向和打转向灯提醒路人时,每个操作单元都是独立分开的,这样造成观光车内部驱动电机和线路过多,增加观光车自身重量造成续航能力差,如果观光车的转向驱动损坏没有被及时发现,不会影响观光车的正常前进,使用者乘坐这样的观光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它可以实现将观光车的前进驱动、方向转向和转向灯开关的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个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停止使用观光车,提高无人驾驶观光车的安全性,避免意外的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包括观光车主体,所述观光车主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角弯杆,两个所述三角弯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和触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两个所述固定管内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车轮,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观光车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车轮,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连接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板、三个连接杆、三个圆孔和电动伸缩杆,三个所述圆孔均开凿于第一密封盖的上端,三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活动插接于三个圆孔内,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于三个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盖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板的下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柱、环形槽和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于三个连接杆的下端,两个所述连接柱均固定连接于转盘的下端,所述环形槽开凿于底座的圆周表面,所述转盘活动连接于环形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锥形齿轮、传动杆、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二连接板、伺服电机,方孔和皮带,两个所述支撑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下内壁,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支撑板的前端,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板内,所述传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于传动杆的后端,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柱的下端,且第二齿轮位于锥形齿轮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的内壁,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连接板的外部,且第一齿轮位于锥形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锥形齿轮相匹配,所述皮带套设于转杆和传动杆,且转杆和传动杆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方孔开凿于底座的下内壁,所述皮带贯穿于方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控机构包括F形固定板、第一触控开关和第二触控开关,所述F形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盖的上端,所述F形固定板和第三连接板相匹配,所述第一触控开关固定连接于F形固定板的下内壁,所述第二触控开关固定连接于F形固定板的上内壁,所述第二触控开关和第三连接板的上端相匹配,所述第一触控开关和第三连接板的下端相匹配,所述第二触控开关电性连接于前部的转向灯,所述第一触控开关电性连接于后部的转向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观光车主体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表面包裹有海绵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观光车主体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选用透明材质,且挡风板设置为弧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观光车主体的前端开凿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左内壁铰接有密封门,且密封门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车轮和两个第一车轮的表面均包裹有橡胶套,且四个橡胶套的表面均刻有防滑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观光车主体、底座和第二密封盖均选用不锈钢材质,且观光车主体、底座和第二密封盖的表面均作镀锌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使用者通过安装孔进入到观光车主体内,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当观光车直行前进或后退时,伺服电机被打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传动杆旋转,传动杆旋转带动皮带移动,皮带移动带动转杆旋转,转杆旋转带动两个第二车轮旋转,通过第二车轮旋转实现带动底座直行移动,从而实现带动本装置直行移动,当观光车左转时,电动伸缩杆打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升高,第三连接板向上移动,第三连接板向上移动后按压第二触控开关,第二触控开关控制转向灯打开,实现打开左转向灯提醒路人,第三连接板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转盘向上移动,转盘在环形槽内向上滑动,转盘带动连接柱向上移动,连接柱带动第二齿轮向上移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连接板向上移动,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一齿轮向上移动,第一齿轮向上移动后和锥形齿轮啮合,通过传动杆带动锥形齿轮旋转,锥形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后带动底座逆时针旋转,底座带动两个第二车轮向左实现转向,当观光车右转时,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向下移动,使第三连接板按压第一触控开关,实现打开右转向灯,同时锥形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带动底座顺时针旋转,实现向右转向。(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第三连接板的上下移动实现观光车转向的同时实现打开转向方向的指示灯,防止转向灯功能损坏时,观光车依旧可以转向,便于及时避免危险的发生,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输出端旋转带动传动杆旋转,实现第二车轮的旋转,从而实现观光车的直线移动,通过传动杆带动锥形齿轮旋转,实现锥形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实现转向功能,防止观光车转向功能损坏时,观光车依旧可以直线移动,综上,观光车直行、转向和打开转向灯三者有一个不能正常工作,本装置都无法移动,提高了乘客乘坐观光车的安全性,避免了因检修失误而造成的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的立体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转向灯处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转盘处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F形固定板处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锥形齿轮处的立体图;图7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包括观光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5),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31),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角弯杆(32),两个所述三角弯杆(32)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灯(33),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盖(22),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和触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7),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7)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0),两个所述固定管(10)内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车轮(12),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车轮(3),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连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包括观光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5),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31),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角弯杆(32),两个所述三角弯杆(32)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灯(33),所述第二密封盖(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盖(22),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和触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盖(2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7),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7)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0),两个所述固定管(10)内转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车轮(12),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观光车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车轮(3),所述底座(8)内设置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板(30)、三个连接杆(29)、三个圆孔(26)和电动伸缩杆(25),三个所述圆孔(26)均开凿于第一密封盖(22)的上端,三个所述连接杆(29)分别活动插接于三个圆孔(26)内,所述第三连接板(30)固定连接于三个连接杆(29)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5)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盖(22)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板(30)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柱(19)、环形槽(9)和转盘(28),所述转盘(28)固定连接于三个连接杆(29)的下端,两个所述连接柱(19)均固定连接于转盘(28)的下端,所述环形槽(9)开凿于底座(8)的圆周表面,所述转盘(28)活动连接于环形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观光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锥形齿轮(16)、传动杆(17)、两个支撑板(18)、两个第二连接板(21)、伺服电机(20)和皮带(13),两个所述支撑板(18)均固定连接于底座(8)的下内壁,所述伺服电机(20)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支撑板(18)的前端,所述传动杆(17)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板(18)内,所述传动杆(17)的前端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岁民赵国江赵国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江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