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氧气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进气管A和氧气进气管B,氧气腔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氧气通孔,若干个氧气通孔位于鼻眼处;氧气通孔贯穿于吸氧管本体且内连接于氧气腔体;氧气进气管A和氧气进气管B通入的氧气通过若干个氧气通孔泄漏出;二氧化碳腔体的顶部开设有个呼入管,二氧化碳腔体的底部设有呈开口状的二氧化碳呼入口,二氧化碳呼入口位于使用者的嘴部;二氧化碳腔体的右侧开设有二氧化碳出气管;呼入管和二氧化碳呼入口收集呼出的二氧化碳经由二氧化碳出气管连接外部设备进行监测。创新产品兼具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收集功能,可以在吸氧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用于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用于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用于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技术介绍
[0002]呼气末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无创伤监测技术,已经被认为是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外的第六个基本生命体征。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来反映患者通气、循环、代谢等多方面的变化。
[0003]病人的呼气末二氧化碳测量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受吸氧管的内径影响最为显著。普通的吸氧管内径为3mm左右。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吸入的空气在吸氧管中循环流入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护仪主机内。
[0004]经研究发现,现有的吸氧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吸氧管只具有氧气吸入的功能,而不同时兼具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收集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氧管本体1,吸氧管本体 1包括有氧气腔体2和二氧化碳腔体3,氧气腔体2和二氧化碳腔体3相互独立且互不连通。
[0008]其中,氧气腔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氧气腔体 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氧气通孔5,若干个氧气通孔5位于鼻眼处;氧气通孔5贯穿于吸氧管本体1且内连接于氧气腔体2;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通入的氧气通过若干个氧气通孔5泄漏出。
[0009]其中,二氧化碳腔体3的顶部开设有2个呼入管7,二氧化碳腔体3的底部设有呈开口状的二氧化碳呼入口8,二氧化碳呼入口8位于使用者的嘴部;二氧化碳腔体3的右侧开设有二氧化碳出气管9;呼入管7和二氧化碳呼入口8收集呼出的二氧化碳经由二氧化碳出气管9连接外部设备进行监测。
[0010]本技术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吸氧管本体1、氧气进气管A4、二氧化碳出气管9和呼入管7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氧气进气管A4、氧气进气管B6、呼入管7和二氧化碳出气管9的内径均为2
‑
5mm;氧气进气管A4、氧气进气管B6和二氧化碳出气管9的总长度为0.5
‑
2.5m。
[0013]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创新产品兼具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收
集功能,可以在吸氧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用于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二氧化碳输送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氧气输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0022]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包括有吸氧管本体1,吸氧管本体1包括有氧气腔体2和二氧化碳腔体3,氧气腔体2和二氧化碳腔体3相互独立且互不连通。
[0023]其中,氧气腔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氧气腔体 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氧气通孔5,若干个氧气通孔5位于鼻眼处。氧气通孔5贯穿于吸氧管本体1且内连接于氧气腔体2。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通入的氧气通过若干个氧气通孔5泄漏出。
[0024]其中,二氧化碳腔体3的顶部开设有2个呼入管7,二氧化碳腔体3的底部设有呈开口状的二氧化碳呼入口8,二氧化碳呼入口8位于使用者的嘴部。二氧化碳腔体3的右侧开设有二氧化碳出气管9。呼入管7和二氧化碳呼入口8收集呼出的二氧化碳经由二氧化碳出气管9连接外部设备进行监测。
[0025]吸氧管本体1、氧气进气管A4、二氧化碳出气管9和呼入管7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0026]氧气进气管A4、氧气进气管B6、呼入管7和二氧化碳出气管9的内径均为2
‑
5mm。氧气进气管A4、氧气进气管B6和二氧化碳出气管9的总长度为0.5
‑
2.5m。
[0027]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的使用方法: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接入中心供氧,将呼入管7插入患者鼻孔,此时二氧化碳呼入口8会覆盖在患者的口部。
[0028]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通入的氧气通过若干个氧气通孔5泄漏出,若干个氧气通孔5位于鼻眼处,进行吸氧动作。
[0029]二氧化碳呼入口8和呼入管7收集呼出的二氧化碳经由二氧化碳出气管9连接外部
设备进行监测。
[0030]即可吸氧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完成呼吸末二氧化碳的收集检测。
[00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2]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氧管本体(1),吸氧管本体(1)包括有氧气腔体(2)和二氧化碳腔体(3),所述氧气腔体(2)和二氧化碳腔体(3)相互独立且互不连通;其中,氧气腔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氧气腔体(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氧气通孔(5),若干个所述氧气通孔(5)位于鼻眼处;所述氧气通孔(5)贯穿于吸氧管本体(1)且内连接于氧气腔体(2);氧气进气管A(4)和氧气进气管B(6)通入的氧气通过若干个氧气通孔(5)泄漏出;其中,二氧化碳腔体(3)的顶部开设有2个呼入管(7),二氧化碳腔体(3)的底部设有呈开口状的二氧化碳呼入口(8),所述二氧化碳呼入口(8)位于使用者的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埃立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