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19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属于塞拉门检修技术领域,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用于设置在塞拉门的门扇边沿和门框之间并且包括抵靠部和第一测量部,抵靠部设有至少两个贴靠平面,贴靠平面用于紧靠门框,抵靠部借助门框的约束保持测量姿态,第一测量部连接在抵靠部上并向门扇一侧伸出,第一测量部上设有第一标示体并用于显示门扇的边沿与门框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能够解决塞拉门门扇的垂直度无法准确测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
本技术属于塞拉门检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
技术介绍
塞拉门对交通工具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动车组列车,塞拉门故障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塞拉门结构复杂、运动零件多、功能要求严苛,运营过程中故障率居高不下。动车组高级修阶段对塞拉门进行检修,此时塞拉门自身以及车体往往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细微变形,这些细微变形很难发现,给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垂直度调整是塞拉门检修的一项重要项目,作业时将塞拉门的门扇打开一定程度,使门扇边沿与门框具有一定间隙,然后在门扇边沿取两个不同高度的测量点,测量这两个点与门框的距离并加以对比,得出门扇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由于门扇外表面与门框不在同一平面,并且门扇和门框在高度方向具有一定弧度,导致无法准确测量门扇边沿与门框的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旨在解决塞拉门门扇的垂直度无法准确测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用于设置在塞拉门的门扇边沿和门框之间并且包括抵靠部和第一测量部;所述抵靠部设有至少两个贴靠平面,所述贴靠平面用于紧靠所述门框,所述抵靠部借助所述门框的约束保持测量姿态;所述第一测量部连接在所述抵靠部上并向所述门扇一侧伸出,所述第一测量部上设有第一标示体并用于显示所述门扇的边沿与所述门框的距离。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抵靠部和第一测量部借助第二测量部连接并且相对滑动,所述抵靠部和第一测量部的相对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伸出方向,所述第二测量部设有第二标示体并用于显示所述抵靠部与第一测量部之间的距离。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贴靠平面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垂直,两个所述贴靠平面相交形成贴靠端角。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抵靠部为第一矩形块,所述测量姿态为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宽度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所述第一矩形块的长度方向与车体的高度方向平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部为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二矩形块与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部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厚度方向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部固连所述第二矩形块的一端,所述第一矩形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道配合使用的滑块并可沿自身厚度方向滑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部为第三矩形块,所述第三矩形块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宽度方向平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标示体和第二标示体均为刻度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抵靠部或第一测量部上设有供人手把持的拿持部。本技术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设置在塞拉门的门扇和门框之间,通过外力使抵靠部上的贴靠平面贴紧门框后整个测量工装即可处于预期的测量姿态,此时第一测量部能够延伸至门扇处,通过第一标示体显示的门扇边沿的位置即可得出门扇边沿与门框的距离;测量工装抵靠在门框不同高度处时,虽然位置不同,但是因为门框的截面形状一致,所以不受门扇和门框弧度的影响,测量工装依然能够借助抵靠部处于相同的测量姿态,从而能够显示该处门扇的边沿与门框的距离;两处距离加以对比,如果一样说明门扇相对门框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如果不一样且差值超出了设定数值则说明门扇相对门框的垂直度不满足要求,需要调整;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相比现有技术通过盒尺测量或通过门扇后缘至后缘门框的距离测量垂直度的做法,能够按照作业手册中的规定准确的测量门扇前缘和前缘门框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高,并且操作便捷高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使用状态时门扇边沿与门框处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作业手册给出的塞拉门垂直度调整要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中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扇;11、外敏感胶皮;12、内敏感胶皮;2、门框;3、抵靠部;31、贴靠平面;32、滑块;33、拿持部;4、第一测量部;5、第二测量部;51、滑道;5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进行说明。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用于设置在塞拉门的门扇1的边沿和门框2之间并且包括抵靠部3和第一测量部4,抵靠部3设有至少两个贴靠平面31,贴靠平面31用于紧靠门框2,抵靠部3借助门框2的约束保持测量姿态;第一测量部4连接在抵靠部3上并向门扇1一侧伸出,第一测量部4上设有第一标示体并用于显示门扇1的边沿与门框2的距离。本技术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设置在塞拉门的门扇1和门框2之间,通过外力使抵靠部3上的贴靠平面贴紧门框2后整个测量工装即可处于预期的测量姿态,此时第一测量部4能够延伸至门扇1处,通过第一标示体显示的门扇1边沿的位置即可得出门扇1边沿与门框2的距离;测量工装抵靠在门框2不同高度处时,虽然位置不同,但是因为门框2的截面形状一致,所以不受门扇1和门框2弧度的影响,测量工装依然能够借助抵靠部3处于相同的测量姿态,从而能够显示该处门扇1的边沿与门框2的距离;两处距离加以对比,如果一样说明门扇1相对门框2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如果不一样且差值超出了设定数值则说明门扇1相对门框2的垂直度不满足要求,需要调整;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相比现有技术通过盒尺测量或通过门扇后缘至后缘门框的距离测量垂直度的做法,能够按照作业手册中的规定准确的测量门扇前缘和前缘门框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高,并且操作便捷高效。如图3所示是作业手册中给出的塞拉门垂直度调整要求示意图,门扇1打开一定间隙后,可以通过塞拉门系统门携架上的调整螺栓调整门扇前缘与前缘门框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分别测量门扇1上下方与门框2的距离W1和W2,W1和W2的差值在1mm之内则说明门扇1与门框2之间的垂直度满足要求。未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测量工装之前,为了测量方便一直采用门扇后缘至后缘门框的测量方法,与作业手册不符,或者采用盒尺测量,均不能准确的测量出门扇1是否垂直;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塞拉门的门扇边沿和门框之间并且包括:/n抵靠部,设有至少两个贴靠平面,所述贴靠平面用于紧靠所述门框,所述抵靠部借助所述门框的约束保持测量姿态;以及/n第一测量部,连接在所述抵靠部上并向所述门扇一侧伸出,所述第一测量部上设有第一标示体并用于显示所述门扇的边沿与所述门框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塞拉门的门扇边沿和门框之间并且包括:
抵靠部,设有至少两个贴靠平面,所述贴靠平面用于紧靠所述门框,所述抵靠部借助所述门框的约束保持测量姿态;以及
第一测量部,连接在所述抵靠部上并向所述门扇一侧伸出,所述第一测量部上设有第一标示体并用于显示所述门扇的边沿与所述门框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和第一测量部借助第二测量部连接并且相对滑动,所述抵靠部和第一测量部的相对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伸出方向,所述第二测量部设有第二标示体并用于显示所述抵靠部与第一测量部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靠平面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垂直,两个所述贴靠平面相交形成贴靠端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塞拉门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为第一矩形块,所述测量姿态为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宽度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所述第一矩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军段晓霞张武鹏陈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