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32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落料模框架结构,包括模具底座、框架、穿梭杆和推拉斜楔:穿梭杆,与推拉斜楔相连,安装在模具底座中,位于框架部件正下方;推拉斜楔,固定在模具底座的侧面,位于框架外部;模具打开状态时,推拉斜楔至回退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贴合,为框架提供支撑;模具闭合状态时,推拉斜楔随压机滑块一起向下运动至推出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脱离,解除对框架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落料模框架结构,解决冲压生产过程中由于框架自重导致的塌陷问题,适用于所有落料模具,机构原理简单、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料片框架是落料模中的主要工作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为卷料传送提供支撑:模具打开时,框架下方氮气弹簧将框架顶起,使卷料脱离刃口;模具闭合时,上模压紧块将框架下压,与卷料脱离。由切边刀完成落料冲裁,上模压紧块位置及数量与下模氮气弹簧必须完全一致,否则受力偏载将导致框架变形。上模压紧块与下模氮气弹簧只能位于卷料传输方向的两侧以外,不能位于卷料传输方向或卷料内部,否则,模具闭合时上模压紧块与卷料接触,将料片压坏。在此种结构方式下,框架内部缺少支撑,在自身重力及卷料重力的影响下,框架本体将发生塌陷变形,无法正常起到卷料支撑作用。目前,尚未出现可以有效解决框架塌陷的有效手段,一般的改进手段是对框架结构进行加粗以提升框架刚度,但是,这同样会增加框架本身重量,进一步加剧框架塌陷,也造成了模具制造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料片框架容易发生塌陷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包括模具底座、框架、穿梭杆和推拉斜楔:所述穿梭杆,与推拉斜楔相连,安装在模具底座中,位于框架部件正下方;所述推拉斜楔,固定在模具底座的侧面,位于框架外部;模具打开状态时,推拉斜楔至回退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贴合,为框架提供支撑;模具闭合状态时,推拉斜楔随压机滑块一起向下运动至推出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脱离,解除对框架支撑。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底座,带有穿梭杆导向槽,为穿梭杆的往复运动提供限位和导向;所述模具底座,在穿梭杆导向槽内为推拉斜楔设置安装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框架导向块和框架导板:框架导向块和框架导板安装在框架本体下方,与穿梭杆配合驱动工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梭杆包括穿梭杆本体、支撑导向块和支撑导板:所述支撑导向块,安装在穿梭杆本体上方,与框架导向块配合驱动工作;所述支撑导板,安装在穿梭杆本体上方,与框架导板配合驱动工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梭杆还包括辅助导板:所述辅助导板,安装在穿梭杆本体侧面与底面,对穿梭杆的运动过程进行辅助导向。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拉斜楔包括斜楔驱动块、斜楔滑块、弹性元件和斜楔基座:所述斜楔驱动块,在压机上滑块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驱动斜楔滑块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在斜楔滑块内部,运动过程中推动斜楔滑块复位;所述斜楔滑块,安装于斜楔基座中,运动过程中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所述斜楔基座,为斜楔滑块提供导向及限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氮气弹簧。在一实施例中,模具闭合状态时,斜楔驱动块向下运动,驱动斜楔滑块运动至推出位置,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斜楔滑块带动穿梭杆本体运动,框架导向块与支撑导向块相脱离,支撑解除,模具完成正常切边落料动作。在一实施例中,模具半打开状态时,斜楔驱动块向上运动,压紧斜楔滑块处于推出位置,穿梭杆本体处于推出位置,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框架本体运动到工作位置,框架导向块与支撑导向块完全脱离。在一实施例中,模具完全打开状态时,斜楔驱动块向上运动至与斜楔滑块脱开,弹性元件释放,推动斜楔滑块到回退位置,斜楔滑块带动穿梭杆本体运动,框架导向块与支撑导向块相贴合,实现对框架本体的支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通过机械驱动的形式,带动穿梭杆往复运动,解决冲压生产过程中由于框架自重导致的塌陷问题,适用于所有落料模具,机构原理简单、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可靠性高。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主要组成部件的示意图;图2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装配状态的示意图;图3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模具底座示意图;图4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框架装配图;图5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框架爆炸图;图6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穿梭杆装配图;图7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穿梭杆爆炸图;图8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推拉斜楔爆炸图;图9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模具闭合状态下各部件剖视图;图10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框架顶起状态下各部件剖视图;图11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的框架支撑状态下各部件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模具底座;11穿梭杆导向槽;12推拉斜楔安装位置;2框架;21框架本体;22框架导向块;23框架导板;3穿梭杆;31穿梭杆本体;32支撑导向块;33支撑导板;34辅助导板;4推拉斜楔;41斜楔驱动块;42斜楔滑块;43氮气弹簧;44斜楔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落料模框架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的塌陷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支撑装置的落料模框架结构,通过支撑穿梭杆的穿梭往复运动,在不影响模具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模具打开状态下落料模框架支撑,防止框架因自身重力原因造成的塌陷,适用于所有落料模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穿梭支撑装置的落料模框架结构,由模具底座1、框架2、穿梭杆3、推拉斜楔4等主要部件组成,确保落料模具的正常生产。穿梭杆3与推拉斜楔4相连,安装在模具底座1的导向槽中,位于框架2部件正下方;推拉斜楔4,固定在模具底座1的侧面,位于框架2外部;模具打开状态时,推拉斜楔4至回退位置,带动穿梭杆3同步运动,穿梭杆3与框架2相贴合,为框架2提供支撑;模具闭合状态时,推拉斜楔4随压机滑块一起向下运动至推出位置,带动穿梭杆3同步运动,穿梭杆3与框架2相脱离,解除对框架2支撑。其中,框架2由框架本体21、框架导向块22和框架导板23组成。穿梭杆3由穿梭杆本体31、支撑导向块32、支撑导板33和辅助导板34组成。推拉斜楔4由斜楔基座44、斜楔滑块42、斜楔驱动块41和弹性元件组成。弹性元件根据所选用材料不同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为氮气弹簧43。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元件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底座、框架、穿梭杆和推拉斜楔:/n所述穿梭杆,与推拉斜楔相连,安装在模具底座中,位于框架部件正下方;/n所述推拉斜楔,固定在模具底座的侧面,位于框架外部;/n模具打开状态时,推拉斜楔至回退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贴合,为框架提供支撑;/n模具闭合状态时,推拉斜楔随压机滑块一起向下运动至推出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脱离,解除对框架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料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底座、框架、穿梭杆和推拉斜楔:
所述穿梭杆,与推拉斜楔相连,安装在模具底座中,位于框架部件正下方;
所述推拉斜楔,固定在模具底座的侧面,位于框架外部;
模具打开状态时,推拉斜楔至回退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贴合,为框架提供支撑;
模具闭合状态时,推拉斜楔随压机滑块一起向下运动至推出位置,带动穿梭杆同步运动,穿梭杆与框架相脱离,解除对框架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底座,带有穿梭杆导向槽,为穿梭杆的往复运动提供限位和导向;
所述模具底座,在穿梭杆导向槽内为推拉斜楔设置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框架导向块和框架导板:
框架导向块和框架导板安装在框架本体下方,与穿梭杆配合驱动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料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杆包括穿梭杆本体、支撑导向块和支撑导板:
所述支撑导向块,安装在穿梭杆本体上方,与框架导向块配合驱动工作;
所述支撑导板,安装在穿梭杆本体上方,与框架导板配合驱动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料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杆还包括辅助导板:
所述辅助导板,安装在穿梭杆本体侧面与底面,对穿梭杆的运动过程进行辅助导向。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梦龙周伟光张群徐勉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