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82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平台结构看台板本体只采用钢结构进行螺纹连接存在松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该结构包括固定桩、看台板本体和橡胶垫块,固定桩内设有钢梁,钢梁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台,连接台上焊接钢筋套筒,钢筋套筒紧固连接螺纹钢筋;看台板本体卡接设置于两个固定桩之间,看台板本体上开设灌浆孔;橡胶垫块设置于连接台与看台板本体之间;每个螺纹钢筋穿过对应的灌浆孔,通过将灌浆孔采用高强灌浆料灌满,实现固定桩与看台板本体之间的紧固连接。橡胶垫块可以增强多个看台板本体之间安装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灌浆孔对固定桩实现灌浆,从而增强看台板本体和固定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体育赛事从古至今就成为人民所喜爱的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赛事的观赏需求也越来也高,大型比赛的举行通常都在城市的体育场中进行,在进行比赛时,会给观众安置在看台进行观看,因此对于看台板本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看台板本体只采用钢结构进行螺纹连接,连接的稳定性较弱,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看台板本体的连接处松动,从而给观众的安全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代替传统螺栓与螺母的连接方式,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且不需要担心螺栓与螺母生锈的现象,且固定方式更加稳定,可靠性更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包括:固定桩,所述固定桩有两个;看台板本体,所述看台板本体卡接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桩之间,所述看台板本体上开设灌浆孔;钢梁,所述钢梁设置于所述固定桩内腔,所述钢梁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焊接钢筋套筒,所述钢筋套筒紧固连接螺纹钢筋;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台与所述看台板本体之间;每个所述螺纹钢筋穿过对应的灌浆孔,通过将灌浆孔采用高强灌浆料灌满,实现固定桩与看台板本体之间的紧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平台结构包括固定桩、看台板本体和橡胶垫块,固定桩内设有钢梁,钢梁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台,连接台上焊接钢筋套筒,钢筋套筒紧固连接螺纹钢筋;看台板本体卡接设置于两个固定桩之间,看台板本体上开设灌浆孔;橡胶垫块设置于连接台与看台板本体之间;每个螺纹钢筋穿过对应的灌浆孔,通过将灌浆孔采用高强灌浆料灌满,实现固定桩与看台板本体之间的紧固连接。通过设置螺纹钢筋与钢筋套筒,采用螺纹钢筋插接于钢筋套筒的方式,代替传统螺栓与螺母的连接方式,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且不需要担心螺栓与螺母生锈的现象,且固定方式更加稳定,可靠性更强。最主要的是,通过设置橡胶垫块,可以增强多个看台板本体之间安装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灌浆孔对固定桩实现灌浆,从而增强看台板本体和固定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大部分部件可以实现工厂预制,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式连接,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加快施工预制化拼装施工速度,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台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台等间距排列固定设置于所述钢梁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套筒为一对,同一连接台上的两个钢筋套筒对称布置于连接台顶端。两个钢筋套筒关于连接台的顶端对称,钢筋套筒与连接台之间相导通。进一步地,所述看台板本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看台板本体相互垂直排列设置。设置的多个看台板本体便于乘坐更多的观众,且采用垂直排列的方式,从而便于多个看台板本体之间相连接。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看台板本体等间距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固定桩、看台板本体、钢梁、连接台、钢筋套筒和橡胶垫块备用,所述钢梁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四个连接台,每个连接台上焊接一对钢筋套筒;步骤S2、将所述钢梁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桩内腔,钢筋套筒配套紧固螺纹钢筋,并在两个固定桩之间卡接看台板本体,在连接台与看台板本体之间设置橡胶垫块;步骤S3、通过看台板本体设置的灌浆孔浇筑高强灌浆料直至灌满,实现固定桩与看台板本体之间的紧固连接。进一步地,同一连接台上的两个钢筋套筒对称布置于连接台顶端。