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包括总成主体和气腔,所述总成主体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两组进气管的前端均连接有连接头,并且两组连接头的前端均连接有输风管,同时总成主体的顶部预留有除霜口,所述气腔位于总成主体的内部,且气腔的右侧设有支气管,并且支气管的右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设有转动轴,且盖板与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并且盖板的右端后侧设置有仪表盘。该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在进行除霜过程中,通过气腔流向支气管的气流,会推动盖板通过转动轴转动,挤压第二弹簧传出,对仪表盘进行除霜,除霜完成后,气流停止,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使盖板复位,避免灰尘的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
本技术涉及除霜风道总成
,具体为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
技术介绍
近年来,汽车越来越普及,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因为驾驶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车玻璃与温度较低的外界接触,造成驾驶室内玻璃和仪表盘上水汽凝结,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实现,为此我们需要借用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进行除霜处理。现有的仪表盘除霜风道总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车身长时间颠簸,风管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漏气,降低风管的除霜效果,同时现有的除霜风道总成对仪表盘的出风口是敞开式,不美观,容易进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风管易松动和风道容易进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包括总成主体和气腔,所述总成主体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两组进气管的前端均连接有连接头,并且两组连接头的前端均连接有输风管,同时总成主体的顶部预留有除霜口,所述气腔位于总成主体的内部,且气腔的右侧设有支气管,并且支气管的右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设有转动轴,且盖板与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并且盖板的右端后侧设置有仪表盘。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连接头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进气管与总成主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风管由壳体、卡套、第一弹簧、限位块、固定盘和输气管组成,且壳体位于输风管外侧,并且卡套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卡套的内部,且限位块位于第一弹簧的底部,并且固定盘位于限位块的底部,同时输气管位于固定盘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卡套、第一弹簧、限位块和固定盘均关于输气管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且固定盘与输气管紧密贴合,并且限位块与固定盘之间为胶水粘接。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卡套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卡套与限位块之间为滑动连接,并且壳体与连接头之间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除霜口等间距分布于总成主体的顶部,且总成主体与仪表盘之间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总成主体之间通过转动轴构成转动结构,且盖板和转动轴均与第二弹簧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流向支气管的气流,推动盖板通过转动轴转动,挤压第二弹簧传出,对仪表盘进行除霜,除霜完成后,气流停止,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使盖板复位,避免灰尘的进入;2、该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在遇到颠簸时,输气管会挤压固定盘,固定盘推动限位块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进行减震缓冲避免车身颠簸使输气管出现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输风管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总成主体;2、进气管;3、连接头;4、输风管;401、壳体;402、卡套;403、第一弹簧;404、限位块;405、固定盘;406、输气管;5、除霜口;6、气腔;7、支气管;8、盖板;9、转动轴;10、第二弹簧;11、仪表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包括总成主体1、进气管2、连接头3、输风管4、壳体401、卡套402、第一弹簧403、限位块404、固定盘405、输气管406、除霜口5、气腔6、支气管7、盖板8、转动轴9、第二弹簧10和仪表盘11,总成主体1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且两组进气管2的前端均连接有连接头3,并且两组连接头3的前端均连接有输风管4,同时总成主体1的顶部预留有除霜口5,气腔6位于总成主体1的内部,且气腔6的右侧设有支气管7,并且支气管7的右端设置有盖板8,盖板8的内部设有转动轴9,且盖板8与转动轴9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并且盖板8的右端后侧设置有仪表盘11。本例中进气管2与连接头3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进气管2与总成主体1之间为焊接连接,这种设计使进气管2与总成主体1形成一个整体,进气管2与连接头3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连接头3的安装;输风管4由壳体401、卡套402、第一弹簧403、限位块404、固定盘405和输气管406组成,且壳体401位于输风管4外侧,并且卡套402位于壳体401的内部,第一弹簧403位于卡套402的内部,且限位块404位于第一弹簧403的底部,并且固定盘405位于限位块404的底部,同时输气管406位于固定盘405的底部,这种设计使输风管4结构更加稳定;卡套402、第一弹簧403、限位块404和固定盘405均关于输气管406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且固定盘405与输气管406紧密贴合,并且限位块404与固定盘405之间为胶水粘接,这种设计通过对称设置的卡套402、第一弹簧403、限位块404和固定盘405使输气管406结构更加稳定;壳体401与卡套402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卡套402与限位块404之间为滑动连接,并且壳体401与连接头3之间为螺纹连接,这种设计方便输风管4的安装,且通过卡套402与限位块404之间的滑动连接,配合第一弹簧403和限位块404,在保证输气管406稳定性的情况下,为输气管406提供缓冲,避免车身颠簸使输气管406出现松动;除霜口5等间距分布于总成主体1的顶部,且总成主体1与仪表盘11之间卡合连接,这种设计便于仪表盘11的安装,同时等间距分布的除霜口5,便于对前挡玻璃进行除霜处理;盖板8与总成主体1之间通过转动轴9构成转动结构,且盖板8和转动轴9均与第二弹簧10卡合连接,这种设计便于除霜时,气流推动盖板8通过转动轴9转动,挤压第二弹簧10,除霜完成后,第二弹簧10的作用力使盖板8复位。工作原理:该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使用流程为,首先车身启动,气流通过输风管4内保部的输气管406进入气腔6,通过支气管7和除霜口5进行分流,除霜口5吹出的气流对前挡玻璃进行除霜,流向支气管7的气流,推动盖板8通过转动轴9转动,挤压第二弹簧10传出,对仪表盘11进行除霜,除霜完成后,气流停止,第二弹簧10的作用力使盖板8复位,避免灰尘的进入;在遇到颠簸时,输气管406会挤压固定盘405,固定盘405推动限位块404挤压第一弹簧403,第一弹簧403的反作用力进行减震缓冲避免车身颠簸使输气管406出现松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包括总成主体(1)和气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主体(1)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且两组进气管(2)的前端均连接有连接头(3),并且两组连接头(3)的前端均连接有输风管(4),同时总成主体(1)的顶部预留有除霜口(5),所述气腔(6)位于总成主体(1)的内部,且气腔(6)的右侧设有支气管(7),并且支气管(7)的右端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内部设有转动轴(9),且盖板(8)与转动轴(9)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并且盖板(8)的右端后侧设置有仪表盘(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包括总成主体(1)和气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主体(1)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且两组进气管(2)的前端均连接有连接头(3),并且两组连接头(3)的前端均连接有输风管(4),同时总成主体(1)的顶部预留有除霜口(5),所述气腔(6)位于总成主体(1)的内部,且气腔(6)的右侧设有支气管(7),并且支气管(7)的右端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内部设有转动轴(9),且盖板(8)与转动轴(9)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并且盖板(8)的右端后侧设置有仪表盘(1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与连接头(3)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进气管(2)与总成主体(1)之间为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仪表板除霜风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管(4)由壳体(401)、卡套(402)、第一弹簧(403)、限位块(404)、固定盘(405)和输气管(406)组成,且壳体(401)位于输风管(4)外侧,并且卡套(402)位于壳体(401)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403)位于卡套(402)的内部,且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小毛,刘时怀,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