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绍堂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421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吸附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吸附净化单元、脱附再生单元和冷却单元,吸附净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送带将上级吸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吸附层,并将底层吸附层的饱和填料送入脱附再生单元,和通过每级吸附层净化从下往上流动的有机废气;脱附再生单元用于通过第二传送带将上级脱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脱附层,并将底层脱附层的高温再生后填料送入冷却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热氮或水蒸气加热每级脱附层的填料;冷却单元用于通过第三传送带将上级冷却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冷却层,并将底层冷却层的常温再生后填料送入吸附净化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空气冷却每级冷却层的填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空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生产车间(如:制鞋工厂涂胶粘合车间、印刷厂印刷车间、油漆涂料生产车间、各类有机化工制品生产车间、玻璃钢制品生产车间、喷漆、喷涂车间、乐器、木制家具表面处理车间胶带、皮革、粘合剂生产车间等)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如常见的多种VOC有机废气,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废气的排放问题成为了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在可VOC有机废气处理应用市场上基本都是固定吸附床技术,无论工艺路线选择活性炭、炭纤维、吸附树脂、沸石分子筛还是蜂窝吸附转轮等,其基本形式都是固定床结构,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固定吸附床的弊端逐渐显示,影响固定床结构的VOC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的推广和发展。固定床吸附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吸附效率随使用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生命周期短;2)再生利用技术的再生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3)废弃活性炭等吸附填料存在二次污染问题;4)耐冲击负荷变化性差,固定床吸附效率不稳定,达标排放不稳定;5)后期处理工艺多半为不同形式的热氧化处理,增加了碳排放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用动态流动吸附床取代现有的单一静态固定吸附床,提高净化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包括:吸附净化单元、脱附再生单元和冷却单元,其中:所述吸附净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送带将上级吸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吸附层,并将底层吸附层的饱和填料送入所述脱附再生单元,和通过每级吸附层净化从下往上流动的有机废气;所述脱附再生单元用于通过第二传送带将上级脱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脱附层,并将底层脱附层的高温再生后填料送入所述冷却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热氮或水蒸气加热每级脱附层的填料;所述冷却单元用于通过第三传送带将上级冷却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冷却层,并将底层冷却层的常温再生后填料送入所述吸附净化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空气冷却每级冷却层的填料。可选的,所述吸附净化单元包括吸附进料模块、分层净化模块和吸附排料模块,其中:所述分层净化模块包括吸附箱体、第一输送装置、第一均匀穿孔管和第一排风管道,所述吸附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分层设置,每个第一输送装置均包括所述第一均料板、第一挡料密封板、第一下料调节密封板和第一传送带,填料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一均料板和所述第一下料调节密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进料端和排料端,所述第一挡料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正上方,相邻的上下级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均匀穿孔管设置于所述吸附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吸附箱体的有机废气进气口,所述第一均匀穿孔管位于所述底层吸附层下方,所述第一排风管道设置在所述吸附箱体外部并连接所述吸附箱体的有机废气吸附净化后排气口,所述有机废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层吸附层下方,所述有机废气吸附净化后排气口设置在顶层吸附层上方;所述吸附进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净化模块上方,所述吸附进料模块包括第一进料风机和第一进料器,所述第一进料器设置在所述吸附箱体外部,所述第一进料器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冷却单元,所述第一进料器的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顶层吸附层的第一均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进料风机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器;所述吸附排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净化模块下方,所述吸附排料模块包括第一排料滑板、第一排料料斗、第一排料锁风装置、第一均速送料器、第一风管调节阀和第一排料风管,所述第一排料滑板设置在所述底层吸附层下方,所述第一排料滑板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底层吸附层的第一下料调节密封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排料滑板的排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料料斗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排料料斗的第二排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一排料锁风装置用于将所述饱和填料投入所述第一均速送料器,所述第一均速送料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料风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脱附再生单元的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一风管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均速送料器和所述第一排料风管之间。可选的,所述脱附再生单元包括脱附进料模块、分层再生模块和脱附排料模块,其中:所述分层再生模块包括脱附箱体、第二输送装置、第二均匀穿孔管和第二排风管道,所述脱附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分层设置,每个第一输送装置均包括第二均料板、第二挡料密封板、第二下料调节密封板和第二传送带,填料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二均料板和所述第二下料调节密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端和排料端,所述第二挡料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正上方,相邻的上下级第二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均匀穿孔管设置于所述脱附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脱附箱体的热氮或水蒸汽进气口,所述第二均匀穿孔管位于所述底层脱附层下方,所述第二排风管道设置在所述脱附箱体外部并连接所述脱附箱体的热氮或水蒸汽与有机废气蒸汽混合气体排气口,所述热氮或水蒸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层脱附层下方,所述热氮或水蒸气排气口设置在顶层脱附层上方;所述脱附进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再生模块上方,所述脱附进料模块包括第二进料风机和第二进料器,所述第二进料器设置在所述脱附箱体外部,所述第二进料器的第三进料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单元,所述第二进料器的第三出料口位于顶层脱附层的第二均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进料风机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器;所述脱附排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再生模块下方,所述脱附排料模块包括第二排料滑板、第二排料料斗和第二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二排料滑板设置在所述底层脱附层下方,所述第二排料滑板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底层吸附层的第二下料调节密封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排料滑板的排料端连接所述第二排料料斗的第四进料口,所述第二排料料斗的第四排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二排料锁风装置连接所述冷却单元。