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308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条件为:色谱柱采用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叶酸、含有叶酸的制剂及含有叶酸的复方制剂、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中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操作简便,方法专属性、溶液稳定性、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灵敏度(检测限)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叶酸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在体内以四氢叶酸的形式发挥作用,四氢叶酸在体内参与嘌呤核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转化。叶酸能够预防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而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与人体的叶酸缺乏有密切的关联,因此,补充叶酸能够有效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减少H型高血压的发生以及减轻动脉硬化的程度,从而有效的预防脑卒中。叶酸还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用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化学结构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现在叶酸及叶酸相关制剂使用的叶酸均为S构型,叶酸为单一对映体药物,而对映异构体R构型即为杂质。参考ICHQ6A文件要求,对于被开发为单一对映体的手性原料药,需要和控制其他杂质一样对于另一对映体进行控制。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EP10.0、BP2020、叶酸的质量标准有关物质检查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常规反相液相色谱柱,常规反相液相色谱法用的流动相,无法分离叶酸与叶酸对映异构体。互为对映异构体的化合物,在物理性质方面旋光方向相反,但强度相同。化学性质方面,除了在手性试剂中表现出的化学选择性方面的不同以外,其他的化学性质均相同。现有的文献和专利中叶酸的含量检测方法、有关物质检测方法中,均使用常规的反相液相色谱柱,叶酸对映异构体与叶酸峰重合,无法分离,进而无法分离叶酸与叶酸对映异构体,均无法检测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灵敏的检测叶酸、含有叶酸的制剂及含有叶酸的复方制剂、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中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条件为:色谱柱采用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色谱柱可以采用大赛璐CHIRALPAKQN-AX离子交换柱或其他性能相当的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其中,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更优选为甲醇。所述甲醇和乙腈的体积比优选为(100~50):(0~50)。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更优选为冰醋酸。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更优选为三乙胺。所述三乙胺和二乙胺的体积比优选为(100~0):(0~10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组分A、B、C的体积比为(100~98):(1.2~0.8):(1.2~0.8);更优选为1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流动相为甲醇-冰醋酸-三乙胺溶液。优选的,所述甲醇、冰醋酸、三乙胺的体积比为1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检测波长为260~300nm;更优选为280nm。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流动相流速为0.8~1.2ml/min;更优选为1.0ml/min。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柱温为20~40℃;更优选为3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进样量为5~20μl;更优选为20μl。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待测样品经过预处理:采用28.6g/L的碳酸钠溶液,使待测样品溶解,然后用0~80%甲醇稀释,制成浓度为0.2mg/ml~1.0mg/ml的待测溶液。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碳酸钠溶液的用量为1~6mL。本专利技术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叶酸在碱性条件易于溶解,但碱性太强会导致叶酸发生降解,如果全部用适当强度的碱溶解对色谱柱损伤较大。也不能用酸性溶液溶解,叶酸在酸性条件下降解速度更快。在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中,或者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均因溶解度太小,无法满足检测要求。如果先用碱性溶液溶解,再用流动相、磷酸盐溶液,或有机溶剂稀释,叶酸又会析出。经反复试验验证,最终采用先用28.6g/L碳酸钠溶液溶解,再用0-80%甲醇稀释的方法,使叶酸能够溶解,且配制浓度和溶液稳定性均能够满足检测要求。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检测方法,包括:S1)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叶酸对映异构体对照品,用28.6g/L碳酸钠溶液溶解,并采用0-80%甲醇定容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称取叶酸供试品,用28.6g/L碳酸钠溶液溶解,并采用0-80%甲醇定容得到供试品溶液;S2)色谱条件:色谱柱采用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S3)测定方法:将所述的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按照所述的色谱条件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对照品溶液的峰位置定位供试品溶液中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峰位置,按照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供试品中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上述步骤S2)的色谱条件参数同上,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条件为:色谱柱采用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叶酸、含有叶酸的制剂及含有叶酸的复方制剂、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中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操作简便,方法专属性、溶液稳定性、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灵敏度(检测限)符合要求。专属性试验中稀释剂50%甲醇不干扰叶酸对映异构体的检测,叶酸与叶酸对映异构体完全分离,叶酸对映异构体峰纯度合格,专属性良好。经检测叶酸对映异构体和叶酸混合溶液室温放置24小时稳定,叶酸对映异构体检测限为0.017μg/ml,定量限为0.056μg/ml,方法灵敏度较高。叶酸对映异构体在0.0558μg/ml~2.2307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A=56749x+1019.7,相关系数为r为0.9998,线性关系良好。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叶酸对映异构体对照品,测得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为0.8%,准确度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50%甲醇液相色谱图;图2为实施例1中叶酸对照品与叶酸对映异构体混合溶液液相色谱图;图3为叶酸对映异构体液相色谱图;图4为叶酸对映异构体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专属性试验步骤(1):取叶酸对映异构体对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条件为:/n色谱柱采用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n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n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n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n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酸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条件为:
色谱柱采用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
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
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
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
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叶酸对映异构体对照品,用28.6g/L碳酸钠溶液溶解,并采用0-80%甲醇定容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称取叶酸供试品,用28.6g/L碳酸钠溶液溶解,并采用0-80%甲醇定容得到供试品溶液;
S2)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阴离子交换手性色谱柱;
流动相由组分A、B、C组成;
所述组分A包括甲醇和/或乙腈;
所述组分B选自冰醋酸、丙酸、苯甲酸、苯乙酸或三氟乙酸;
所述组分C包括三乙胺和/或二乙胺;
S3)测定方法:
将所述的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按照所述的色谱条件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对照品溶液的峰位置定位供试品溶液中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峰位置,按照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供试品中叶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艳王黎雯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