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438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7
本申请提供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涉及机床领域。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齿轮轴承组件以及齿轮箱体,齿轮箱体设有与第一轴承配合的第一轴承孔、及与轴承包配合的第二轴承孔,安装方法包括: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后,将齿轮轴承组件靠近第一轴承的一端自第二轴承孔伸入齿轮箱体内并向第一轴承孔移动,至轴承包与第二轴承孔接触时停止移动;顶压至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承孔配合且限位部紧密抵接于齿轮箱体的外侧为止。通过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防止安装时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承孔出现移位,导致安装卡阻,实现快速顺滑安装,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及安装精度,还有效降低了作业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齿轮箱轴承的轴承座的设计上,一般都为对半分体式设计,有的为轴承座为独立加工的对半分体式,有的轴承座与齿轮箱箱体为一体的对半分体式,其目的便于操作人员对齿轮箱的轴承进行检查及更换,在高转速的齿轮轴的轴承座也大部分是分体式轴承座,而在承担力矩较大转速偏慢的输出轴,特别是下输出轴,因设计的位置限制,下输出齿轮轴的非定位段轴承座为通孔式的一体轴承座,该轴承座的直径与安装在齿轮轴上的轴承为小过盈公差配合,固定端一般为轴承包设计,在安装时,下输出齿轮轴在安装好所有零部件后一体式安装,现有安装此类齿轮轴时候,操作人员会使用外部冲击力或在齿轮箱两侧焊接定位及在齿轮轴正前方寻找固定位,使用千斤顶把齿轮轴顶入安装位。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安装卡阻,如野蛮操作或没有及时发现还可能导致轴承座或轴承的损坏,严重影响安装质量及安装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其能够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轴承组件以及齿轮箱体,齿轮轴承组件包括传动轴、第一轴承和轴承组件,第一轴承轴向不动周向可转动地装配于传动轴的自由端;轴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以及轴承包,轴承包套设于第二轴承的外圈且与其同步运动,轴承包背离第一轴承的一端沿其周向设有限位部,第二轴承轴向不动周向可转动地装配于传动轴的固定端;齿轮箱体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轴承配合的第一轴承孔、以及与轴承包配合的第二轴承孔,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后,将齿轮轴承组件靠近第一轴承的一端自第二轴承孔伸入齿轮箱体内并向第一轴承孔移动,至轴承包与第二轴承孔接触时停止移动。S2、将限位部向靠近第一轴承的一侧顶压,至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承孔配合且限位部紧密抵接于齿轮箱体的外侧为止。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第一轴承多数为调心轴承,因此在第一轴承在外部作用力或吊装不平,第一轴承的外圈因倾斜或其自重都会导致外圈发生摆动,特别是在安装过程中,因轴承外圈可自由摆动,且与一体式通孔轴承座为小过盈公差配合,因此,会出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进而导致安装过程中因第一轴承外圈偏移导致安装卡阻,引发上述技术问题,并且当第一轴承外圈与第一轴承孔出现安装卡阻,一般需要把轴承组件整体反向顶出,然后对第一轴承外圈进行校正后再次安装,安装难度高,严重影响现场施工的效率及安装质量。基于上述发现,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先将第一轴承、轴承组件装配于传动轴,保证第一轴承和轴承组件经传动轴钢性连接,然后对第一轴承的外圈进行定位,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后,整体作为组件A,再将上述组件A作为整体按照特定顺序自第二轴承孔放入齿轮箱体内,此时由于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没有发生偏移,因此第一轴承能够顺利的进入第一轴承孔内,避免安装卡阻,然后通过顶压,保证第一轴承、轴承组件顺利安装至目标位置,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调节机构以及与第一轴承的外圈配合的至少三个限位叶片。步骤S1中,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的方式包括:将调节机构与自由端的端面可拆卸连接,调节机构限制限位叶片与第一轴承的外圈远离第二轴承的一侧保持紧密贴合,此时,每个限位叶片在第一轴承的正投影未伸出第一轴承的外周径。上述设置方式中,利用至少三个限位叶片的设置,可以有效支撑第一轴承的外圈远离第二轴承的一侧,利用调节机构的设置,使每个限位叶片与第一轴承的外圈远离第二轴承的一侧保持紧密贴合,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发生偏移,并且上述固定机构也便于后续拆卸,且不影响第一轴承的完整性。由于实际安装过程中,固定机构需要随着齿轮轴承组件在齿轮箱体内经第一轴承孔伸出齿轮箱体外,因此,当固定机构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时,每个限位叶片在第一轴承的正投影未伸出第一轴承的外圈所限定的最大范围,以保证安装方法的顺利实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限位叶片与第一轴承的外圈远离第二轴承的一侧保持紧密贴合时,每个限位叶片在第一轴承的正投影与第一轴承的外周径之间的距离为0.50-2mm。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上述合理的间距的选择,不仅保证顺利实施上述安装方法,同时提高限位叶片与第一轴承的外圈接触面积,提高限位叶片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偏移的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步骤S2中,将限位部向靠近第一轴承的一侧顶压前,限制轴承包的轴线相对于第二轴承孔的轴线发生偏移。实际的安装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轴承组件与齿轮箱装配的过程中也存在与第一轴承类似的情况,在安装过程中因安装偏差也会导致轴承包与第二轴承孔出现顶歪现象,当轴承包与第二轴承孔出现顶歪现象,需要把组件A整体反向顶出,然后对轴承包及第一轴承外圈进行校正后再次安装,安装难度高,严重影响现场施工的效率及安装质量。因此,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将限位部向靠近第一轴承的一侧顶压前,对轴承包进行定位,限制轴承包的轴线相对于第二轴承孔的轴线发生偏移,进而确保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因为第一轴承及轴承包偏位导致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安装质量的情况下提高作业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轴承孔的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杆。