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江专利>正文

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44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属于水处理领域,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刚投入污水内时,吸附浮球浮在水面上,对水面的悬浮物进行吸附,同时吸附沉球沉入污水内,并解除对控位带的束缚,使半游离吸附球随控位带脱离吸附沉球,并在水体内部对悬浮物进行动态吸附,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双向吸附,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对于污水中悬浮物的吸附效率,并且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在污水携带的热量影响下,控浮球逐渐膨胀,进而逐渐提高吸附沉球整体的排水量,使其浮力逐渐增大,使沉在污水中的吸附沉球逐渐浮起,则呈现本吸附球整体浮在水面上的状态,便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本吸附球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
技术介绍
一般工业污水在排出时,均携带一定的热量,普遍高于环境温度,在排放时,温度需要达到室温或者低于室温,污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颗粒,大颗粒的悬浮物可以通过过滤去除,但是小颗粒的悬浮物使用过滤去除效率较慢,因而一般通过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去除,现有技术中便于吸附材料的回收,一般采用轻质的吸附材料,其本身可以漂浮在水体表面,但是这种吸附方式效率较低,吸附材料不能对水体内部的悬浮物进行相对较高效率的吸附。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它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刚投入污水内时,吸附浮球浮在水面上,对水面的悬浮物进行吸附,同时吸附沉球沉入污水内,并解除对控位带的束缚,使半游离吸附球随控位带脱离吸附沉球,并在水体内部对悬浮物进行动态吸附,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双向吸附,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对于污水中悬浮物的吸附效率,并且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在污水携带的热量影响下,控浮球逐渐膨胀,进而逐渐提高吸附沉球整体的排水量,使其浮力逐渐增大,使沉在污水中的吸附沉球逐渐浮起,则呈现本吸附球整体浮在水面上的状态,便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本吸附球的回收。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包括吸附浮球、吸附沉球以及连接在吸附浮球和吸附沉球之间的控位带,所述吸附浮球包括多孔浮球壳以及卡接在多孔浮球壳与控位带接触处的定堵块,所述定堵块与控位带固定连接,所述多孔浮球壳内部放置有定浮球以及吸附剂颗粒,所述吸附沉球包括多孔沉球壳,所述多孔沉球壳上开凿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固定镶嵌有自消堵块,所述控位带端部固定贯穿自消堵块并延伸至多孔沉球壳内,所述控位带位于多孔沉球壳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浮球,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刚投入污水内时,吸附浮球浮在水面上,对水面的悬浮物进行吸附,同时吸附沉球沉入污水内,并解除对控位带的束缚,使半游离吸附球随控位带脱离吸附沉球,并在水体内部对悬浮物进行动态吸附,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双向吸附,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对于污水中悬浮物的吸附效率,并且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在污水携带的热量影响下,控浮球逐渐膨胀,进而逐渐提高吸附沉球整体的排水量,使其浮力逐渐增大,使沉在污水中的吸附沉球逐渐浮起,则呈现本吸附球整体浮在水面上的状态,便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本吸附球的回收。进一步的,所述定浮球为轻质材料制成,所述控浮球为轻质弹性材料制成,且二者内部均充入有空气,使得二者在水体中时,具有一定的浮力,从而有效保证吸附浮球能够浮在水体表面,同时在一段时间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由于控浮球的弹性,其在污水携带的热量影响下,内部空气逐渐膨胀,使控浮球在多孔沉球壳内逐渐膨胀,逐渐提高吸附沉球整体的排水量,使其浮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沉在污水中的吸附沉球能够逐渐浮起,进而使本吸附球整体浮在水面上,便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本吸附球的回收。进一步的,所述定浮球直径不小于多孔浮球壳的半径,使得定浮球浮力相对较大,能够在本吸附球刚投入污水中时,吸附浮球就能够浮在水面上,从而对水面上的悬浮物进行吸附,所述控浮球的直径小于多孔沉球壳的半径,使得在刚投入污水中时,控浮球浮力相对较小,使得吸附沉球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污水内部,从而对污水内部的悬浮物进行吸附,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双向吸附。进一步的,所述自消堵块为水溶性材料制成,且控浮球直径大于贯通孔内径,使得本吸附球在投入到污水内时,自消堵块遇水溶解,接触对控位带的限位作用,此时贯通孔处于通透状态,控位带位于多孔沉球壳内的部分逐渐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贯通孔处出来,同时控浮球可以有效限制控位带不易完全脱离多孔沉球壳,便于多孔沉球壳的回收。进一步的,所述控位带包括外连带以及内连带,所述外连带和内连带固定连接,且外连带位于多孔沉球壳外侧,所述内连带位于多孔沉球壳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外连带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拨水片,拨水片仿照鱼鳍,使得在污水内时,使得控位带在污水能处于微动态,具备一定摆动的能力,进而带动多个半游离吸附球摆动,进而使其能够更大范围的接触污水内的悬浮物,进而有效提高对水体悬浮物的吸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内连带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游离吸附球。