可选的,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进料模块、分层冷却模块和冷却排料模块,其中:所述冷却进料模块位于所述脱附排料模块下方,所述冷却进料模块包括第三进料器,所述第三进料器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内部,所述第三进料器的第五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三进料器的第五排料口设置在顶层冷却层的第三均料板的正上方;所述分层冷却模块位于所述冷却进料模块下方,所述分层冷却模块包括第三输送装置、第三均匀穿孔管和第三排风管道,所述冷却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分层设置,每个第三输送装置均包括所述第三均料板、第三挡料密封板、第三下料调节密封板和第三传送带,填料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上,所述第三均料板和所述第三下料调节密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进料端和排料端,所述第三挡料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正上方,相邻的上下级第三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均匀穿孔管设置于所述冷却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冷却箱体的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三均匀穿孔管位于所述底层冷却层下方,所述第三排风管道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净化单元、脱附再生单元和冷却单元,其中:/n所述吸附净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送带将上级吸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吸附层,并将底层吸附层的饱和填料送入所述脱附再生单元,和通过每级吸附层净化从下往上流动的有机废气;/n所述脱附再生单元用于通过第二传送带将上级脱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脱附层,并将底层脱附层的高温再生后填料送入所述冷却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热氮或水蒸气加热每级脱附层的填料;/n所述冷却单元用于通过第三传送带将上级冷却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冷却层,并将底层冷却层的常温再生后填料送入所述吸附净化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空气冷却每级冷却层的填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净化单元、脱附再生单元和冷却单元,其中:
所述吸附净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送带将上级吸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吸附层,并将底层吸附层的饱和填料送入所述脱附再生单元,和通过每级吸附层净化从下往上流动的有机废气;
所述脱附再生单元用于通过第二传送带将上级脱附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脱附层,并将底层脱附层的高温再生后填料送入所述冷却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热氮或水蒸气加热每级脱附层的填料;
所述冷却单元用于通过第三传送带将上级冷却层的填料均匀下料至下级冷却层,并将底层冷却层的常温再生后填料送入所述吸附净化单元,和通过从下往上流动的空气冷却每级冷却层的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净化单元包括吸附进料模块、分层净化模块和吸附排料模块,其中:
所述分层净化模块包括吸附箱体、第一输送装置、第一均匀穿孔管和第一排风管道,所述吸附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分层设置,每个第一输送装置均包括所述第一均料板、第一挡料密封板、第一下料调节密封板和第一传送带,填料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一均料板和所述第一下料调节密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进料端和排料端,所述第一挡料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正上方,相邻的上下级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均匀穿孔管设置于所述吸附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吸附箱体的有机废气进气口,所述第一均匀穿孔管位于所述底层吸附层下方,所述第一排风管道设置在所述吸附箱体外部并连接所述吸附箱体的有机废气吸附净化后排气口,所述有机废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层吸附层下方,所述有机废气吸附净化后排气口设置在顶层吸附层上方;
所述吸附进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净化模块上方,所述吸附进料模块包括第一进料风机和第一进料器,所述第一进料器设置在所述吸附箱体外部,所述第一进料器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冷却单元,所述第一进料器的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顶层吸附层的第一均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进料风机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器;
所述吸附排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净化模块下方,所述吸附排料模块包括第一排料滑板、第一排料料斗、第一排料锁风装置、第一均速送料器、第一风管调节阀和第一排料风管,所述第一排料滑板设置在所述底层吸附层下方,所述第一排料滑板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底层吸附层的第一下料调节密封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排料滑板的排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料料斗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排料料斗的第二排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一排料锁风装置用于将所述饱和填料投入所述第一均速送料器,所述第一均速送料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料风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脱附再生单元的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一风管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均速送料器和所述第一排料风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再生单元包括脱附进料模块、分层再生模块和脱附排料模块,其中:
所述分层再生模块包括脱附箱体、第二输送装置、第二均匀穿孔管和第二排风管道,所述脱附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分层设置,每个第二输送装置均包括第二均料板、第二挡料密封板、第二下料调节密封板和第二传送带,填料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二均料板和所述第二下料调节密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端和排料端,所述第二挡料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正上方,相邻的上下级第二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均匀穿孔管设置于所述脱附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脱附箱体的热氮或水蒸汽进气口,所述第二均匀穿孔管位于所述底层脱附层下方,所述第二排风管道设置在所述脱附箱体外部并连接所述脱附箱体的热氮或水蒸汽与有机废气蒸汽混合气体排气口,所述热氮或水蒸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层脱附层下方,所述热氮或水蒸汽与有机废气蒸汽混合气体排气口设置在顶层脱附层上方;
所述脱附进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再生模块上方,所述脱附进料模块包括第二进料风机和第二进料器,所述第二进料器设置在所述脱附箱体外部,所述第二进料器的第三进料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单元,所述第二进料器的第三出料口位于顶层脱附层的第二均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进料风机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器;
所述脱附排料模块设置在所述分层再生模块下方,所述脱附排料模块包括第二排料滑板、第二排料料斗和第二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二排料滑板设置在所述底层脱附层下方,所述第二排料滑板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底层吸附层的第二下料调节密封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排料滑板的排料端连接所述第二排料料斗的第四进料口,所述第二排料料斗的第四排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二排料锁风装置连接所述冷却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网孔移动床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进料模块、分层冷却模块和冷却排料模块,其中:
所述冷却进料模块位于所述脱附排料模块下方,所述冷却进料模块包括第三进料器,所述第三进料器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内部,所述第三进料器的第五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料锁风装置,所述第三进料器的第五排料口设置在顶层冷却层的第三均料板的正上方;
所述分层冷却模块位于所述冷却进料模块下方,所述分层冷却模块包括第三输送装置、第三均匀穿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绍堂
申请(专利权)人:孙绍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