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3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包括通过定位结构连接在一起的面板与底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扣合后通过卡钩机构自动钩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试剂卡壳体,通过卡钩连接钩紧面板与底板,这样保证了面板与底板的连接稳定性,不会因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振动或颠簸,或是碰撞而导致面板与底板分离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面板与底板间最初设计距离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
本技术涉及检测试剂卡壳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
技术介绍
检测试剂卡是生物医学检测中常用的器件。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试剂卡通常是包括上盖(或是面板)、底座(或是底板)定位扣合形成的壳体(或是卡体)以及设在所述壳体中的检测试纸(条),上盖设有加样孔,底座设有试纸槽,检测试纸设于试纸槽内,上盖与底座通过凸设的定位体及定位孔插接结合连接。为了实现检测试剂卡壳体的检测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需要壳体的上盖与底座结合保持紧密配合状态,不能有松动现象,以保证试纸条在卡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快速性。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检测试剂卡的壳体的上盖与底座是采用定位圆柱体及定位孔配合的结合结构,因此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在遇到振动或颠簸,或是碰撞情况下,上盖与底座会出现分离的现象,即使是有稍微的分离,只要上盖与底座不是最初出厂状态下的紧密结合,就会使上盖与底座之间缝隙空间增大,从而影响检测效果,影响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检测试剂卡壳体。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包括通过定位结构连接在一起的面板与底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扣合后通过卡钩机构自动钩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钩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与底板的内表面的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具有位于板体上的凸出部,所述卡钩机构钩紧时,所述第一卡钩的凸出部与第二卡钩的凸出部相互啮合。其中,所述第一卡钩连接于所述面板或底板的基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卡钩连接于所述面板或底板的基板的内表面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钩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上的凸块与钩孔;所述凸块与钩孔钩紧时,所述凸块插入所述钩孔中与所述钩孔相啮合。其中,所述钩孔设在所述面板的公止口上,所述凸块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侧壁上与所述侧壁形成卡钩。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钩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上的卡钩与钩孔;所述卡钩具有与所述钩孔配合的凸块;所述卡钩与钩孔钩紧时,所述凸块插入所述钩孔中与所述钩孔相啮合。其中,所述卡钩连接于所述面板或底板的基板的内表面上;所述钩孔连接于所述面板或底板的基板的内表面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插接配合所形成的定位结构实现定位连接。其中,所述面板上凸设有面板定位柱和\或面板定位孔,所述底板上凸设有配合所述面板定位柱的底板定位孔和\或配合所述面板定位孔的底板定位柱。本技术提供的检测试剂卡壳体,除了通过定位结构将面板与底板连接,保持面板与底板间的距离恒定外,还通过卡钩结构来钩紧面板与底板,这样保证了面板与底板的连接稳定性,不会因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振动或颠簸,或是碰撞而导致面板与底板分离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面板与底板间最初设计距离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下的检测试剂卡壳体的面板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面板的后视图;图3为对应图2所示面板的检测试剂卡壳体的底板的后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底板的主视图;图5为图2、4中面板与底板的卡钩连接示意图;图6为三联检测侧试剂卡壳体的面板上的卡钩的布置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轴测示意图;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下的底板的主视图;图9为图8实施例下的底板所对应的面板的侧视图;图10为图9所示的面板的后视图;图11为图8-10所示的实施例下的面板及底板的钩紧连接剖面图;图12为三联检测试剂卡壳体的底板上的凸块的布置主视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轴测示意图;图14为与图12、13配合的三联检测试剂卡的面板上的边钩孔布置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轴测示意图;图16为一种实施例下与卡钩配合的内钩孔在底板上的布置主视图;图17为图16的轴测示意图;图18为图16、17的底板上内钩孔与面板上的卡钩的钩紧连接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包括通过定位结构连接在一起的面板1与底板2,所述面板上有观察孔12,排气孔11,以及加样孔13,所述面板1与所述底板2扣合后还进一步地通过卡钩机构自动钩紧;所述卡钩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1与底板2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卡钩17与第二卡钩15,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具有位于卡钩板体上的凸出部,包括所述第一卡钩的凸出部18与第二卡钩的凸出部19,其中,在所述卡钩钩紧时,所述第一卡钩的凸出部18与第二卡钩的凸出部19相互啮合。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卡钩结构,实现钩紧面板与底板,这样保证了面板与底板的连接稳定性,不会因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振动或颠簸,或是碰撞而导致面板与底板分离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面板与底板间最初设计距离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具有弹性,能形变,在相互卡接啮合时,两个凸出部接触并相互挤压前进时,能相应形变,保证凸出部能挤压前行,并凸出部相分离时,回弹复位,从而实现利用凸出部啮合卡紧。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的结构可以相同或是不相同,只要它们具有配合能啮合钩紧的凸出部即可,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相同的卡钩结构,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卡钩结构,整体呈L形状结构并能钩紧即可,其中,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的结构可以是如图5所示相对布置配合来实现钩紧,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所述第一卡钩左旋转或右旋转90度后与第二卡钩钩紧,具体不限。为了提高卡钩的稳定性,防止断裂,可以在所述卡钩的板体的另一侧,即与所述凸出部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凸筋20,形成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凸出部位于卡钩板体的一平面上,且所述的啮合面与所述的平面垂直,从而使所述卡钩的啮合面形成直角钩紧结构,当面板与底板受外力分离时,所述第一卡钩以及第二卡钩通过啮合施加与分离力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将面板与底板钩紧,防止受外力作用分离。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在结合时顺利实现,在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形成导入斜面,通过导入斜面的设计,这样方便面板与底板扣合时,使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通过所述凸出部在发生挤压接触时能利用导入斜面继续顺利向前运动,最终实现相互利用凸出部相互钩紧。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卡钩可以是连接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第二卡钩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当然了,所述第一卡钩也可以连接于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第二卡钩对应的连接于所述的面板上,具体不限。作为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第一卡钩连接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第二卡钩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则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面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包括通过定位结构连接在一起的面板与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扣合后通过卡钩机构自动钩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包括通过定位结构连接在一起的面板与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扣合后通过卡钩机构自动钩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试剂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与底板的内表面的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具有位于板体上的凸出部,所述卡钩机构钩紧时,所述第一卡钩的凸出部与第二卡钩的凸出部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试剂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连接于所述面板或底板的基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卡钩连接于所述面板或底板的基板的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试剂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上的凸块与钩孔;所述凸块与钩孔钩紧时,所述凸块插入所述钩孔中与所述钩孔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检测试剂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融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