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9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涉及空调及新风系统领域,本申请系统的新风管路和空调管路二合一,统一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等内环境;单房间内除了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无需安装其他运动部件及设备,运行更加安静,噪音小;单个房间相对独立系统,方便控制,利于节能;可根据室内空气品质调节新风供应量,并且可安装多种传感器,多角度全方位控制电动风阀启闭,系统运行更加智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
本申请涉及空调及新风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室内空气调节系统中,均是依靠空调系统进行制冷和制热,依靠新风系统实现室内通风换气,空调系统与新风系统相对独立,各自单独控制;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是户式中央空调加上户式新风两个独立的系统以及各自独立的设备,系统开启只能是整体系统启动,当只需要部分房间使用时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现解决此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在空调室内机部分以及新风机部分设置三速的控制开关,同步调节空调系统与新风系统的工作状态;或者增加新的智能控制装置,使得空调系统做到集控,可根据空调室内机运行台数调整室外机的运行频率以达到节能目的,但都无法完全实现新风系统与空调系统在每个房间内的独立启停和调节,消费者使用时仍有此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所述系统包含集空调和新风供应于一体的单房间采暖制冷及新风供应设备,可实现单房间单控,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节能。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包括室外循环部分和室内控制部分,所述室外循环部分包括热交换系统、回风系统、新风进风系统和新风出风系统,所述室内控制部分包括室内送风系统、室内排风系统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循环部分用于能够连通室外环境,所述室内控制部分用于分别安装于每个独立房间;所述新风进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回风系统和热交换系统之间的送风管路,所述室内排风系统与回风系统连接,所述室内送风系统与新风出风系统连接,所述传感器连接于室内送风系统和室内排风系统之间,所述传感器与新风进风系统通过电控模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房间内安装一套室内控制部分和传感器,实现单房间单控;新风进风系统设置于室外循环部分的回风系统之后,室内回风均经过新风进风系统处理,新风管路和空调管路二合一,统一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等内环境。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冷媒管,所述新风进风系统设置于压缩机的前端送风管路上;所述回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及其前端的排风入口;所述新风出风系统包括第二风机及其末端的新风出口;所述室内排风系统包括室内回风口,所述室内回风口连接回风系统,所述室内送风系统包括室内送风口,所述室内送风口连接新风出风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房间内只存在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两个部件,无其他运动件,系统运行更加安静。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二氧化碳传感器,其中,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用来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向电控模块传递检测信号,使得新风进风系统的电动风阀打开以打开新风进风系统,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标准范围内时,电动风阀能够关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碳传感器起到室内环境监测功能,通过传感器向新风进风系统传递启停信号,自动感应是否需要空气净化功能,无需人为开启。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进风系统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新风入口和过滤组,所述新风入口处设置电动风阀,所述过滤组包括在进风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粗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风进风系统在循环室内外空气时,可以通过三层过滤吸附装置对外部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使进入送风管路的空气无细菌和粉尘,同时有利于延长管路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末端出口和第二风机末端出口均设置粗效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房间内的空气经过室内排风系统进入回风系统后,以及空气由新风出风系统进入单房间时,都能对管路内的空气进行基本过滤,在管路多点布置过滤网,保证整个循环处于洁净状态。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紫外线消杀传感器,所述新风出风系统处设置相应的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紫外线消杀传感器通过电动风阀控制;所述传感器包括臭氧传感器;所述新风出风系统处设置相应的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传感器的启闭通过电动风阀控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房间内的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当检测到房间内有害细菌超标时,电动风阀接收信号后关闭,保证室内无空气流动,进行统一隔离消杀。进一步地,所述室内送风口处安装的导风板为环形导风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导风结构比常用的四向导风板出风风速更加均匀,对单房间的空气循环流通也更高效。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所述的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单房间内除了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无需安装其他运动部件及设备,运行更加安静,噪音小。2.单个房间相对独立系统,方便控制,利于节能。3.可根据室内空气品质调节新风供应量,并且可安装多种传感器,多角度全方位控制电动风阀启闭,系统运行更加智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系统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单控管路示意图;图3为控制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蒸发器;2、冷凝器;3、冷媒管;4、压缩机;5、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7、新风入口;8、电动风阀;9、过滤组;901、粗效过滤器;902、亚高效过滤器;903、活性炭吸附层;10、排风入口;11、新风出口;12、室内回风口;13、室内送风口;14、传感器;15、粗效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考图1-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包括室外循环部分和室内控制部分,所述室外循环部分包括热交换系统、回风系统、新风进风系统和新风出风系统,所述室内控制部分包括室内送风系统、室内排风系统和传感器14;所述室外循环部分用于能够连通室外环境,可以设置于室内客厅与室外交接处,所述室内控制部分用于分别安装于每个独立房间内。所述新风进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回风系统和热交换系统之间的送风管路,所述室内排风系统与回风系统连接,所述室内送风系统与新风出风系统连接,单个房间内冷热空气经过室内排风系统经过排风入口10,与新风出风系统进行热量交换,形成系统循环闭环。具体来说,所述新风出风系统处设置板式热回收装置,来自单个房间室内回风口12的冷热空气和和室外进入的新风同时经过板式热回收装置,进行热量或者冷量的回收利用,从而使室外新风达到预冷预热的效果,预冷预热后的新风再经过所述热交换系统进行冷热处理,达到适宜温度后再输送至单个房间。所述板式热回收装置为现有装置,图中未示出具体结构。所述传感器14连接于室内送风系统和室内排风系统之间,所述传感器14与新风进风系统通过电控模块连接。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压缩机4和冷媒管3,所述新风进风系统设置于压缩机4的前端送风管路上,新风管路与原空调管路二合一,统一进出风;所述新风进风系统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新风入口7和过滤组9,所述新风入口7处设置电动风阀8,传感器14具体向电动风阀8传递信号,控制新风进风系统的运行启停及进风量等工况。所述过滤组9包括在进风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粗效过滤器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循环部分和室内控制部分,所述室外循环部分包括热交换系统、回风系统、新风进风系统和新风出风系统,所述室内控制部分包括室内送风系统、室内排风系统和传感器;所述室外循环部分用于能够连通室外环境,所述室内控制部分用于分别安装于每个独立房间;所述新风进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回风系统和热交换系统之间的送风管路,所述室内排风系统与回风系统连接,所述室内送风系统与新风出风系统连接,所述传感器连接于室内送风系统和室内排风系统之间,所述传感器与新风进风系统通过电控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循环部分和室内控制部分,所述室外循环部分包括热交换系统、回风系统、新风进风系统和新风出风系统,所述室内控制部分包括室内送风系统、室内排风系统和传感器;所述室外循环部分用于能够连通室外环境,所述室内控制部分用于分别安装于每个独立房间;所述新风进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回风系统和热交换系统之间的送风管路,所述室内排风系统与回风系统连接,所述室内送风系统与新风出风系统连接,所述传感器连接于室内送风系统和室内排风系统之间,所述传感器与新风进风系统通过电控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压缩机(4)和冷媒管(3),所述新风进风系统设置于压缩机(4)的前端送风管路上;所述回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5)及其前端的排风入口(10);所述新风出风系统包括第二风机(6)及其末端的新风出口(11);所述室内排风系统包括室内回风口(12),所述室内回风口(12)连接回风系统,所述室内送风系统包括室内送风口(13),所述室内送风口(13)连接新风出风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室内单控空调新风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二氧化碳传感器,其中,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用来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朗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