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方法及其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23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将通过塑料制成的铆钉芯轴连接两个零件的铆接方法和铆接装置,铆接装置包括铆接模具和通过从其后侧无接触传递能量的辐射源,通过热气使铆钉芯轴塑化或通过冷却剂使塑化后的铆钉芯轴凝固;实现快速的完成铆接,并且不影响连接件的构造和色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接方法及其铆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铆接方法和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借助塑料制成的铆钉圆钉(铆钉销或铆钉销)将两个零件彼此连接是连接方式中的常用手段,该铆钉圆顶被模制或附接到所述零件之一。铆钉圆顶穿过另一部分的开口,然后通常将铆钉芯轴加热至塑化温度,并通过放置在铆钉芯轴上的铆钉冲头使其变形,以使变形的铆钉芯轴接合在另一部分上。在冷却阶段之后,在该阶段中将铆钉芯轴冷却至其凝固温度,然后将铆钉芯轴提铆钉圆顶,从而让两个部分通过铆钉圆顶牢固地彼此连接。同时现有多种加热铆钉芯轴的方法,通常通过电加热元件,通过吹入热空气或通过超声使铆钉圆顶达到其塑化温度;此外,原则上已经知道使用红外线加热铆钉芯轴。这些已知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相对较长的加热和冷却时间,它们通常不允许自动操作中期望的短循环时间。另一个缺点是,当加热铆钉圆顶时,围绕铆钉穹顶的待连接部件的区域通常以这样的方式加热:以这些部件的颜色和结构的不期望的变化的形式在这些区域中发生损坏;这通常是不符合要求的,特别是当颜色和结构的变化在零件的可见侧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铆接方法和一种用于通过塑料铆钉芯轴连接两个或多个零件的铆接装置,利用该铆接方法和铆接装置,零件可以实现快速连接,有效地铆接而不会损坏零件的零件。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铆接方法,用于通过塑料制成的铆钉芯轴连接两个部件、,所述铆钉芯轴通过铆接模具变形,所述铆接模具从其后侧无接触,通过热辐射或通过施加热气将其加热至适合于对铆钉芯轴进行塑化的塑化温度,并且通过与加热的铆接模具接触来使铆钉芯轴塑化;通过无直接接触式的加热,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被加热的铆接模具有针对性地将热量传递到铆钉芯轴,而不会造成明显的热量损失,因此可以减少周期时间。此外,可以防止对与热相关的周围区域的损害,特别是颜色和结构的变化,由于铆钉模具没有与热源的机械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更容易地更换铆接模具。优选的,所述铆接模具通过红外线辐射被加热。原则上可以想到用于加热铆模的其他辐射源,例如广泛多样化的激光辐射,如果铆接模具通过热气加热,则热气优选的由热空气组成。优选的,在所述铆钉芯轴变形之后,通过气体冷却剂冷却所述铆接模具,所述气体冷却剂被导向到所述铆接模具的背面。优选的使用冷空气作为气态冷却剂,变形的铆钉芯棒也优选地通过铆接模具专门地或主要地被冷却,这使得快速的热传递和短的冷却时间成为可能。在铆接方法中所指出的铆接装置,该铆接装置具有用于通过热辐射对铆接模具进行无接触加热的热辐射源,该热辐射源在这种情况下被布置在铆钉模具的后面。热辐射的方式最好是直接对准铆接模具,热辐射最好是一个红外线辐射源。该铆接装置用于通过塑料制成的铆钉芯轴连接两个部件,该铆接装置具有能够与铆钉芯轴接触以使铆钉芯轴变形的铆接模具,还包括热源,该热源以非接触式对所述铆接模具进行加热,并位于铆接模具的后方。优选的,所述热源为热辐射源,通过热辐射对铆接模具进行非接触加热,其中热辐射源在铆接模具的后面。优选的,所述热辐射源是红外辐射源。优选的,所述热源为热气源,该热气源具有至少一个热气出口,所述热气出口布置在所述铆接模具的后面,使得所述热气被引导到所述铆接模具的后面。优选的,所述铆接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气态冷却剂一起工作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剂管线,所述冷却剂管线具有朝着铆接模具的冷却剂出口,冷却剂被引向铆接模具,通过冷却液使铆钉模的温度达到使铆钉芯轴凝固的温度。此设置可以使铆接模具达到使铆钉芯轴顶部通过冷却剂凝固的温度,提供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冷却剂管线,其将冷却剂从不同侧面或中心引导到铆钉模具上,让其冷却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铆接模具为杯形,并包括端壁和套筒形的周壁;所述端壁具有与所述铆钉芯轴匹配的成形表面。套筒形的周壁具有这样的效果,即,热的气体和/或气态的冷却剂集中在铆接模具的端壁的后侧,由此可以进行铆钉芯轴快速有效地的加热和冷却,并及时的退出。优选的,所述周壁仅通过腹板连接至所述端壁,在腹板之间布置有自由空间,该自由空间在周壁的圆周的主要部分上延伸。这些自由空间允许被热辐射或热气体以及气态冷却剂加热的空气容易地从铆接装置的内部以及从铆接冲头的后部排放到外部。