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4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包括与建筑结构下层梁固定连接的底板、用于形成黏滞流体容腔的外部侧面钢板,设置于外部侧面钢板内腔的立板以及固定在外部侧面钢板顶端的上部盖板;内剪切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中的上下层梁发生相对位移,外箱体和内剪切板组件发生相对运动,一方面外部侧面钢板内部的粘滞流体剪切耗散地震的能量,另一方面,永磁铁与导体板发生相对运动,产生抑制相对的电流阻尼,从而达到结构耗能的效果,在两种耗能方式的作用下,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更高效率的保护建筑结构在地震下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
本技术涉及阻尼墙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
技术介绍
电涡流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墙都是在振动控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电涡流阻尼器主要是基于运动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涡流效应的工作原理,导体的动能通过涡电流转化为热能,从而耗散能量;其具有无接触和磨损、阻尼可调和寿命长等优点。而粘滞阻尼墙主要的构成单元是由充满粘滞流体的外箱体、插入其中的内钢板,外箱体和内刚体分别与上层梁和下层梁相连,当发生地震时,上下层建筑结构的相对位移会导致外箱体和内钢板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流体产生剪切阻抗力,吸收地震能量,减少结构震动响应;粘滞阻尼墙产品形状类似于剪力墙,故具有安装方便,厚度小不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同时具有耗能效率高、既可抗震又可抗风、免维护的优势。而目前阻尼器更多地考虑是在有限的空间下,更大效率地吸收地震所吸收的能量。而采用传统的电涡流阻尼器或者粘滞阻尼墙,为了或者更大的耗散效率,仅仅是通过数量的增加,可能会限制各自的应用场合,同时效率得不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包括与建筑结构下层梁固定连接的底板、用于形成黏滞流体容腔的外部侧面钢板,设置于外部侧面钢板内腔的立板以及固定在外部侧面钢板顶端的上部盖板;内剪切板组件,所述内剪切板组件包括与建筑结构上层梁固定连接的顶部连接板以及固定在顶部连接板底部的矩形剪切板;所述顶部连接板呈“工”字形设置,所述顶部连接板的下翼缘板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导体固定板,两个所述导体固定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导体板,所述外部侧面钢板的外壁上固定有与导体板相对应的永磁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部侧面钢板和立板固定在底板的顶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部侧面钢板的前后端均焊接有四个限位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矩形剪切板上具有与限位轴相适配的长腰形的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体板为非磁性导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部连接板的下翼缘板上具有长腰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中的上下层梁发生相对位移,外箱体和内剪切板组件发生相对运动,一方面外部侧面钢板内部的粘滞流体剪切耗散地震的能量,另一方面,永磁铁与导体板发生相对运动,产生抑制相对的电流阻尼,从而达到结构耗能的效果,在两种耗能方式的作用下,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更高效率的保护建筑结构在地震下的安全。2、本技术中,顶部连接板的下翼缘板上具有长腰孔,通过长腰孔可以调节导体板与永磁铁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阻尼的可调,适应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墙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墙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箱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剪切板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剪切板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箱体内部俯视示意图;图例说明:1、外箱体;2、内剪切板组件;3、导体固定板;4、导体板;5、永磁铁;101、底板;102、外部侧面钢板;103、立板;104、上部盖板;105、限位轴;201、顶部连接板;202、矩形剪切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包括与建筑结构下层梁固定连接的底板101、用于形成黏滞流体容腔的外部侧面钢板102,设置于外部侧面钢板102内腔的立板103以及固定在外部侧面钢板102顶端的上部盖板104,上部盖板104减少空气与粘滞流体的接触,外部侧面钢板102和立板103固定在底板101的顶部,粘滞流体是一种烃类高分子材料,填充与外部侧面钢板102的内腔;内剪切板组件2,内剪切板组件2包括与建筑结构上层梁固定连接的顶部连接板201以及固定在顶部连接板201底部的矩形剪切板202,矩形剪切板202与立板103和外部侧面钢板102内壁均存在一定的间隙;顶部连接板201呈“工”字形设置,顶部连接板201的下翼缘板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导体固定板3,两个导体固定板3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导体板4,导体板4为非磁性导体,顶部连接板201可带动导体固定板3和导体板4进行移动,外部侧面钢板102的外壁上固定有与导体板4相对应的永磁铁5,永磁铁5与导体板4之间设有阻尼间隙,导体板4与永磁铁5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可产生抑制相对运动的电流阻尼,起到了耗能的效果。具体的,如图3-图5所示,外部侧面钢板102的前后端均焊接有四个限位轴105,限位轴105与立板103固定连接,提高了立板103的抗侧向变形能力,矩形剪切板202上具有与限位轴105相适配的长腰形的通孔,限位轴105贯穿通孔,通孔的孔宽大于限位轴105的直径,限位轴105与通孔滑动配合,使得矩形剪切板202只能在外部侧面钢板102内腔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具体的,如图6所示,顶部连接板201的下翼缘板上具有长腰孔,长腰孔纵向分布,通过长腰孔的设置,导体板4可以有一段可以微调的行程,从而实现阻尼的可调,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工作原理: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中的上下层梁发生相对位移,外箱体1和内剪切板组件2发生相对位移,顶部连接板201带动导体固定板3和导体板4发生移动,永磁铁5与导体板4发生相对运动,产生抑制相对的电流阻尼,从而达到结构耗能的效果,另一方面,外部侧面钢板102内部的粘滞流体剪切耗散地震的能量,在两种耗能方式的作用下,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更高效率的保护建筑结构在地震下的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包括与建筑结构下层梁固定连接的底板(101)、用于形成黏滞流体容腔的外部侧面钢板(102),设置于外部侧面钢板(102)内腔的立板(103)以及固定在外部侧面钢板(102)顶端的上部盖板(104);/n内剪切板组件(2),所述内剪切板组件(2)包括与建筑结构上层梁固定连接的顶部连接板(201)以及固定在顶部连接板(201)底部的矩形剪切板(202);/n所述顶部连接板(201)呈“工”字形设置,所述顶部连接板(201)的下翼缘板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导体固定板(3),两个所述导体固定板(3)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导体板(4),所述外部侧面钢板(102)的外壁上固定有与导体板(4)相对应的永磁铁(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涡流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包括与建筑结构下层梁固定连接的底板(101)、用于形成黏滞流体容腔的外部侧面钢板(102),设置于外部侧面钢板(102)内腔的立板(103)以及固定在外部侧面钢板(102)顶端的上部盖板(104);
内剪切板组件(2),所述内剪切板组件(2)包括与建筑结构上层梁固定连接的顶部连接板(201)以及固定在顶部连接板(201)底部的矩形剪切板(202);
所述顶部连接板(201)呈“工”字形设置,所述顶部连接板(201)的下翼缘板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导体固定板(3),两个所述导体固定板(3)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导体板(4),所述外部侧面钢板(102)的外壁上固定有与导体板(4)相对应的永磁铁(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炜孔伟明李向群刘甄真周久香
申请(专利权)人: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