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35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包括U型部、第一Z型部和第二Z型部;将两组U型部镜像对称固定连接,且两组U型部的第一U型槽的U型开口相互远离;在U型部两侧边的边沿分别固定设置第一Z型部和第二Z型部,第一Z型部和第二Z型部均位于第一U型槽的U型槽外;且第一Z型部与U型部的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第二Z型部与U型部的另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通过本导轨结构,可以提升导轨的称重能力,降低导轨自身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
本技术涉及导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的结构

技术介绍
起重机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日常生产中的常用设施,应用极为广泛;而随着使用的不断推广,对起重机的导轨安装、组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通过本导轨结构,可以提升导轨的称重能力,降低导轨自身重量。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包括U型部、第一Z型部和第二Z型部;将两组U型部镜像对称固定连接,且两组U型部的第一U型槽的U型开口相互远离;在U型部两侧边的边沿分别固定设置第一Z型部和第二Z型部,第一Z型部和第二Z型部均位于第一U型槽的U型槽外;且第一Z型部与U型部的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第二Z型部与U型部的另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Z型部远离U型部的凹槽内固定设置端部连接件。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Z型部远离U型部的凹槽内固定设置端部连接件。进一步地,在所述U型部的底部设置加强肋。进一步地,所述端部连接件为钢管。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相对于U型部的外侧面呈“凹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通过本导轨结构,可以提升导轨的称重能力,降低导轨自身重量。2、设置端部连接件,便于进行拼接施工。3、设置Z型部,便于导轨使用过程中与吊挂件和小车件的配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轨;11-U型部;111-第一U型槽;112-加强肋;12-第一Z型部;121-第二U型槽;13-第二Z型部;131-第三U型槽;14-端部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包括U型部11、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将两组U型部11镜像对称固定连接,且两组U型部11的第一U型槽111的U型开口相互远离;在U型部11两侧边的边沿分别固定设置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均位于第一U型槽111的U型槽外;且第一Z型部12与U型部11的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121,第二Z型部13与U型部11的另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121。将两组U型部11镜像对称焊接连接后,本导轨整体呈镜像对称结构,使用时,小车的滚轮伸入第一U型槽111内,并与U型部11的侧壁抵紧,在受力作业过程中,两组U型部11之间可以形成较强的称重强度;第一Z型部12与小车的主体部分配合使用,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二Z型部13及第三U型槽131与吊挂机构配合作业,实现对本导轨整体的吊挂安装,通过本导轨结构,生产施工方便,成本交底,且使用强度较大。优选的,本导轨通过铸钢一体成型,大大提升成型后的导轨强度,降低导轨本体的重量。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端部连接结构。本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中在所述第一Z型部12远离U型部11的凹槽内固定设置端部连接件14。当导轨拼接时,通过端部连接件14可以快速将多端导轨进行拼接组装,方便快捷。实施例3:如图1-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螺旋叶片结构。本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中在所述第二Z型部13远离U型部11的凹槽内固定设置端部连接件14。当导轨拼接时,通过端部连接件14可以快速将多端导轨进行拼接组装,方便快捷。实施例4:如图1-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强度结构。本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中在所述U型部11的底部设置加强肋112。加强肋112与U型部11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铸钢模具实现或轧制成型,可以提升U型部11在使用过程中的称重强度。实施例5:如图1-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端部连接结构。本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中端部连接件14为钢管。钢管与第一Z型部12或第二Z型部13为焊接连接,当需要进行多段导轨拼接时,通过钢杆依次贯穿相邻两个导轨上的端部连接件14,将两端导轨拼接在一起,之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端导轨之间的接触缝隙进行焊接连接,可以提升导轨的使用强度。优选的,在钢管内设置螺纹,通过螺杆将相邻两个导轨体拼接,可以提升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实施例6:如图1-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连接结构。本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中加强肋112相对于U型部11的外侧面呈“凹形”设置。如图2中所示,凹形的加强肋112使得两组U型部11之间形成一个中空腔体(此区域不进行焊接),在U型部11的其他区域进行焊接时,可以通过对两侧的加强肋112施压,使得U型部11的U型底部的边沿更为抵紧,从而可以提升焊接后的连接强度,提升了本导轨的使用稳定性。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部(11)、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将两组U型部(11)镜像对称固定连接,且两组U型部(11)的第一U型槽(111)的U型开口相互远离;在U型部(11)两侧边的边沿分别固定设置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均位于第一U型槽(111)的U型槽外;且第一Z型部(12)与U型部(11)的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121),第二Z型部(13)与U型部(11)的另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部(11)、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将两组U型部(11)镜像对称固定连接,且两组U型部(11)的第一U型槽(111)的U型开口相互远离;在U型部(11)两侧边的边沿分别固定设置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第一Z型部(12)和第二Z型部(13)均位于第一U型槽(111)的U型槽外;且第一Z型部(12)与U型部(11)的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121),第二Z型部(13)与U型部(11)的另一侧边形成第二U型槽(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用轻质高强导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Z型部(12)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英特格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