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整装置和排水管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78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力调整装置和排水管道构造。压力调整装置(65)具有:能够扩缩的弹性扩缩体(68),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两个开口部;以及通气阀(110),其与弹性扩缩体(68)的一个开口部连结,在筒体的内部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通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调整装置和排水管构造
本公开涉及压力调整装置和排水管构造。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8-105035号公报中公开了设有压力缓和装置和通气部件的排水管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该排水管构造中,由于设有压力缓和装置和通气部件,因此能够利用压力缓和装置抑制排水管道的正压,利用通气部件抑制排水管道的负压。但是,压力缓和装置和通气部件分别设置,在调整正压、负压这两者且设为紧凑的形状的方面有改善的余地。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调整正压、负压这两者且排水管构造紧凑的压力调整装置和排水管构造。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第1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具有:能够扩缩的筒体,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两个开口部;以及通气部,其与所述筒体的一个开口部连结,在所述筒体的内部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通气。在第1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将筒体的另一个开口部连接于弯管的下游侧的排水管道来使用。在技术方案1的压力调整装置中,抑制正压的筒体与抑制负压的通气部连结,能够将连结了通气部的筒体安装在排水管道的一处,因此,与将通气部和筒体安装在排水管道的不同部位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排水管构造紧凑。作为一个例子,在弯管的下游侧的排水管道内的压力变得比外部空气压力高的情况,换言之是变为正压的情况下,通过设于弯管的下游侧的筒体扩径、换言之是膨胀,从而降低对弯管侧作用的正压。由此,抑制弯管的水封向上游侧喷出,换言之是由正压引起的弯管的破封。另一方面,在弯管的下游侧的排水管道内的压力变得比外部空气压力低的情况,换言之是变为负压的情况下,外部空气从设于弯管的下游侧的通气部件流入,外部空气经由筒体流入到弯管的下游侧的排水管道内。由此,降低对弯管侧作用的负压,能够抑制弯管的水封被向下游侧吸入换言之是由负压引起的弯管的破封。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在第2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具有:出口罩,其以覆盖一个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筒体并且安装有所述通气部,并具备将所述筒体与所述通气部连通的第1连通孔;入口罩,其以覆盖另一个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筒体,并具备将排水管与所述筒体连通的第2连通孔;以及主体罩,其安装于所述入口罩和所述出口罩,并包围所述筒体的周围。在第2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安装于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筒体的一侧的出口罩和安装于筒体的另一侧的入口罩安装于主体罩。作为一个例子,在以将安装有通气部的出口罩配置于比入口罩靠上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压力调整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入口罩隔着出口罩、主体罩支承通气部的重量。即,由于通气部的重量不传递到筒体,因此能够使筒体在不压溃的情况下扩缩。根据第2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在第3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所述主体罩从与所述入口罩和所述出口罩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支承所述入口罩和所述出口罩。在第3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由于主体罩从与入口罩和出口罩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支承入口罩和出口罩,因此即使对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筒体作用正压和负压,也抑制筒体的轴向上的变形。因此,即使压力变动作用于筒体,也能够抑制压力调整装置沿轴向移动。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在第4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在所述主体罩的内周面设有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所述入口罩以及所述出口罩卡合,并支承所述入口罩以及所述出口罩。在第4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通过入口罩以及出口罩与设于主体罩的内周面的支承部卡合,从而入口罩以及出口罩支承于主体罩,因此即使压力变动作用于在入口罩和出口罩安装的筒体,也能够抑制压力调整装置沿轴向移动。根据第2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压力调整装置,在第5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所述入口罩与所述主体罩设为能够相对旋转,所述出口罩与所述主体罩被阻止相对旋转的固定部阻止相对旋转。