进一步的,所述半游离吸附球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深槽,所述深槽内部同样放置有吸附剂颗粒,所述深槽口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半游离吸附球中心处镶嵌有气球,气球可以有效缓解半游离吸附球整体向下作用的重力,使其具备一定的浮力,从而使得在吸附后一段时间后,半游离吸附球的重力不易想象到多孔沉球壳的上浮。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片为多孔结构,且吸附剂颗粒粒径大于限位片孔径,吸附剂颗粒在半游离吸附球内,能够呈现动态充分与污水接触,进而显著提高半游离吸附球内吸附剂颗粒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吸收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颗粒在深槽内的填充度不超过深槽内部空间容积的80%,使得吸附剂颗粒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便于与污水更加充分的接触。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本吸附球的设置,在刚投入污水内时,吸附浮球浮在水面上,对水面的悬浮物进行吸附,同时吸附沉球沉入污水内,并解除对控位带的束缚,使半游离吸附球随控位带脱离吸附沉球,并在水体内部对悬浮物进行动态吸附,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双向吸附,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对于污水中悬浮物的吸附效率,并且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在污水携带的热量影响下,控浮球逐渐膨胀,进而逐渐提高吸附沉球整体的排水量,使其浮力逐渐增大,使沉在污水中的吸附沉球逐渐浮起,则呈现本吸附球整体浮在水面上的状态,便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本吸附球的回收。(2)定浮球为轻质材料制成,控浮球为轻质弹性材料制成,且二者内部均充入有空气,使得二者在水体中时,具有一定的浮力,从而有效保证吸附浮球能够浮在水体表面,同时在一段时间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由于控浮球的弹性,其在污水携带的热量影响下,内部空气逐渐膨胀,使控浮球在多孔沉球壳内逐渐膨胀,逐渐提高吸附沉球整体的排水量,使其浮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沉在污水中的吸附沉球能够逐渐浮起,进而使本吸附球整体浮在水面上,便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本吸附球的回收。(3)定浮球直径不小于多孔浮球壳的半径,使得定浮球浮力相对较大,能够在本吸附球刚投入污水中时,吸附浮球就能够浮在水面上,从而对水面上的悬浮物进行吸附,控浮球的直径小于多孔沉球壳的半径,使得在刚投入污水中时,控浮球浮力相对较小,使得吸附沉球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污水内部,从而对污水内部的悬浮物进行吸附,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双向吸附。(4)自消堵块为水溶性材料制成,且控浮球直径大于贯通孔内径,使得本吸附球在投入到污水内时,自消堵块遇水溶解,接触对控位带的限位作用,此时贯通孔处于通透状态,控位带位于多孔沉球壳内的部分逐渐在重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包括吸附浮球(1)、吸附沉球(2)以及连接在吸附浮球(1)和吸附沉球(2)之间的控位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浮球(1)包括多孔浮球壳(11)以及卡接在多孔浮球壳(11)与控位带(3)接触处的定堵块(12),所述定堵块(12)与控位带(3)固定连接,所述多孔浮球壳(11)内部放置有定浮球(51)以及吸附剂颗粒(8),所述吸附沉球(2)包括多孔沉球壳(21),所述多孔沉球壳(21)上开凿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固定镶嵌有自消堵块(22),所述控位带(3)端部固定贯穿自消堵块(22)并延伸至多孔沉球壳(21)内,所述控位带(3)位于多孔沉球壳(21)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浮球(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包括吸附浮球(1)、吸附沉球(2)以及连接在吸附浮球(1)和吸附沉球(2)之间的控位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浮球(1)包括多孔浮球壳(11)以及卡接在多孔浮球壳(11)与控位带(3)接触处的定堵块(12),所述定堵块(12)与控位带(3)固定连接,所述多孔浮球壳(11)内部放置有定浮球(51)以及吸附剂颗粒(8),所述吸附沉球(2)包括多孔沉球壳(21),所述多孔沉球壳(21)上开凿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固定镶嵌有自消堵块(22),所述控位带(3)端部固定贯穿自消堵块(22)并延伸至多孔沉球壳(21)内,所述控位带(3)位于多孔沉球壳(21)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浮球(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浮球(51)为轻质材料制成,所述控浮球(52)为轻质弹性材料制成,且二者内部均充入有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浮球(51)直径不小于多孔浮球壳(11)的半径,所述控浮球(52)的直径小于多孔沉球壳(21)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沉浮式污水悬浮物吸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消堵块(22)为水溶性材料制成,且控浮球(52)直径大于贯通孔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
申请(专利权)人:孙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