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雨污水分流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筒体和压板,第一滑杆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滑筒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部套接有异型齿轮,异型齿轮远离滑筒的一侧啮合有齿条,其中一个活动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挡板,另一个活动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顶部靠近雨水排出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往污水管路的污水排出管通过第一挡板控制开闭,通往自然水体的雨水排出管通过第二挡板的控制开闭,可以实现污水排出管处于开启状态的同时雨水排出管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污水排出管处于关闭状态的同时雨水排出管处于开启状态,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污水分流自动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排水
,具体涉及雨污水分流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乡大量存在雨污混流水排入河涌的状况下,从源头上实现雨、污水完全分流后再收集及排出存在工期长和造价高的难题,为了快速减少排入河涌的污水量,一般在混流排水管上增设临时截污设施,将非降雨时段的污水截流到临近的污水收集管道上。
[0003]现有截污井也有在排污管口设闸控制水量的,但因缺乏与混流管降雨来水量的连动关系,需要另外由人工操作闸门的开、闭,其开、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大大降低,特别是在降雨天需要人工到分散的截污井现场去操作闸门开、闭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因此,混流管现有截污设计的雨污水切换是缺失的,雨污混流水大量进入污水管网的危害极大,治理、运营、维护也非常困难,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整体的治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雨污水分流自动切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一种截污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与混流管降雨来水量的连动关系,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并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准确性,并且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整体的治污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雨污水分流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筒体和压板,所述筒体的顶部连通有入水管,所述筒体的一侧连通有污水排出管,所述筒体远离污水排出管的一侧连通有雨水排出管,所述筒体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底部套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滑筒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接有异型齿轮,所述异型齿轮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异型齿轮远离滑筒的一侧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套接有第二滑杆,所述齿条远离异型齿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转轴,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挡板,另一个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靠近雨水排出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背面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异型齿轮的转向相反。
[0008]优选的,所述压板一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底部均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活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套接于压板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往污水管路的污水排出管通过第一挡板控制开闭,通往自然水体的雨水排出管通过第二挡板的控制开闭,并且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同时移动,可以实现污水排出管处于开启状态的同时雨水排出管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污水排出管处于关闭状态的同时雨水排出管处于开启状态,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
[0013]2、通过设置压板、异型齿轮、齿条和活动杆,降雨时,压板所受的压力增大,从而带动滑筒向下移动,使两个异型齿轮同时相对的向上滑动,齿条便向上移动,在活动杆的作用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同时向下移动,污水排出管关闭,雨水排出管打开,从而进行雨污分流,停止降雨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污水排出管打开,雨水排出管关闭,达到自动化的效果,代替了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筒体;2、入水管;3、污水排出管;4、雨水排出管;5、滑槽;6、第一挡板;7、连接杆;8、第二挡板;9、活动杆;10、第一转轴;11、第一滑杆;12、复位弹簧;13、滑筒;14、固定杆;15、异型齿轮;16、第二转轴;17、压板;18、滑块;19、齿条;20、第二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雨污水分流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筒体1和压板17,筒体1的顶部连通有入水管2,筒体1的一侧连通有污水排出管3,筒体1远离污水排出管3的一侧连通有雨水排出管4,筒体1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5,压板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筒13,滑筒13的底部套接有第一滑杆11,第一滑杆11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12,滑筒1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外部套接有异型齿轮15,异型齿轮15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转轴16,异型齿轮15远离滑筒13的一侧啮合有齿条19,齿条19的底部套接有第二滑杆20,齿条19远离异型齿轮15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转轴10,其中一个活动杆9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挡板8,另一个活动杆9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顶部靠近雨水排出管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6。
[0020]本实施方案中,两个齿条19远离异型齿轮1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动轴,且两个活动杆9的一端分别套接于该传动轴的外部,连接杆7和第二挡板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传动轴,且两个活动杆9的顶部分别套接于该传动轴的外部,通过设置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8,降雨时,压板17所受的压力增大,压板17带动滑筒13向下移动,使两个异型齿轮15同时相对的向上滑动,齿条19便向上移动,在活动杆9和第一转轴10的作用下,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8同时向下移动,污水排出管3关闭,雨水排出管4打开,从而进行雨污分流,停止降雨时,
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8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回位,污水排出管3打开,雨水排出管4关闭,通往污水管路的污水排出管3通过第一挡板6控制开闭,通往自然水体的雨水排出管4通过第二挡板8的控制开闭,可以实现污水排出管3处于开启状态的同时雨水排出管4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污水排出管3处于关闭状态的同时雨水排出管4处于开启状态,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达到自动化的效果,代替了人工操作。
[0021]具体的,第二转轴16与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0的背面与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转轴16和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6相配合使用,使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6移动的方向相同。
[0023]具体的,两个异型齿轮15的转向相反。
[0024]本实施例中,使两个异型齿轮15可以相对控制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6。
[0025]具体的,压板17一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污水分流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筒体(1)和压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连通有入水管(2),所述筒体(1)的一侧连通有污水排出管(3),所述筒体(1)远离污水排出管(3)的一侧连通有雨水排出管(4),所述筒体(1)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压板(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筒(13),所述滑筒(13)的底部套接有第一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11)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12),所述滑筒(1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外部套接有异型齿轮(15),所述异型齿轮(15)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转轴(16),所述异型齿轮(15)远离滑筒(13)的一侧啮合有齿条(19),所述齿条(19)的底部套接有第二滑杆(20),所述齿条(19)远离异型齿轮(15)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转轴(10),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杆(9)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挡板(8),另一个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吴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