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46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部;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壁外侧;盖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部,所述盖体通过盖体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踏杆,与所述箱体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踏杆一端用于脚踏;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踏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箱体一侧;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盖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可以脚踏开启盖体,将有效提高实验效率,且更符合无菌操作准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生物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
技术介绍
恒温振荡培养箱为生物、医疗领域常用设备,具体的,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0438669U中就给出一种恒温振荡培养箱的具体结构。但是,现有常用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一般需要采用手动开启培养箱箱盖。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手上经常拿有细菌培养瓶或实验试剂,不便手动开启盖门,且出于洁净操作考虑,不同人员接触盖门把手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可以脚踏开启盖体,具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部;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壁外侧;盖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部,所述盖体通过盖体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踏杆,与所述箱体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踏杆一端用于脚踏;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踏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箱体一侧;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踏杆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底部。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机构为阻尼杆;所述阻尼杆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杆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第三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靠近箱体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杆包括:缸体;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活塞端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所述缸体的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阻尼孔。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阻尼杆还包括阀芯,所述阀芯包括:挡片;导杆,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挡片底部,所述阻尼孔贯穿所述挡片与导杆,所述导杆自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缸体底部;所述挡片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错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内壁底部设置有阻挡机构,所阻挡机构限制所述挡片上移距离。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机构为环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踏杆用于脚踏的一端设置有踏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可以脚踏开启盖体,将有效提高实验效率,且更符合无菌操作准则。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正视示意图;图2:图1中A-A’截面示意图;图3:阻尼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支撑部;3、盖体;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第三连接部;4、开盖机构;4-1、踏杆;4-2、顶杆;4-3、踏板;5、阻尼杆;5-1、缸体;5-2、活塞杆;5-3、阻尼孔;5-4、第一通孔;5-5、阀芯;5-6、挡片;5-7、导杆;5-8、第二通孔;5-9、第三通孔;5-10、阻挡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另外,由于现在使用的培养箱一般都是恒温振荡培养箱,恒温、振荡相关的技术方案均为现有技术,因此在说明书附图及下列具体实施例中,均将恒温、振荡相关的技术方案予以省略。本技术提供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如图1-图2所示,具体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部;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设置在所述箱体1一侧壁外侧;盖体3,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部,所述盖体3通过盖体3的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支撑部2转动连接;具体的,如未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动连接均指铰接;开盖机构4,所述开盖机构4包括:踏杆4-1,与所述箱体1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踏杆4-1一端用于脚踏;顶杆4-2,所述顶杆4-2一端与所述踏杆4-1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顶杆4-2另一端与所述盖体3的第二连接部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靠近箱体1一侧;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1与所述盖体3之间。使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时,实验人员手持细菌培养瓶或实验试剂,可以通过脚踩踏杆4-1,使得踏杆4-1上顶顶杆4-2,从而将盖体3开启,从而免除了实验人员手动开启盖体3的麻烦。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效率,防止不同人员接触盖门把手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更符合无菌操作准则。而阻尼机构可以使盖体缓慢闭合,防止闭合过猛而损害细菌培养瓶或实验试剂。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踏杆4-1设置在所述箱体1外侧底部。本实施例给出了踏杆4-1的具体设置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阻尼机构为阻尼杆5;所述阻尼杆5一端与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杆5另一端与所述盖体3的第三连接部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靠近箱体1一侧。本实施例给出了阻尼机构具体为一种阻尼杆5的实施方式。在盖体3闭合时,阻尼杆5起到减缓盖体3的闭合速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阻尼杆5包括:缸体5-1;活塞杆5-2,所述活塞杆5-2的活塞端设置在所述缸体5-1内,所述活塞杆5-2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5-1;所述缸体5-1的远离所述活塞杆5-2的一端设置有阻尼孔5-3,具体的,阻尼孔5-3的内径小于缸体5-1内径的1/20,更具体地,本实施中阻尼孔5-3的内径为缸体5-1内径的1/30。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阻尼杆5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盖体3闭合时,第三连接部3-3下压活塞杆5-2,从而使得缸体5-1中的气体只能缓慢通过阻尼孔5-3流出,从而起到减缓盖体3闭合速度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缸体5-1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5-4;所述阻尼杆5还包括阀芯5-5,所述阀芯5-5包括:挡片5-6;导杆5-7,所述导杆5-7设置在所述挡片5-6底部,所述阻尼孔5-3贯穿所述挡片5-6与导杆5-7,所述导杆5-7自所述第一通孔5-4伸出所述缸体5-1底部;所述挡片5-6上设置有第二通孔5-8,所述缸体5-1底部设置有第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部;/n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壁外侧;/n盖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部,所述盖体通过盖体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n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n踏杆,与所述箱体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踏杆一端用于脚踏;/n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踏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n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箱体一侧;/n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盖体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部;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壁外侧;
盖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部,所述盖体通过盖体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
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
踏杆,与所述箱体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踏杆一端用于脚踏;
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踏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箱体一侧;
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盖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杆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机构为阻尼杆;
所述阻尼杆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杆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第三连接部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靠近箱体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恒温振荡培养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恺兴生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