步骤S2中,限制轴承包的轴线相对于第二轴承孔的轴线发生偏移的方式包括:将每个限位杆分别滑动穿设于限位部后与齿轮箱体可拆卸连接,以限制轴承包的轴线相对于第二轴承孔的轴线发生偏移。利用定位机构的设置,限制轴承包的轴线相对于第二轴承孔的轴线发生偏移,进而将组件A顶入齿轮箱内,实现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的快速顺滑安装,改变了原有使用敲击法或在外部临时新增受力点安装的传统安装方式,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提高了设备的安装精度及降低了作业难度。保证安装能够顺利进行。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安装方法的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其包括齿轮轴承组件、齿轮箱体、固定机构、以及顶压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以及调节机构。固定板设有至少三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叶片,每个限位叶片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延伸;调节机构与自由端可拆卸连接并用于使限位叶片与第一轴承的外圈保持紧密贴合,以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其中,当限位叶片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时,每个限位叶片在第一轴承的正投影未伸出第一轴承的外周径。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固定机构的设置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并且上述固定机构也便于后续拆卸,且不影响第一轴承的完整性。当固定机构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时,每个限位叶片在第一轴承的正投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的安装方法,所述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齿轮轴承组件以及齿轮箱体,齿轮轴承组件包括传动轴、第一轴承和轴承组件,第一轴承轴向不动周向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传动轴的自由端;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以及轴承包,所述轴承包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且与其同步运动,所述轴承包背离第一轴承的一端沿其周向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轴承轴向不动周向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传动轴的固定端;所述齿轮箱体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承配合的第一轴承孔、以及与所述轴承包配合的第二轴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后,将所述齿轮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自第二轴承孔伸入齿轮箱体内并向所述第一轴承孔移动,至所述轴承包与所述第二轴承孔接触时停止移动;/nS2、将所述限位部向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顶压,至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孔配合且所述限位部紧密抵接于所述齿轮箱体的外侧为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的安装方法,所述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齿轮轴承组件以及齿轮箱体,齿轮轴承组件包括传动轴、第一轴承和轴承组件,第一轴承轴向不动周向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传动轴的自由端;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以及轴承包,所述轴承包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且与其同步运动,所述轴承包背离第一轴承的一端沿其周向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轴承轴向不动周向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传动轴的固定端;所述齿轮箱体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承配合的第一轴承孔、以及与所述轴承包配合的第二轴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后,将所述齿轮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自第二轴承孔伸入齿轮箱体内并向所述第一轴承孔移动,至所述轴承包与所述第二轴承孔接触时停止移动;
S2、将所述限位部向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顶压,至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孔配合且所述限位部紧密抵接于所述齿轮箱体的外侧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调节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配合的至少三个限位叶片;
步骤S1中,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的方式包括:
将调节机构与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限制所述限位叶片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保持紧密贴合,此时,每个所述限位叶片在所述第一轴承的正投影未伸出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叶片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远离第二轴承的一侧保持紧密贴合时,每个所述限位叶片在所述第一轴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径之间的距离为0.5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限位部向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顶压前,限制所述轴承包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轴承孔的轴线发生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杆;
步骤S2中,限制所述轴承包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安鸿许金顺潘新辉曾资英张沐华陈子元杨国新陈科陈生利曾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