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04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包括安装于顶板上的蒸发装置,与蒸发装置相连的压缩机,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与压缩机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平放于顶板上表面,所述冷凝装置的垂直厚度小于其自身宽度及长度,所述冷凝装置两侧均设有一组用于水平向上抬升冷凝装置的抬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不增加顶置空调厚度和减少车内空间的前提下,解决空调冷凝装置换热问题,提高制冷效果及能效比,起到节能减排,提升房车自带能源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
本技术涉及冷冻、冷藏、保鲜、调节车内环境温度的车用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
技术介绍
顶置空调安装在车辆顶部,为了美观和提高车内利用空间,顶置空调从400毫米降低到目前最低200毫米的高度。虽然解决了美观性并加大了内部空间,但会导致冷凝器的厚度减小,进而减少换热面积,不利于空气流动,当外界温度超过30度时,整个空调的制冷效果变差,这现象包括国内、国外所有的顶置空调产品。现有产品的问题为考虑提及厚度问题,导致如房车空调起不到制冷调节作用,使房车在室外的应用环境范围降低,温度高点不能出行,客户投诉和抱怨也无法解决目前现有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增加顶置空调厚度和减少车内空间的前提下,解决空调冷凝装置换热问题,提高制冷效果及能效比,起到节能减排,提升房车自带能源利用率的升降式车载空调。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包括安装于顶板上的蒸发装置,与蒸发装置相连的压缩机,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与压缩机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平放于顶板上表面,所述冷凝装置的垂直厚度小于其自身宽度及长度,所述冷凝装置两侧均设有一组用于水平向上抬升冷凝装置的抬升机构。上述结构中,因现有顶置空调厚度问题导致散热空间过小而影响制冷效果,将冷凝装置设置成可升降状态,使其在工作时通过抬升机构控制向上升起,以保证足够的空气对流效果,在不增加顶置空调厚度和减少车内空间的前提下,解决空调冷凝装置换热问题,大幅提升制冷效果及能效比,起到节能减排,提升房车自带能源利用率;柔性软管连接冷凝装置与压缩机,可保证冷凝装置抬升的活动范围内依旧能实现冷媒的流动;抬升机构可有效保证紧凑性,在工作时能尽可能降低车辆总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两个固定于顶板上表面,彼此间隔设置的固定座,两固定座之间设有滑轨,两固定座之间还设有与滑轨平行设置,通过电机驱动的丝杆;所述滑轨上设有两个与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丝杆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丝杆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螺纹配合,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在丝杆转动时彼此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中段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背向第一滑块的一端及第二支撑杆背向第二滑块的一端与冷凝装置对接支撑起冷凝装置。上述结构中,通过丝杆驱动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彼此靠近,从而推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使其顶起冷凝装置露出房车车顶,从而达到高效的空气对流效果,电机优选为步进电机,滑轨可对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起支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背向第一滑块的一端及第二支撑杆背向第二滑块的一端与冷凝装置铰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中段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滑槽交叉处设有滑销,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滑销的滑销支撑柱。上述结构中,第一支撑杆背向第一滑块的一端及第二支撑杆背向第二滑块的一端与冷凝装置铰接固定,因此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彼此靠近或远离时,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位置会在其杆长方向发生改变,因此滑槽可保证铰接点位置的滑销能同时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满足铰链的正常运行条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装置顶部设有支撑盖体,所述第一支撑杆背向第一滑块的一端及第二支撑杆背向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支撑盖体铰接。上述结构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通过支撑盖体与冷凝装置相连,支撑盖体位于冷凝装置顶部,可有效提高支撑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上两端旋向彼此相反的丝杆螺纹之间设有稳定段。上述结构中,稳定段用于控制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彼此靠近时的间隔距离,避免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过于靠近导致冷凝装置失稳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因现有顶置空调厚度问题导致散热空间过小而影响制冷效果,将冷凝装置设置成可升降状态,使其在工作时通过抬升机构控制向上升起,以保证足够的空气对流效果,在不增加顶置空调厚度和减少车内空间的前提下,解决空调冷凝装置换热问题,大幅提升制冷效果及能效比,起到节能减排,提升房车自带能源利用率;柔性软管连接冷凝装置与压缩机,可保证冷凝装置抬升的活动范围内依旧能实现冷媒的流动;抬升机构可有效保证紧凑性,在工作时能尽可能降低车辆总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冷凝装置收拢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冷凝装置上升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0-顶板;11-蒸发装置;12-冷凝装置;121-支撑盖体;20-抬升机构;21-固定座;22-滑轨;23-电机;24-丝杆;241-丝杆螺纹;242-稳定段;25-第一滑块;251-第一支撑杆;26-第二滑块;261-第二支撑杆;27-滑槽;28-滑销;29-滑销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包括安装于顶板10上的蒸发装置11,与蒸发装置11相连的压缩机(图中未示出),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凝装置12,所述冷凝装置12与压缩机通过柔性软管(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冷凝装置12平放于顶板10上表面,所述冷凝装置12的垂直厚度小于其自身宽度及长度,所述冷凝装置12两侧均设有一组用于水平向上抬升冷凝装置的抬升机构20。上述结构中,因现有顶置空调厚度问题导致散热空间过小而影响制冷效果,将冷凝装置12设置成可升降状态,使其在工作时通过抬升机构20控制向上升起,以保证足够的空气对流效果,在不增加顶置空调厚度和减少车内空间的前提下,解决空调冷凝装置12换热问题,大幅提升制冷效果及能效比,起到节能减排,提升房车自带能源利用率;柔性软管连接冷凝装置12与压缩机,可保证冷凝装置12抬升的活动范围内依旧能实现冷媒的流动;抬升机构20可有效保证紧凑性,在工作时能尽可能降低车辆总高。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机构20包括两个固定于顶板10上表面,彼此间隔设置的固定座21,两固定座21之间设有滑轨22,两固定座21之间还设有与滑轨22平行设置,通过电机23驱动的丝杆24;所述滑轨22上设有两个与滑轨22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25及第二滑块26,所述丝杆24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丝杆螺纹241,两段螺纹241分别与第一滑块25、第二滑块26螺纹配合,使第一滑块25第二滑块26在丝杆24转动时彼此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所述第一滑块25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杆251,所述第二滑块26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杆261,所述第一支撑杆251与第二支撑杆261中段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51背向第一滑块25的一端及第二支撑杆261背向第二滑块26的一端与冷凝装置12对接支撑起冷凝装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包括安装于顶板上的蒸发装置,与蒸发装置相连的压缩机,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与压缩机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平放于顶板上表面,所述冷凝装置的垂直厚度小于其自身宽度及长度,所述冷凝装置两侧均设有一组用于水平向上抬升冷凝装置的抬升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包括安装于顶板上的蒸发装置,与蒸发装置相连的压缩机,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与压缩机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平放于顶板上表面,所述冷凝装置的垂直厚度小于其自身宽度及长度,所述冷凝装置两侧均设有一组用于水平向上抬升冷凝装置的抬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两个固定于顶板上表面,彼此间隔设置的固定座,两固定座之间设有滑轨,两固定座之间还设有与滑轨平行设置,通过电机驱动的丝杆;所述滑轨上设有两个与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丝杆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丝杆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螺纹配合,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在丝杆转动时彼此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鹏李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