优选的,还包括铆接模具保持装置,该铆接模具保持装置具有接收套筒,所述接收套筒的端部区域中安装有所述铆接模具;所述热辐射源布置于接收套筒内,或者所述热气源的热空气出口与铆接模具对齐,以使热辐射或热气体从后部引到铆接模具的端壁上。此设置使得能够制造出非常紧凑,有效且快速工作的铆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布置在所述接收套筒的内部或上方,并且尤其布置在铆接模具的附近。在此尤其优选的是,冷却剂管路通到铆接模具附近的容纳套筒中或者位于容纳套筒的中央,这为接收套筒内的冷却空气或另一种冷却气体从冷却剂出口到铆钉模具的端壁建立了短而直接的路径,这也有助于铆钉模具的快速有效冷却。优选的,所述铆接模具由具有高导热率的金属制成,铆接模具优选的由具有高导热率的金属,特别是钢或黄铜制成。以此方式,可以实现铆钉模具的特别短的加热和冷却时间。优选的,所述铆接模具具有无光泽或深色的背面,以加速热量的吸收。优选的,所述铆接模具的端壁为薄壁,此设置有利于缩短加热和冷却时间。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能够快速的通过塑料件完成两个部件的连接,采用非接触式对能量的传递,响应快速,加热或冷却周期短,连接效果好,并且不影响两个连接件的构造、形状和色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铆接装置的三维视图;图2是图1的铆接装置的下部的局部示意性纵向截面图,以及布置在铆接装置下方的铆钉芯轴;图3是从下方倾斜的示例性铆接模具;图4是图3的铆钉模具从上方倾斜的角度;图5是穿过铆接模具的纵向截面,该截面位于腹板的平面中;图6:穿过铆接模具的纵向截面,该截面位于腹板之间的平面中;图7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过程示意图,其中7a至7c展示出了制造铆钉连接的不同阶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了铆接装置1,该铆接装置1具有导向套筒2和固定有导向套筒2的保持元件3,借助于该保持元件3,铆接装置1可以至少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即沿轴向移动;借助于未示出的移动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示出的实施例变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导向套筒2竖直地布置,而保持元件3以横向臂的形式水平地延伸,导向套筒2例如通过夹具附接到横向臂的一端,导向套筒2和保持元件3的其他类型和选择是容易的。通过沿纵向移动铆接装置1,可以将铆接装置1放置在铆钉芯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接方法,用于通过塑料制成的铆钉芯轴(4)连接两个部件(36、38),所述铆钉芯轴(4)通过铆接模具(22)变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模具(22)从其后侧无接触,通过热辐射或通过施加热气将其加热至适合于对铆钉芯轴(4)进行塑化的塑化温度,并且通过与加热的铆接模具(22)接触来使铆钉芯轴(4)塑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方法,用于通过塑料制成的铆钉芯轴(4)连接两个部件(36、38),所述铆钉芯轴(4)通过铆接模具(22)变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模具(22)从其后侧无接触,通过热辐射或通过施加热气将其加热至适合于对铆钉芯轴(4)进行塑化的塑化温度,并且通过与加热的铆接模具(22)接触来使铆钉芯轴(4)塑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模具(22)通过红外线辐射被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铆钉芯轴(4)变形之后,通过气体冷却剂冷却所述铆接模具(22),所述气体冷却剂被导向到所述铆接模具(22)的背面。


4.一种铆接装置,用于通过塑料制成的铆钉芯轴(4)连接两个部件(36、38),该铆接装置具有能够与铆钉芯轴(4)接触以使铆钉芯轴(4)变形的铆接模具(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源,该热源以非接触式对所述铆接模具(22)进行加热,并位于铆接模具(22)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热辐射源(19),通过热辐射对铆接模具(22)进行非接触加热,其中热辐射源(19)在铆接模具(22)的后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源(19)是红外辐射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热气源,该热气源具有至少一个热气出口,所述热气出口布置在所述铆接模具(22)的后面,使得所述热气被引导到所述铆接模具(22)的后面。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装置还包括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尔汉内斯庄果
申请(专利权)人:三康成都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