进一步地,所述看台板本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看台板本体相互垂直排列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平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平台结构中钢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平台结构中固定桩的剖视图。图中:1-固定桩;2-看台板本体;3-螺纹钢筋;4-橡胶垫块;5-灌浆孔;6-钢梁;7-连接台;8-钢筋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平台结构的结构组成。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装配式平台结构包括固定桩1、看台板本体2和橡胶垫块4,固定桩1内设有钢梁6,钢梁6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台7,连接台7上焊接钢筋套筒8,钢筋套筒8紧固连接螺纹钢筋3;看台板本体2卡接设置于两个固定桩1之间,看台板本体2上开设灌浆孔5;橡胶垫块4设置于连接台7与看台板本体2之间;每个螺纹钢筋3穿过对应的灌浆孔5,通过将灌浆孔5采用高强灌浆料灌满,实现固定桩1与看台板本体2之间的紧固连接。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螺纹钢筋3与钢筋套筒8,采用螺纹钢筋3插接于钢筋套筒8的方式,代替传统螺栓与螺母的连接方式,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且不需要担心螺栓与螺母生锈的现象,且固定方式更加稳定,可靠性更强。而且,橡胶垫块4可以增强多个看台板本体2之间安装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灌浆孔5对固定桩1实现灌浆,从而增强看台板本体2和固定桩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连接台7有四个,四个连接台7等距离排列于钢梁6的上端;连接台7的顶端焊接有一对钢筋套筒8,所述钢筋套筒8上紧固有螺纹钢筋3;钢筋套筒8套接有橡胶垫块4,该橡胶垫块4位于连接台7和看台板本体2之间。看台板本体2开设有与螺纹钢筋3正对的灌浆孔5,每个螺纹钢筋3穿过对应灌浆孔5。通过将灌浆孔5内用高强灌浆料灌满,实现紧固连接。从而增强了看台板本体2安装的稳定性。每个连接台7上的两个钢筋套筒8关于连接台7的顶端对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橡胶垫块4便于对看台板本体2的安装提供稳定性,防止安装过程中看台板本体2松动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两个钢筋套筒8关于连接台7的顶端对称,钢筋套筒8与连接台7之间相导通。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看台板本体2设有多个,多个看台板本体2相互垂直排列;设置的多个看台板本体2便于乘坐更多的观众,且采用垂直排列的方式,从而便于多个看台板本体2之间相连接。当然,可以将多个看台板本体等间距设置。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固定桩1、看台板本体2、钢梁6、连接台7、钢筋套筒8和橡胶垫块4备用,钢梁6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四个连接台7,每个连接台7上焊接一对钢筋套筒8;步骤S2、将钢梁6内置设置于固定桩1内腔,钢筋套筒8配套紧固螺纹钢筋3,并在两个固定桩1之间卡接看台板本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桩,所述固定桩有两个;/n看台板本体,所述看台板本体卡接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桩之间,所述看台板本体上开设灌浆孔;/n钢梁,所述钢梁设置于所述固定桩内腔,所述钢梁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焊接钢筋套筒,所述钢筋套筒紧固连接螺纹钢筋;/n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台与所述看台板本体之间;每个所述螺纹钢筋穿过对应的灌浆孔,通过将灌浆孔采用高强灌浆料灌满,实现固定桩与看台板本体之间的紧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桩,所述固定桩有两个;
看台板本体,所述看台板本体卡接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桩之间,所述看台板本体上开设灌浆孔;
钢梁,所述钢梁设置于所述固定桩内腔,所述钢梁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焊接钢筋套筒,所述钢筋套筒紧固连接螺纹钢筋;
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台与所述看台板本体之间;每个所述螺纹钢筋穿过对应的灌浆孔,通过将灌浆孔采用高强灌浆料灌满,实现固定桩与看台板本体之间的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台等间距排列固定设置于所述钢梁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套筒为一对,同一连接台上的两个钢筋套筒对称布置于连接台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看台板本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纯徐磊张杰王钰赟陈彦孜徐伟涛周宗博龚耀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