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92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第三基板、一显示材料层、一表面式触控元件、一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分别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两侧,显示材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表面式触控元件则设置于第三基板上。按压式触控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及位于第一与第二电极间的一感测间隙。按压施力单元则设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感测单元分别位于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触控显示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且特别是有关一种整合式触控显示面板(integrated touch display panel)。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等各项应用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的输入装置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转变为触控显示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在现今一般的触控显示面板设计中,以触控感测模式的设计原理分类,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声波式以及电磁式等,其中又以电阻式及电容式为主流;以结构组成分类,则可分为外挂式(adhesive type)及内建式(built-in type)两种。以电阻式触控面板而言,主要是通过单点按压的压力,使得原本分开的导电层相互接触而导通,因而在导通处产生一电压降(voltage drop);经由测量电压降的位置,可以判断按压发生的处位于面板上的坐标。就电容式触控面板而言,主要原理是在其内外侧导电层产生均匀的低压电场,当导体(如人类的手指)与之接触时会产生静电结合,因而产生一微小的电容变化;经由测量电容变化的位置,可以判断接触发生点位于面板上的坐标。一般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优点在于可手写辨识以及多点触控,然而,其限制是必须以导体材质进行触碰才能操作,因此,使用者无法带着手套、或是以非导体材质(如一般的触控笔)进行操作。一般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优点在于可使用各种材质进行触碰操作,然而,其限制是无法手写辨识以及多点触控。-->外挂式的触控设计使得显示面板本身厚度增加,但是生产成本以及制作难度较低;内建式的触控设计使得显示面板整体厚度得以薄化,但是生产成本以及制作难度较高。在实务上,若欲使触控面板兼具所述电阻式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优点,会面临到许多问题,例如双面工艺、低温工艺、薄化不易、光线穿透率低、生产难度高而成品率低以及成本过高等。因此,如何妥善整合各种触控感测方式以及组成位置,改善生产工艺,并防止所述各项不利因素的产生,实为目前触控显示面板的生产技术上亟待克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用以结合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表面式触控元件,使其同时具有手写输入、笔尖按压输入以及不限于导体材质方可操作的特性,并同时得以提升工艺的效率、成品率以及兼顾生产成本。为达所述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此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第三基板、一显示材料层、一表面式触控元件、一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其中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为相对设置。第三基板则设置于第二基板外侧,使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显示材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表面式触控元件设置于第三基板上。按压式触控元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以及一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按压施力单元对应前述感测单元而连接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感测单元分别位于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感测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包括一感测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电极包括一共用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基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层,位于共用电极之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基板更包括一黑矩阵,位于共用电极之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感测凸块,设置于第二电极与第二基板之间,以及一感测垫,设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一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主支撑单元,连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一主支撑单元包括一主间隙物,位于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主支撑垫,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且主间隙物与主支撑垫相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第一辅助支撑单元,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这些第一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一第一辅助间隙,且第一辅助间隙小于感测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辅助支撑单元包括一第一辅助间隙物,位于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第一辅助垫,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其中第一辅助间隙物与第一辅助垫之间具有第一辅助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第二辅助支撑单元,设置于非感测区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这些第二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一第二辅助间隙,其中前述感测间隙小于第二辅助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辅助支撑单元包括一第二辅助间隙物,位于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第二辅助垫,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二辅助间隙物与第二辅助垫之间具有第二辅助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位于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位于第三基板远离第二-->基板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偏光片,设置于第二基板上或第三基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光片设置于第二基板上邻近第三基板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光片设置于第三基板上邻近第二基板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光片设置于第三基板上远离第二基板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基板的厚度介于50微米至2000微米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基板的厚度介于200微米至700微米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包括表面电容式触控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包括投射电容式触控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在内建的按压式触控元件外,同时具有一第三基板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而能够作为前述内建按压式触控面板的保护层(cover lens)。为达所述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此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第三基板、一显示材料层、一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其中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第三基板设置于第二基板外侧,使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显示材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表面式触控元件设置于第三基板上。按压式触控元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以及一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按压施力单元对应前述感测单元而连接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感测单元分别位于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感测单元。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因为结合了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表面式触控元件,使得同一触控面板可兼具有手写输入、笔尖按压输入以及不限于导体材质方可操作的特性,且使得触控面板整体的厚度可以薄化,而其生产难度、不成品率以及制造成本又不若全数内建来的高。由于克服了过去制造上的困难,进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工艺时效性、成品率并且得以兼顾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单元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一第三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外侧,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 一显示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一表面式触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上; 一按压式触控元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及一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以及 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对应所述这些感测单元而连接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第三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外侧,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一显示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一表面式触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上;一按压式触控元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及一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对应所述这些感测单元而连接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感测电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一共用电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共用电极之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更包括一黑矩阵,位于所述共用电极之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感测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一感测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主支撑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主支撑单元包括一主间隙物,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主支撑垫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主间隙物与所述主支撑垫相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第一辅助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这些第一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一第一辅助间隙,且所述第一辅助间隙小于所述感测间隙。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辅助支撑单元包括一第一辅助间隙物,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第一辅助垫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辅助间隙物与所述第一辅助垫之间具有所述第一辅助间隙。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敦钧李锡烈黄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