在第5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由于入口罩与主体罩设为能够相对旋转,出口罩与主体罩被阻止相对旋转的固定部阻止相对旋转,因此筒体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出口罩和主体罩一体地连结,安装于筒体的入口罩能够相对于主体罩相对旋转。因而,在组装时,不扭转筒体就能够将入口罩、出口罩、主体罩及筒体一体化。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在将通气部件拧入并安装于出口罩的情况下,只要把持设为不能相对于出口罩相对旋转的主体罩,就能够在不使出口罩旋转的情况下拧入通气部件,提高组装作业性。根据第1技术方案~第5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压力调整装置,在第6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在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与一个所述开口部和另一个所述开口部连通的第1空间以及与所述第1空间连通并沿所述筒体的放射方向和轴向延伸的多个第2空间,在从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交叉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空间的最大宽度设定为比所述第2空间的最大宽度大。在第6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在筒体的内部变为负压的情况下,认为有时筒体整体缩径,筒体的形成第2空间的壁面相互密合,第2空间消失。但是,由于将筒体的一个开口部与另一个开口部连通的第1空间的最大宽度设定为比第2空间的最大宽度大,因此即使当在负压的作用下第2空间消失的情况下,第1空间的宽度虽然变窄,但也避免消失。因此,即使在变为负压的情况下,筒体的一个开口部与另一个开口部也借助第1空间维持连通状态,能够将从通气部导入的外部空气经由第1空间导入到排水管道侧。根据第1技术方案~第6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压力调整装置,在第7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所述筒体包括:基部,其沿径向延伸设置,并形成有所述开口部;以及壁部,其竖立设置于所述基部,朝向所述筒体的轴向和放射方向延伸,并划分第2空间,所述基部与至少所述壁部的轴心侧的部分借助相对于所述基部倾斜的倾斜面连接。在第7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通过借助倾斜面连接划分第2空间的壁部的至少轴心侧的部分和基部,从而与将该壁部和基部连接成直角的情况相比较,壁部与基部的连结部分容易变形,由此,筒体整体容易扩径,容易吸收正压。根据第1技术方案~第7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压力调整装置,在第8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在所述筒体与配置于所述筒体的上侧的所述通气部之间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构成为包含阀座和阀芯,该阀芯与所述阀座分开地配置于该阀座的下方,并浮在水上。在第8技术方案的压力调整装置中,在万一从下游侧逆流来的排水在筒体的内部上升的情况下,浮球阀浮在排水上而与阀座抵接,堵塞浮球阀与阀座之间的间隙,因此抑制排水进入到通气部。由此,抑制逆流的排水经由通气部流出到外部。另外,在排水未进入到筒体的状态下,浮球阀自阀座向下方分开,因此能够使从通气部导入的外部空气经由阀座与浮球阀之间的间隙向排水管道通过。第9技术方案的排水管构造具有弯管和第1技术方案~第8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所述弯管包括:流入部,其供流入的排水朝向下方流动;第1下行弯曲管部,其设于所述流入部的下方,从铅垂方向上侧朝向水平方向向下弯曲;第1上行弯曲管部,其设于所述第1下行弯曲管部的排水下游侧,从水平方向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调整装置,其中,/n该压力调整装置具有:/n能够扩缩的筒体,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两个开口部;以及/n通气部,其与所述筒体的一个开口部连结,在所述筒体的内部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通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3 JP 2019-2251711.一种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该压力调整装置具有:
能够扩缩的筒体,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两个开口部;以及
通气部,其与所述筒体的一个开口部连结,在所述筒体的内部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通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该压力调整装置具有:
出口罩,其以覆盖一个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筒体并且安装有所述通气部,并具备将所述筒体与所述通气部连通的第1连通孔;
入口罩,其以覆盖另一个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筒体,并具备将排水管与所述筒体连通的第2连通孔;以及
主体罩,其安装于所述入口罩和所述出口罩,并包围所述筒体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罩从与所述入口罩和所述出口罩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支承所述入口罩和所述出口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在所述主体罩的内周面设有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所述入口罩以及所述出口罩卡合,并支承所述入口罩以及所述出口罩。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入口罩与所述主体罩设为能够相对旋转,
所述出口罩与所述主体罩被阻止相对旋转的固定部阻止相对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在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与一个所述开口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