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属于废气处理设备领域。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温桶,盖体与保温桶密封连接,连接杆的下端与催化室上的轴承座间隙配合,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螺旋面状的催化片;保温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废气管,保温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废气管开设有预热室,出气管贯通连接至预热室,废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废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气阀。废气在接触催化片时产生扭矩,使连接杆带着催化片转动,从而扰动催化室内的废气,使废气与催化片的接触更加充分;出气管将带有热量的催化后气体送入预热室,充分利用催化后热能,使废气管内气体预热,便于后续催化反应。反应。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催化燃烧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它借助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其在较低的起燃温度200~300℃下进行无焰燃烧,有机物质氧化发生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同时产生CO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其氧化反应温度低,所以大大地抑制了空气中的N2形成高温NOx。而且由于催化剂有选择性催化作用,有可能限制燃料中含氮化合物(RNH)的氧化过程,使其多数形成分子氮(N2)。
[0003]但是,现有的催化燃烧法用于废气处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反应器内催化剂为整体布置结构,废气作为介质没能充分接触因而未充分利用催化剂,影响有机废气的净化效果,并且浪费催化剂以及燃烧能源,提高实用成本或浪费能源。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能够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可有效提高整体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成本,而且能够完成有机废气的高效催化燃烧,提高了催化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废气未充分接触催化剂的问题。
[0005]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底座、保温桶、盖体、轴承座和连接杆,其中:
[0006]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保温桶,所述保温桶内开设有催化室,所述催化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座,所述盖体与所述保温桶密封连接,所述盖体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座,所述盖体上的所述轴承座过盈配合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催化室上的所述轴承座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螺旋面状的催化片,所述催化片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0007]所述保温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通至所述催化室的废气管,所述保温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贯通至所述催化室的出气管,所述废气管开设有预热室,所述预热室与所述废气管的内孔相互隔离,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催化室的一端贯通连接至所述预热室,所述废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贯通连接至所述预热室的排气管,所述废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贯通连接至所述废气管的内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气阀;
[0008]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锥齿轮啮合。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保温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
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盖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保温桶与所述盖体的接触面铺设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带刹车。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的轴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废气管远离所述催化室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气管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上端分别穿过所述废气管和所述进气管的管壁至外界,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门的所述旋钮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进气管上固定连接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通过滑槽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进气管的外侧,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排气管内固定连接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信号连接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至所述直线电机。
[0014]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螺旋片状的催化片,废气在接触催化片时产生扭矩,使连接杆带着催化片转动,从而扰动催化室内的废气,使废气与催化片的接触更加充分;
[0016]2.出气管将带有热量的催化后的气体送入预热室,充分利用催化后的热能,使废气管内的气体预热,便于后续催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0017]3.通过气体传感器检测一氧化碳浓度以检测是否催化燃烧完全,若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则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发出指令至直线电机,调节第二阀门的启闭程度,从而控制通入空气的流量来提高氧气含量,从而使催化燃烧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提供的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2中A
‑
A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底座,2
‑
保温桶,21
‑
第一凸缘,22
‑
通孔,23
‑
催化室,24
‑
出气管,25
‑
预热室,26
‑
废气管,261
‑
第一阀门,27
‑
排气管,271
‑
第一风扇,28
‑
进气管,281
‑
单向气阀,282
‑
第二阀门,283
‑
第二风扇,29
‑
传动杆,3
‑
盖体,31
‑
第二凸缘,32
‑
螺纹孔,4
‑
轴承座,5
‑
连接杆,51
‑
催化片,52
‑
通气孔,6
‑
万向轮,7
‑
紧固螺钉,8
‑
气体传感器,81
‑
直线电机,82
‑
齿条,83
‑
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具体实施例: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底座1、保温桶2、盖体3、轴承座4和连接杆5,其中:
[0026]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7,万向轮7带刹车,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
保温桶2,保温桶内开设有催化室23,催化室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盖体3与保温桶2密封连接,还包括紧固螺钉7,保温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缘21,第一凸缘2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2,盖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缘31,第二凸缘31对应通孔22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32,紧固螺钉7穿过通孔22与螺纹孔32螺纹连接,保温桶1与盖体3的接触面铺设有密封圈,盖体3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盖体3上的轴承座4过盈配合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下端与催化室23上的轴承座4间隙配合,连接杆5上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保温桶、盖体、轴承座和连接杆,其中: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保温桶,所述保温桶内开设有催化室,所述催化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座,所述盖体与所述保温桶密封连接,所述盖体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座,所述盖体上的所述轴承座过盈配合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催化室上的所述轴承座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螺旋面状的催化片,所述催化片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保温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通至所述催化室的废气管,所述保温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贯通至所述催化室的出气管,所述废气管开设有预热室,所述预热室与所述废气管的内孔相互隔离,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催化室的一端贯通连接至所述预热室,所述废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贯通连接至所述预热室的排气管,所述废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贯通连接至所述废气管的内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气阀;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锥齿轮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燃烧效率的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袁靖,周政,居翔,张正仁,景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